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3:25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

<p>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p><p>——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br />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特别是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耕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23年,我国共失去耕地近0.67亿公顷,同时新开垦耕地.54亿公顷,净减耕地0.13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由解放初的0.18公顷下降到80年代初的0.1公顷,这样,每公顷耕地平均养活的人口从5.5人上升到9.8人。耕地不但数量上减少,土壤肥力也有所下降。目前耕地有机质含量仅为1.5%,明显低于美国等欧美国家2.5%~4%的水平。</p><p>——森林、草场资源破坏严重。<br />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化面积近半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等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料面积由过去的2023万公顷下降到2023万公顷,草原产草量如按目前下降幅度,到90年代末和下个世纪初还将下降15%~30%。</p><p>——水资源极度紧缺。<br />目前北方4亿人口中有 已感到用水不足,干旱边远地区有2023万人饮水比较紧张,全国每年约有0.2亿公顷农田受旱。缺水地区河川径流利用率已达56%,地下水利用率达80%以上。全国缺水城市达200多个,北京市是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此外,我国约73%的工业废水和97%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部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全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年高达377亿元人民币,在整个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比重最高。</p><p>——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自然灾害愈益频繁。<br />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破坏严重,2023年全国受灾面积比2023年增加了75%,损失也越来越大。2023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直接经济损失达525亿人民币,大约相当于同年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8%。</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