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活动答案
<p>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br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br />P3活动:<br />1.(1)山区和平原: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 (2)林区和农耕区:植被特点和地形特点。<br />2.第1、2位编码表示省、市、自治区。例如江苏---“21”;第3、4位编码表示邮区及县、市邮局。第5、6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br />-----------------------------------------------------------<br />P5活动:<br />1.图5.4中的界线A与图5.5中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有相似性。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br />2.(1)0℃等温线。(2)800mm等降水量线。(3)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素即气候因素。(4)秦岭----淮河大体一致。<br />3.图5.4中的界线C与图5.8中的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势(海拔高低)因素。<br />-----------------------------------------------------------<br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r />P8活动:<br />1.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填写下表:<br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br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br />年降水量 少、400mm—800mm之间 多、800mm以上<br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p><p>2.植被类型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r />主要原因 气温<br />河流流量 北方:小 南方:大 主要原因:降水<br />归纳共同的影响因素------气候<br />-----------------------------------------------------------<br />P10活动:<br />1.分析南方和北方的区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br />差异 原因<br />农耕制度的不同 北方一年一熟、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南方一年二熟或三熟。 热量条件不同<br />传统运输方式的不同 北方陆路运输;南方水运 气候、地形、河湖状况不同<br />传统民居不同 北方墙体厚、屋顶坡度小<br />南方墙体高、屋顶坡度大 气候不同<br />其它不同 文化、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等 自然条件不同<br />2.主要原因是南北方气候差异大,改变了作物的生长环境。<br />3.因为北方冬季寒冷且时间长,所以寒假时间长。南方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所以暑假长,而寒假时间短。<br />-----------------------------------------------------------<br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br />P12活动:<br />1.按照因果关系组合为:<br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br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r />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br />2.图5.16中的三种景观从东向西排列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r />P14活动:<br />1.(1)拉萨的年平均气温低于成都。(2)两地的气温差异:拉萨冬季寒冷,气温在0℃以下,夏季凉爽。成都冬季温和,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主要原因是拉萨地势(海拔)高,成都地势(海拔)低。<br />2.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太阳辐射强且日照时间长。<br />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多山地冰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r />-----------------------------------------------------------<br />P16活动:<br />1.(1)内蒙古:广阔、平坦的温带草原牧场。青藏地区:寒冷的高寒牧场。(2)主要原因—内蒙古:地形为内蒙古高原,较为平坦,降水较多,形成广阔的温带草原。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形成高寒草原牧场。<br />2.自然条件:降水较少,多风,地形平坦,草原广布。生活方式:牧区居民多为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所以民居多为易拆建的蒙古包(毡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