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3:12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说课稿

<p>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说课稿</p><p>一、说教材</p><p>本研究以问题的形式探讨了月球基地建设的可能性及实践性。探索外层空间是航天事业的一个特点,提供这样一个研究课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这一知识点。</p><p>●三维目标</p><p>知识与技能</p><p>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学习。</p><p>2.把前面学习的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巩固所学知识。</p><p>3.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p><p>过程与方法</p><p>1.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和创新,科学地尝试规划月球基地。</p><p>2.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态度。</p><p>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p><p>●教学重点</p><p>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p><p>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p><p>●教学难点</p><p>1.探究学习方式的初步体验。</p><p>2.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p><p>3.月球基地的整体规划。</p><p>二、说教学方法</p><p>1、说教法</p><p>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 “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p><p>2、说学法</p><p>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p><p>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p><p>三、说媒体应用</p><p>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投影。</p><p>四、说教学思路</p><p>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p><p>(-)创设情境,激趣导入,</p><p>(二)任务驱动,自学讨论</p><p>(三)学生探索性总结,教师纠正并补充</p><p>五、说教学过程</p><p>(-)创设情境,激趣导入</p><p>首先展示一个嫦娥探月的三维动画情境,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p><p>(二)任务驱动,自学讨论</p><p>创设新的情境,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理解的难点,我主要设计三种方法进行突破:</p><p>1、研读资料</p><p>2、同学间合作讨论</p><p>3、教师巡回指导。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让学生明白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各种各样,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p><p>主要环节:</p><p>环节一:展示美阿波罗登月视频及其他国家的探月资料,探究:</p><p>1、世界各国都对月球基地感兴趣,都争相探月,其意义又在哪呢?</p><p>2、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探讨该问题研究的思路应怎样?</p><p>环节二:展示月球介绍的视频及资料,探究:</p><p>1、请你借鉴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来分析,月球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满足人类生存?</p><p>2、月球上已经有哪些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p><p>3、如果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哪些生存条件?</p><p>环节三:展示“生物圈”2号的视频及资料,探究:</p><p>1、“生物圈”2号和月球基地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p><p>2、我们可以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获取哪些经验和教训?</p><p>环节四:展示月球资源资料,探究:</p><p>1、月球上具有哪些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哪些月球资源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p><p>2、要想在月球上建成永久性空间站,必须达到哪几个基本要求呢?</p><p>六、作业布置</p><p>让学生回家自行或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月球基地的构想图。</p><p>七、说板书设计</p><p>八、说教学反思</p><p>1、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尤其是众多媒体资料的运用,如图片、视频等。</p><p>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舒畅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p><p>3、由于资料较多,教学时间略显紧张。</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