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统计图的分类与解读技巧
<p><u>地理</u>统计图是根据<u>地理</u>数据<u>资料</u>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u>地理</u>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地理统计图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线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坐标图、风玫瑰图等。</p><p>一、<u>高考</u>预测</p><p>近几年高考,广泛而全面地引入多种形式的统计图和示意图,考查<u>学生</u>的地图填绘<u>能力</u>、读图计算<u>能力</u>、地理数据读取和分析<u>能力</u>。</p><p>二、<u>复习</u>指导</p><p>1. 重视教材中地理材料的图像化和重组优化,精读图像,理解图像承载的信息。</p><p>2. 统计图的一般解题<u>方法</u>与技巧: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等信息;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u>知识</u>联系对照,并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注意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因为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可以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p><p>三、统计图的分类解析</p><p>(一)坐标图</p><p>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常见的是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p><p>对于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应注意:三角坐标反映的是构成现象,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三角坐标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不可以任意增减;三角坐标图中的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由低到高的递增方向一致,即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分布。</p><p>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平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p><p>例1 (2023年江苏高考地理卷)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o:p></o:p></p><p><o:p></o:p></p><p>(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2023—2023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p><p>B. 2023—2023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p><p>C. 2023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p><p>D. 2023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p><p>(2)2023—2023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p><p>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旅游业</p><p>解析:首先根据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小,不难看出图上部曲线表示的是泰国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高,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低,图下部是德国产业构成人口的<u>历史</u>演变曲线。从图中可读出,2023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约为70%,到2023年呈下降趋势。</p><p>(2)首先,明确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是第二产业,商业和旅游业为第三产业。其次,泰国农业人口从2023年到2023年下降最快,其数量变化也最大。</p><p>答案:(1)B (2)A</p><p>(二)曲线图(含折线图)</p><p>曲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p><p>判读步骤:1. 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2. 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3. 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p><p>例2 (2023年广东高考地理A卷)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o:p></o:p></p><p>(1)该河流位于( )</p><p>A. 亚热带季风区 B. 亚热带大陆西岸</p><p>C. 温带季风区 D. 高寒地带</p><p>(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p><p>A. 只有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 有一个汛期</p><p>C. 冬季可能断流 D. 年径流总量特大</p><p>解析:本题以曲线图为切入点考查判读能力及河流补给等知识。解答时首先要看清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流量。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u>试题</u>设计者没有按常规的坐标绘制法将流量为0的刻度标在横坐标上,而是位于横坐标上一个刻度,起到一定的迷惑作用。</p><p>答案:(1)C(2)B</p><p>(三)扇形图(饼状图)</p><p>扇形图是以圆面积中扇形的大小表示地理数字资料的图形。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及构成或表示同一地理事物的地理分布。饼状图反映某些地理事物比例关系的同时,也反映总体的绝对值。</p><p>判读步骤:1. 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2. 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3. 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4. 结合其他信息回答问题。</p><p>例3 (2023年江苏高考地理卷)下图分别为某高科技园区空间结构和用地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p><p><o:p></o:p></p><p>(1)该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是______功能区,其环境绿化用地比例大,主要原因是______。</p><p>(2)除环境绿化用地外,该高科技园区用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_____用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p><p>(3)高科技产业地域分布一般具有______集聚的特点,这有利于______。</p><p>解析:对一圈多要素要综合分析,综合分析两图,生产功能区处于核心地位。高科技产业往往对环境质量要求高,所以绿地面积占的比例是最高的。</p><p>答案:(1)生产。对环境质量要求高。(2)科研与<u>教育</u>。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高科技产业的依托。(3)共用基础设施。企业间合作与交流。</p><p>(四)雷达图</p><p>此类图主要用来表示影响某地理事物的几种要素所占的比重及各要素的变化趋势。</p><p>判读步骤:1. 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2. 雷达图可能有多个坐标轴,但各个坐标轴上的读数之和等于100%。如有四个坐标轴组成,四个坐标的原点都为零,距离原点越远,所占百分比越大,并且四个坐标轴的数值相加为100%;3. 此类图构成要素一般可为四项。</p><p>例4 该统计图反映了两种工业结构模式(模式Ⅰ和模式Ⅱ),读图回答:</p><p><o:p></o:p></p><p><o:p></o:p></p><p>(1)依据图中信息,在空白圆圈中用所给图例绘制模式Ⅱ的产业结构扇形统计图。我国发展此种模式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p><p>(2)分析图中模式Ⅰ反映出的工业生产投入的特点。</p><p>解析:本题考查“雷达”式统计图的阅读能力。在模式Ⅰ中,资金密集型占22%,劳动密集型占12%,资源密集型占23%,知识密集型占43%;而模式Ⅱ中,资金密集型占25%,劳动密集型占50%,资源密集型占12%,知识密集型占13%。其余结合相关知识作答。</p><p>答案:(1)图略(劳动密集型占50%,资金密集型占25%,知识密集型占13%,资源密集型占12%)。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2)劳动密集型产业少,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大;说明劳动力数量在布局中的作用减弱,劳动力素质在布局中的作用增强。</p><p>(五)风玫瑰图</p><p>风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因图形与玫瑰花朵相似,故名。</p><p>判读步骤:1. 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多边形,表示频率,且与同心多边形的大小成正比关系;2. 呈辐射状分布的线段,表示方向;3. 根据风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就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通过比较就可得出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风频风向。</p><p>例5 读“风向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p><p><o:p></o:p></p><p><o:p></o:p></p><p>(1)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必须考虑盛行风向,根据风玫瑰图,各主导风向所对应的正确的功能分区是</p><p>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p><p>(2)图中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表示_______,主要由________构成。</p><p>(3)对于英国的某城市来说,正确的功能分区是_______(填序号)。</p><p>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要求较高。根据图,“玫瑰瓣”大的或长的方向即为风向频率高、风力大的来向。</p><p>答案:(1)⑤④①③(2)卫生防护带 绿化带 河道(3)④⑤</p><br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