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0:54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

<p>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br />一、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br />1、秦岭—淮河:一月0°C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亚热带与暖温带、南方与北方、水田与旱地分界线<br />2、大兴安岭:400mm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农区与牧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r />二、我国的区域差异:</p><p>三、主要的区域特征</p><p>1、高原盆地—――①青藏高原(冰川冻融地貌,光照强、热量不足,河谷农业);<br />②内蒙古高原(风力地貌,荒漠化);③黄土高原(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地貌,水土流失)<br />④云贵高原(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形、多峰林、溶洞,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r />⑤塔里木盆地(风力地貌,光照强、温差大,水分不足,绿洲农业,荒漠化)<br />⑥四川盆地(流水地貌,光照弱、热量足,紫色土)<br />2、平原丘陵--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沃野千里);②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br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淤积、恢复生态植被、退田还湖);④江南丘陵(水土流失、红壤、红色荒漠)<br />3、我国资源的分布:①南方:水能、有色金属与铁; ②北方:煤、石油、铁;<br />③西北:石油、天然气; ④青藏:太阳能、地热能、水能<br />四、资源跨区域调配<br />①原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br />②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南水北调:③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北煤南运。<br />④西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r />经过的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r />川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r />⑤西电东送:a北路(火电为主)供应京津唐和华北;b中路(水电为主)供应华中、华东和长三角;<br />c南路(水电为主)供应华南和珠三角<br />五、河流开发<br />①流域治理—修大坝—拦洪蓄水—中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浪侵蚀作用增强<br />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控制水位,疏通河道,治理洪涝)<br />a:――→防洪、灌溉、养殖――农、林、渔等第一产业水平提高<br />b:――→航运、旅游业――第三产业发展<br />c:――→发电(火电、水电、核电)――发展炼铝、化学高耗能工业――形成工业走廊<br />六、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br />①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开采便利,且位置靠近东部,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br />②问题:山西产业结构以煤炭工业为主,十分单一;由于国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改变过分倚重煤炭的局面;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破坏地表,加剧水土流失,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br />③措施: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好矿区复垦绿化工作,治理环境污染。<br />七、荒漠化的防治<br />①荒漠化的实质---土地退化;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br />②我国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干旱、气候异常<br />人为因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br />③防治对策: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br />C、调节农林牧之间关系;D、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E、控制人口增长。<br />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r />①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br />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植被(稀少)<br />人为原因—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br />②水土流失的危害:⑴侵蚀土壤 (跑水跑肥跑土),农业减产;⑵河湖淤积加重;⑶旱涝灾害增加<br />③治理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恢复植被<br />工程措施—-修水库建梯田打坝淤地――蓄水保土<br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蓄水保土<br />九、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br />①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肥力较低。<br />②雨林对调节全球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雨林被毁,会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雨林众多物种的丧失,这对全球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br />③目前对雨林最大的破坏来自于雨林的农业活动(迁移农业、过度开垦、放牧)和商业性木材采伐(往往由跨国公司主导)。<br />④另一值得关注的生态系统:湿地(含河流、湖泊、滩涂、沼泽、珊瑚礁、红树林、水田、水库等)<br />十、地理信息技术</p><p><o:p></o:p></p><p>遥感技术(RS)<o:p></o:p></p><p>地理信息系统(GIS)<o:p></o:p></p><p>全球定位系统(GPS)<o:p></o:p></p><p>概 念<o:p></o:p></p><p>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在航空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o:p></o:p></p><p>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o:p></o:p></p><p>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o:p></o:p></p><p>技术装备<o:p></o:p></p><p>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系统<o:p></o:p></p><p>计算机软、硬件<o:p></o:p></p><p>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o:p></o:p></p><p>应 用<o:p></o:p></p><p>资源调查:<o:p></o:p></p><p>②灾害监测与环境监测:(水污染、森林病虫害、大气监测和天气预报、旱涝灾害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o:p></o:p></p><p>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等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估预测、表达应用等<o:p></o:p></p><p>军事、交通出行的导航、定位。</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