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
<p>在地理教学中,气候类型的确定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各种考查气候类型判断的习题和检测试题中,关于全球气候类型的较多,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无从下手,更说不上准确地判断。但考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但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p><p>一、根据某地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p><p>这种考题通常是以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或者是图表资料等的形式给出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由于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是由气温和降水这两大气候要素构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不相同的,反过来通过气温和降水的具体数据或资料等进行入手,就可以分析出其气候特征,把分析的气候特点与相应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问题也就迎韧而解了。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运用一线串的方法:全球—半球—气候带—气候类型,学生就能准确地确定气候类型,效果特别明显。在教学中,进一步让学生领会8个字: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是说,以给出气温的气温资料确定其热量带,以提供的降水资料确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具体步骤如下:</p><p>(一)明确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br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归线之间作往返运动,引起了南北半球的热量分配不均,导致了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的最热月和最冷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态可以确定该地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其判断指标如下表:<o:p></o:p></p><p></p><p></p><p>(二)判断该地所属的热量带<br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热量带(即气候带)。见下表。<o:p></o:p></p><p></p><p></p><p>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值><st1:chmetcnv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sourcevalue="0" tcsc="0" unitname="℃" w:st="on">0℃</st1:chmetcnv><br />(三)确定该地的具体气候类型<br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资料提供的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主要是雨季),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其判断指标如下表所示:<o:p></o:p></p><p></p><p></p><p>上表也可以简化成如下表格。<o:p></o:p></p><p></p><p></p><p>年雨型:是指全年降水量多,季节分配均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p><p>夏雨型:是指夏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水比较少</p><p>冬雨型:是指冬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雨水比较少</p><p>少雨型:是指全年少雨或无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