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0:43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独门技巧

<p>高考地理时间计算独门技巧<br />一、 日期确定<br />(a)绝对日期(二分二至日)<br />1、晨昏线通过极点为二分日(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下同)<br />2、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br />3、地球上各地昼夜平分为二分日<br />4、太阳直射点在在赤道为二分日<br />5、全球任何一地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00为二分日(必须满足“全球任何一地”均有此现象,下同)<br />6、全球任何一地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8:00为二分日<br />7、全球任何一地日出于正东方为二分日<br />8、全球任何一地日落于正西方为二分日<br />9、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点(eg.30 n和30 s)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为二分日<br />10、南北极点终日(24小时,下同)太阳高度角为0度,是二分日<br />11、全球任何一地物体影长x与其垂直高度l及当地地理纬度φ存在x=l*cot(90-φ)的关系【cot就是余切函数】,为二分日<br />12、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夏至日:6月22日,下同)<br />13、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夏至日<br />14、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只要有就行),为夏至日<br />15、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只要有就行),为夏至日<br />1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短,该日为夏至日<br />17、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长,该日为夏至日<br />18、晨昏线同子午线(经线)交角的锐角值为23度26分且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为夏至日。<br />19、晨昏线同子午线(经线)交角的锐角值为23度26分且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为夏至日。<br />20、北极点太阳高度角终日为23度26分是夏至日<br />21、全球各地(南北极圈及以内地区除外)日出方向为东偏北23度26分是夏至日<br />22、北极圈(北纬66度34分)上任何一点最小太阳高度角为0度或最大太阳高度角为46度52分,是夏至日<br />23、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冬至日:12月22日,下同)<br />24、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br />25、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只要有就行),为冬至日<br />26、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只要有就行),为冬至日<br />27、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长,该日为冬至日<br />28、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某日正午时物体影长为一年中最短,该日为冬至日<br />29、晨昏线同子午线(经线)交角的锐角值为23度26分且北极圈内有黑夜地区,为冬至日<br />30、晨昏线同子午线(经线)交角的锐角值为23度26分且南极圈内有白昼地区,为冬至日<br />31、南极点太阳高度角终日为23度26分是冬至日<br />32、全球各地(南北极圈及以内地区除外)日出方向为东偏南23度26分是冬至日<br />33、南极圈(南纬66度34分)上任何一点最小太阳高度角为0度或最大太阳高度角为46度52分,是冬至日<br />(b)相对日期(日期关系)<br />1、180度经线东面比西面晚一天,进行日期时间计算时认为180度经线是“死的”日界线(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br />2、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东面比西面早一天,这是绝对的,这还是一条“活的”日界线(因为它是变动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独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