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0:42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归纳

<p>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p><p>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p><p>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p><p>3、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快速时期是</p><p>4、目前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p><p>5、目前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p><p>6、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p><p>7、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p><p>8、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p><p>9、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p><p>10、自然增长率=</p><p>1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类型(按发展顺序)</p><p>12、原始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p><p>1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p><p>14、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和</p><p>15、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p><p>16、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p><p>17、二战后,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p><p>18、我国人口迁移,80年代中期以前的特点,方向;80年代中期以后的方向,原因。</p><p>19、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是人口迁出地的省份</p><p>20、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p><p>2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p><p>2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是主要因素</p><p>23、我国古代出现三次人口南迁,主要原因与有关</p><p>24、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表示,重要指标是</p><p>25、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与环境人口容量成反比的是</p><p>26、“木桶效应”揭示,决定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数量是最的资源</p><p>27、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叫</p><p>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p><p>1、城市形态的形成与相关。平原地区城市形态是;兰州的城市形态是;重庆地处和交汇处,城市形态为</p><p>2、城市内部因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界线</p><p>3、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分区是。中高级住宅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一般是住宅区的分布地。</p><p>4、商业区多位于,主要为或分布。</p><p>5、中心商务区不但是中心还是中心</p><p>6、工业区的布局原则</p><p>7、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p><p>8、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中,是主要因素。</p><p>9、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p><p>影响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p><p>10、一般情况下,由市中心到郊区的功能区分布</p><p>11、城市等级通常是以来划分的,可划分为</p><p>12、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务范围;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务范围;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地国际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p><p>13、城市化的标志。</p><p>14、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来表示。它体现了。</p><p>15、城市化发展的推力有等,拉力有等。</p><p>16、城市化进程可分、、三个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的是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的是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是阶段。</p><p>17、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区别</p><p>国家类型</p><p>所处阶段</p><p>起步时间</p><p>目前速度</p><p>发展水平</p><p>城市人口比重</p><p>18、城市化带来的主要问题</p><p>19、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提出建设和发展的目标。</p><p>一方面,</p><p>另一方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