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p>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br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br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br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br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br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br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br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br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br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br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br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br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br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br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br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br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br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br />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br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br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br />22、工业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br />23、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br />24、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br />25、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①原料种类和利用率②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识、技术<br />26、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技术<br />27、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br />28、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br />29、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br />30、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br />31、企业增长的战略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br />32、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①由近及远扩张②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br />33、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⑥全球经济<br />34、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br />35、工业集聚的优势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br />36、工业分散的原因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②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br />37、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①发育低(食品工业)②发育高(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br />38、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br />39、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br />40、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br />4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①中小企业②轻工业③生产分散④资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业化<br />4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人员高水平②增长速度快③研发费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场<br />43、美国“硅谷”发展的主要因素①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教育发达④便捷交通⑤军事订货<br />44、聚落的形成人类为生存而聚居,居所由流动到稳定,逐步确立了乡村聚落。<br />45、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圆形或多边形村落(少河的平原)②带状村落(沿河道)<br />46、古代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②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br />47、古代城市的分布特点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农耕业发展早的地区。<br />48、著名古代城市发源地①美索不达米亚②尼罗河谷地③印度河谷地④黄河-长江中下游<br />49、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大多数在平原②热带在高原③山区在谷地或低地<br />50、美国三大城市带①波士顿-纽约-华盛顿②芝加哥-匹兹堡③旧金山-圣迭戈<br />51、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①60°N以南的欧洲地区②东亚③美国东北部<br />52、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密切关系①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②干旱、高寒、湿热区为稀少区<br />53、中国特大城市分布①大城市最多的省②没有大城市的省③与自然条件的关系<br />54、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供水②运输③军事防卫<br />55、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煤炭②铁矿③石油④有色金属<br />56、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现代:沿海、沿江、沿线②古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br />57、政治、军事、宗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①经济中心②政治中心③军事中心④宗教中心<br />58、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①军事、宗教(减弱)②交通、自然资源(一直)③旅游、科技(新)<br />59、城市化的含义指人口向城市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br />60、城市化的作用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缩小城乡差别<br />6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r />6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空前)<br />6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r />6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br />65、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br />66、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③治理环境<br />67、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①铁路(量大)②公路(灵活)③水路(廉价)④航空(快)⑤管道(连续)<br />68、亚欧大陆桥①西伯利亚大铁路(海参崴-莫斯科)②连云港-鹿特丹<br />69、世界主要航海线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③巴拿马运河④北太平洋<br />70、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