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考试范围与内容
<p>必考内容<br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地理1)<br />1.宇宙中的地球<br />(1)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br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br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br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br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br />(1)地壳物质循环<br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br />(3)大气受热过程<br />(4)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br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大气系统的特点<br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r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r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br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br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r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br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r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br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r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br />(4)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p><p>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地理2)</p><p>1.人口与城市<br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br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br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br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br />(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br />(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r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br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br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br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br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r />(4)生产生活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br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br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br />(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r />(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br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br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p><p>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3)<br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br />(1)区域的含义<br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br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br />(4)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br />2.区域可持续发展<br />(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br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br />(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br />(4)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br />(5)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br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br />(1)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br />(2)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br />(3)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br />(4)数字地球的含义</p><p>第四部分 城乡规划<br />1.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br />(1)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br />(2)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br />(3)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br />2. 城乡分布<br />(1)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br />(2)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br />(3)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br />(4)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br />(5)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应采取的对策措施。<br />3. 城乡规划<br />(1)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br />(2)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br />(3)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p><p>第五部分 环境保护<br />1.环境与环境问题<br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br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br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r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br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br />(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br />(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br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br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br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br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br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br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br />(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br />4.环境污染与防治<br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br />(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br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