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上册个人收入的分配同步练习
<p>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看个人收入的分配同步练习。</p><p>高一政治上册个人收入的分配同步练习</p><p>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p><p>1.下列做法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p><p>①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p><p>②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p><p>③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p><p>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p><p>A.①②④ B.①④</p><p>C.②③④ D.①②</p><p>解析:此题易误选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做法不是分配制度的体现,而是我们国家实现社会公平的体现。</p><p>答案:D</p><p>2.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p><p>A.按劳分配有弊端</p><p>B.各种生产要素均创造商品价 值</p><p>C.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p><p>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p><p>解析:关于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的说法只有C项是正确的,而现在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并不是因为按劳分配有弊端,故其他三项都排除。</p><p>答案:C</p><p>3.2023年9月7日至9日,财政部代发2023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地方政府债券,共计358亿元。据悉,其中安徽两期地方债共计89亿元,票面年利率均在2%以上。居民购买地方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下列对这一分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p><p>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p><p>B.它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p><p>C.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p><p>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p><p>答案:C</p><p>4.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 迁的根本原因是()</p><p>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p><p>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p><p>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p><p>D.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p><p>解析: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故D正确。</p><p>答案:D</p><p>5.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p><p>A.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p><p>B.私营企业工人的工资</p><p>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p><p>D.科技工作者科技入股取得的收入</p><p>解析: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的形式是工资、奖金和津贴,故选A。B项属于 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C项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D项属于按科技要素分配。</p><p>答案:A</p><p>6.如今,国内许多大企业纷纷效仿国际大企业,不惜重金引进高级管理人才,以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些管理人员的收入属于()</p><p>A.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p><p>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p><p>解析: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凭借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根据题意,这些管理人员的收入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p><p>答案:A</p><p>7.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其统一性体现在()</p><p>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p><p>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p><p>③公平就是效率</p><p>④效率高一定会带来社会的公平</p><p>A.①② B.②③</p><p>C.③④ D.①④</p><p>解析:效率和公平是一致的,但不是说两者没有区别,所以③错误。高效率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社会的公平。</p><p>答案:A</p><p>8.下列对收入分配公平理解正确的是()</p><p>①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p><p>②要求社会成 员平均分配产品</p><p>③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p><p>④收入分配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p><p>A.①②③ B.①③④</p><p>C.②③④ D.②④</p><p>解析: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②说法错误,①③④符合题意,应选B。</p><p>答案:B</p><p>9.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p><p>①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基础</p><p>②讲效率就要拉大差距</p><p>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p><p>④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p><p>A.①② B.②③</p><p>C.①③ D.②④</p><p>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解。②观点错误;④只看到公平与效率的对立,忽视了二者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且观点正确,故选C。</p><p>答案:C</p><p>10.某高校李教授以一项技术发明入股一家企业,从而拥有该企业10%的股份。年终李教授 从该企业获得30万元的收益。李教授的这笔收益属于()</p><p>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p><p>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p><p>解析:本题考查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解。获取和解读“技术发明”关键词即可选出C项。</p><p>答案:C</p><p>11.某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公司,该企业技术员张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分红获得2023元,他还将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投入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20230元;张某的年工资收入20230元,岗位津贴800元,奖金20230元;每年要缴纳各种税共2023元。张某的年终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分别是()</p><p>A.20230元、20230元 B.20230元、20230元</p><p>C.20230元、20230元 D.20230元、20230元</p><p>解析:本题考查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解。首先明确张某是国企职工,其工资收入、岗位津贴、奖金属按劳分配,共计20230+800+20230=20230(元),购买内部职工股分红 和专利技术入股取得收入属按资本要素取得的收入,共计2023+20230=20230(元)。因此,B项正确。</p><p>答案:B</p><p>12.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下列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有()</p><p>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p><p>②逐步提高最低工 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p><p>③对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进行调控</p><p>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p><p>A.①②③ B.①②④</p><p>C.①③④ D.②③④</p><p>解析: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是扩大内需的措施,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无直接关系,故④排除,①②③正确,选A。</p><p>答案:A</p><p>13.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就是政府的良知。”为了分好这个“蛋糕”,政府应该()</p><p>①加大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p><p>②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调控政策</p><p>③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p><p>④制定企业工资方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p><p>A.①②③ B.①②④</p><p>C.①③④ D.② ③④</p><p>解析:政府应该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企业工资的制定权在企业,故④排除。①②③正确,选A。</p><p>答案:A</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同步练习,希望大家喜欢。</p><p>优学政治网官方公众平台--【精品高中生】正式上线啦,大家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也可搜索微信号“gk51edu”或者直接输入“精品高中生”进行关注!!我们每天会为大家推送内容哦~</p><p align="cente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