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44:06

高中高二年级政治上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

<p>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年级政治上寒假作业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2023学年高中高二年级政治上寒假作业试题</p><p>1.爱因斯坦曾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爱因斯坦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p><p>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科学家都是哲学家</p><p>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p><p>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p><p>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p><p>A.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p><p>C.意识和物质没有本质的区别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p>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p><p>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p><p>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 而上学的关系问题</p><p>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p><p>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p><p>C.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D.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p><p>5.下列表述,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p><p>A.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p><p>C.物极必反,相辅相成 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p><p>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p><p>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多数与少数的关系</p><p>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p><p>7.认识任何事物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主要是因为</p><p>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普遍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p><p>C.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主观和客观是联系在一起的</p><p>8.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全国,展现了新时代的奉献精神。这表明x#k#b#1</p><p>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p><p>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导向作用</p><p>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p><p>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p><p>9.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p><p>A.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p><p>B.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想象才能完成认识的任务</p><p>C.互联网是虚拟的主观世界,要符合现实的客</p><p>观世界的要求</p><p>D.要具体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 的特点</p><p>10.虽然不断升级的电脑病 毒和无空不入的不良手机短信使人们防不胜防,但是互联网的迅速 发展和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技术升级和普及,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可以说明</p><p>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p><p>②矛盾双方的统一是主要的,对立是次要的</p><p>③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对立是相对的</p><p>④矛盾双方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2023年年轻的物理学家高锟发表论文,提出了“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取代铜线传输电信讯号”的大胆构想,被人认为异想天开。高锟不为所动,潜心光纤通信研究。他的设想逐渐变成现实,光纤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电话和高速互联网等现代通讯网络运行奠定了基石。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并获得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答11—12题。</p><p>11.高锟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功的事例体现了</p><p>①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p>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p><p>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p>12.高锟研究光纤,推动电信信号传输的变革说明</p><p>A.认识具有无限性 B.真理都是不确定的</p><p>C.真理是主观的、易变的 D.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p><p>13.以下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p><p>①世界观学说就是哲学 ②哲学的智 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p>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14.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有</p><p>①阶级斗争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p><p>③列宁主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p>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p><p>15.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第一次实现了</p><p>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p><p>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p>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p><p>16.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这表明</p><p>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静止的 B.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p><p>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动与静是绝对对立的</p><p>17.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掩耳盗铃”、“画 饼充饥”的做法,从哲学上看这些人</p><p>A.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认为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p><p>C.坚持了实事求是 D.否认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p><p>18.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 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这说明</p><p>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p><p>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 性和计划性 D.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p><p>1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p><p>①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点击进入》》》2023高中生寒假专题</p><p>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④生产关系是纯主观性的东西</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20.2023年年底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针对严重的旱情,云南各地“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密切关注天气 变化,择机实施了人工降雨,全力以赴抗旱。择机实施人工降雨说明</p><p>A.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 B.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p><p>C.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要改变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p><p>2023年网络热词“躲猫猫”、“钓鱼执法”、“被增长”、“被就业”等大部分来自于社会热点事件,彰显着中国公民意识的增强。回答21—22题。</p><p>21.上述材料说明</p><p>A.互联网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p>C.中国公民意识是在社会热点事件中形成的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p><p>22.判断“钓鱼执法”、“被就业”等是否是新事物,主要是看它们</p><p>A.是否符合人们的愿望,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p><p>B.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p><p>C.是否出现,形式是否新颖 D.发展速度的快慢</p><p>23.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温总理的话告诉我们</p><p>A.物质世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化和表现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p><p>C.崇高的理想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志 D.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p><p>24.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p><p>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p><p>③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p><p>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p><p>25.“田忌赛马”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在这场比赛中,田忌在孙膑指导下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输了第一局。接着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一局。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最终取得了胜利。田忌之所以能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从哲学上看主要是因为孙膑</p><p>①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p><p>②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p><p>③只关注了要素的作用 ④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p>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p><p>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p><p>26.(10分)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 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p><p>运用《生活与哲学》的观点,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p><p>27.(16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曾出现过一个“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和天文学,建立无产阶级的新铁路。他们写道:“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们将拉斐尔火葬,我们要把博物馆破坏,我们将艺术的花朵加以摧残。”</p><p>有人认为,“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主张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p><p>28.(12分)学过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后,张哲对第三单元做了总结,他认为:“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p><p>请你对张哲的话进行评析。</p><p>29.(12分)针对农村消费不足的现状,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政策。财政部、商务部决定2023年底开始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开展“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试点工作”。政策规定:农户购买指定厂家的产品,可领取由中央和地方财政以直补方式给予的销售价13%的补贴。后经国务院批准,试点推广到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家电下乡”刺激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p><p>上述材料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p><p>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p>一、选择题(共50分)</p><p>1.C 2.B 3.C 4.B 5.D 6.A 7.C 8.B 9.A 10.D 11.C 12.A 13.B</p><p>14.A 15.C 16.C 17.B 18.C 19.A 20.C 21.D 22.B 23.D 24.B 25.C</p><p>二、问答题(共50分)</p><p>③辩证的否定既不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4分)</p><p>④“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这是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 否定观点,而不是辩证的否定观。(4分)</p><p>28.(12分)</p><p>①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一个区别,唯物辩证法主张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张哲看到二者在联系上的区别是正确的。(4分)</p><p>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还表现在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否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主张要全面的看问题,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查,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而形而上学则片面的看问题,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4分)</p><p>③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张哲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的概括是片面的。(4分)</p><p>29.(12分)</p><p>①根据农民的消费水平和农村的消费状况,国家出台“家电下乡“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4分)</p><p>②开展“家电下乡“活动首先选择试点,然后在全国推广,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的道理。(4分)</p><p>③“家电下乡“活动刺激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4分)</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年级政治上寒假作业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高二年级政治上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