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43:58

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考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p>我国的选举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体现民主的政策,下面是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考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希望对考生有帮助。</p><p>㈠ 我国的选举制度与选举方式</p><p>⒈选举方式:</p><p><table><tbody><tr><td> </td><td><p>直接选举</p></td><td><p>间接选举</p></td><td><p>等额选举</p></td><td><p>差额选举</p></td></tr><tr><td><p>含义</p></td><td><p>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p></td><td><p>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代表选民去选举的方式。</p></td><td><p>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方式。</p></td><td><p>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方式。</p></td></tr><tr><td><p>优点</p></td><td><p>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可以更好地调动选民的积极性。</p></td><td><p>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适用,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p></td><td><p>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p></td><td><p>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p></td></tr><tr><td><p>局限</p></td><td><p>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不适用,选举成本较高。</p></td><td><p>选民不能直接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影响选民的积极性。</p></td><td><p>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p></td><td><p>要避免出现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p></td></tr></tbody></table>⒉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p><p>⑴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p><p>⑵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p><p>⒊我国的选举方式:</p><p>⑴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p><p>⑵决定因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p><p>⒋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p><p>⑴原因:</p><p>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p><p>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p><p>③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p><p>⑵要求: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p><p>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p>⒈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p><p>⑴间接参与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p><p>⑵直接参与决策: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以及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p><p><table><tbody><tr><td> </td><td><p>社情民意反映制度</p></td><td><p>专家咨询制度</p></td><td><p>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p></td><td><p>社会听证制度</p></td></tr><tr><td><p>内容</p></td><td><p>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p><p> </p></td><td><p>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p></td><td><p>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让公民了解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p></td><td><p>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p></td></tr><tr><td><p>方式</p></td><td><p>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p></td><td><p>论证会、座谈会</p></td><td><p>公示</p></td><td><p>听证会</p></td></tr><tr><td><p>原因</p></td><td><p>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p></td><td><p>有利于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p></td><td><p>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p></td><td><p>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方案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正、完善;听证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p></td></tr></tbody></table>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p>①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p><p>◎区分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p><p><table><tbody><tr><td> </td><td><p>民主决策</p></td><td><p>科学决策</p></td></tr><tr><td><p>区别</p></td><td><p>强调决策的主体是人民;决策必须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p></td><td><p>强调决策指导思想、决策体制、决策组织、决策程序必须科学,必须符合客观规律。</p></td></tr><tr><td><p>联系</p></td><td colspan="2"><p>二者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重要保证;科学决策是民主决策的重要目标。</p></td></tr></tbody></table></p><p>㈢民主管理</p><p>⒈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p><p><table><tbody><tr><td> </td><td><p>农村村民自治</p></td><td><p>城市居民自治</p></td></tr><tr><td rowspan="2"><p>自治组织</p></td><td><p>农村村民委员会</p></td><td><p>城市居民委员会</p></td></tr><tr><td colspan="2"><p>性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p></td></tr><tr><td><p>自治内容</p></td><td><p>①选举: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p><p>②决策: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p><p>③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p><p>④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p></td><td><p>①选举: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p><p>②决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p><p>③监督: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p></td></tr></tbody></table>▲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基层民主管理机构,不是国家机关,更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也不是上下级关系。</p><p>◎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都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p><p>◎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p><p>⒉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p><p>⑴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p><p>⑵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p><p>⑶在基层民主自治的民主实践中,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p><p>四、民主监督</p><p>⒈方式和渠道:</p><p><table><tbody><tr><td> </td><td><p>含义</p></td><td><p>方式</p></td><td><p>作用</p></td></tr><tr><td><p>信访制度</p></td><td><p>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这是通过信访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p></td><td><p>写信、打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p></td><td><p>信访制度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p></td></tr><tr><td><p>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p></td><td><p>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p></td><td><p>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以议案、质询的方式。</p></td><td><p>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p></td></tr><tr><td><p>舆论监督制度</p></td><td><p>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这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p></td><td><p>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p></td><td><p>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p></td></tr><tr><td><p>其他</p></td><td colspan="3"><p>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p></td></tr></tbody></table>⒉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p><p>⑴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p><p>⑵要求: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p><p>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①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是否坚持党的领导。</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考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