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43:56

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单元同步练习:个人收入的分配

<p>高中政治教育是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阵地,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单元同步练习,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p><p>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p><p>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p><p>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p><p>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承包工程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3.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漫画中分配不公现象的是()</p><p>①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②取缔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 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④取缔过高收入</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4. “每月800元的涨到2023元,700元的涨到950元,600元的涨到820元。”2023年10月1日起,河南省开始执行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p><p>①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③是通过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实现的 ④有利于平衡收入差距,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5. 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是()</p><p>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p><p>②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③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先富帮后富 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创业环境</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能力提升</p><p>6. 李某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2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其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p><p>A.5万元、4万元 B.4万元、5万元</p><p>C.5万元、2万元 D.4万元、4万元</p><p>7.自2023年1月1日起,我国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这一举措有利于()</p><p>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8. 要想解决漫画《分配不公》的现象,政府必须()</p><p>A.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B.取缔非法收入,保护高收入</p><p>C.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D.加强财政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税收调节作用</p><p>9. 2023年财政收入30%左右的增速和全年超过10万亿的预期使很多人担忧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过快,或将抑制居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要想消除这一忧虑必须( )</p><p>①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 ④落实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分配政策</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10. 面对用工荒、企业资金不足和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某企业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率先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建立了职工以工资换取股份的分配机制,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这表明()</p><p>A.维护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p><p>B.建 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是企业经营成功的根本</p><p>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保证</p><p>D.维护公平有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p><p>11. 2023年9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已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为此我们必须()</p><p>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加强财政支农力度 ③落实分配政策,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多样化 ④减少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12.材料一 GDP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对比</p><p>材料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p><p>(1)揭示材料一(图表)反映的信息。</p><p>(2)结合材料二,从分配的角度分析国家怎样才能实现“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p><p>选做习题</p><p>13.材料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p><p>原提法 新提法核心内涵</p><p>初次分配注重效率、</p><p>再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也要兼顾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p><p>材料二 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但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为2%左右。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p><p>材料三 中国城乡高度分割和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已经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尽管在不同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有所差异,但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性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居民收入的官方定义,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从2023年的2.47∶1上升到2023年的3.23∶1。</p><p>材料四 广东省劳动报酬占GDP比重</p><p>时间 GDP总值</p><p>(亿元) 劳动</p><p>报酬</p><p>(亿元) 劳动报</p><p>酬占GDP</p><p>比重% 营业</p><p>盈余</p><p>(亿元) 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p><p>2023年</p><p>年均 185.85 112.58 60.6 27.07 14.6</p><p>2023年</p><p>年均 764.52 439.75 58.55 135.84 17.8</p><p>2023年</p><p>年均 2023.45 2023.46 50.16 2023.50 20.4</p><p>近五年</p><p>年均 20236.54 2023 40.78 2023.2 29.26</p><p>(1)关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新”在哪里?有何经济意义?</p><p>(2)结合材料二、三、四,谈谈如何落实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也兼顾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p><p>(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p><p>答案:</p><p>1.B [解析] 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故答案为B。</p><p>2.C [解析] 私营企业中的工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排除①。承包工程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排除②。③④都属于公有制经济中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故答案为 C。</p><p>3.C [解析] 漫画体现了社会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可见必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故①③正确。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取缔,排除②。对于过高收入要调节,不能取缔,排除④。</p><p>4.A [解析] 工资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劳动者工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①正确。公平是效率的保障,工资标准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故②正确。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意味着企业要多发工资,排除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实现公平,但不可能消除分配不公,排除④。</p><p>5.A [解析] ④主要是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与效率和 公平的关系无关,故排除。</p><p>6.A [解析] 国有企业的工资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故按劳分配为4+1= 5万元。技术转让和炒股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按生产要素分配为2+2=4万元,答案为A。</p><p>7.B [解析 ]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范畴,主要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 ,故属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排除③,①正确。提高养老金主要涉及国家收入与个人收入的关系,属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故②错误,④正确。</p><p>8.D [解析] 漫画反映了分配不公平现象,虽然发展经济能够增加居民收入,但不能解决分配不公现象,排除A。再分配应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排除B。确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单靠这一分配制度并不能维护公平,排除C。</p><p>9.A [解析] 材料表明国家收入过多,企业和个人收入过少,所以必须平衡国家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关系。①②③能够提高居民收入,故正确。④主要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故排除。</p><p>10.D [解析]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排除A、C。依靠科技进步,树立竞争优势,才是企业的根本出路,排除B。</p><p>11.A [解析]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民收入较少,所以必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故答案为A。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并不意味着减少城镇居民收入,排除④。</p><p>12.[答案] (1)图表信息:2023年我国的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并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小于GDP增幅。</p><p>(2)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 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④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p><p>[解析] 第(1)问,图表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与GDP增长的对比,可见二者都实现了增长,但是通过两条曲线间距的扩大,可知差距越来越大。第(2)问可以转化为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此题可以从制度保障、具体政策和措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处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来分析 。</p><p>13.[答案] (1)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注重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注重公平,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p><p>(2)①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实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以实现初次分配兼顾公平。②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过程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两极分化。</p><p>(3)①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符合我国分配制度中生产要素按贡献参 与分配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的尊重,有利于对公民权利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p><p>[解析] 第(1)问,十七大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其意义主要涉及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可以从经济发展、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两个角度来分析。第(2)问,初次分配维护公平关键要落实两个保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要落实分配政策,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第(3)问,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可以立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分 析调动生产要素积极性的作用。可以立足收入分配公平,认识对居民收入提高的作用。</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单元同步练习:个人收入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