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p>高中政治教育是国家意志力的体现,它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小编准备了高二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p><p>1.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p><p>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的差异性</p><p>③世界文化的趋同性 ④不同文化的排他性</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2.2023年1月8日举行的“古城保护与美丽苏州”专题座谈会上,保护苏州古村落成为许 多委员们的共同心声。此前2023年12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第一批共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传统村落()</p><p>①是因为它是人们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p><p>②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p><p>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p><p>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p><p>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p><p>3.台上铜雀兴兵、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台下是陶醉在中国故事、中国智慧和中国艺术中的欧洲观众,2023年国家大剧院原创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远赴欧洲,再次在欧洲文化重镇掀起了中国文化热。材料表明()</p><p>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p><p>③文化创 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④时代精 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4.2023年伦敦奥运会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作用,把奥运赛事和奥运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受到了国人和世人的好评。这说明()</p><p>A.旧的传媒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p><p>B.文化传播要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p><p>C.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出现为标志的</p><p>D.大众传媒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p><p>5.(2023•洛阳模拟)龙, 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是龙的传人。在农历“龙”年,普 天下炎黄子孙赛龙舟、舞龙阵、唱“龙的传人”,沉醉在“龙”的世界之中。这主要说明()</p><p>①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p><p>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p><p>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p><p>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p><p>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6.(2023•珠海模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 的不断提升,我国传统春节,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如韩国、越南也过春节,但习俗不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韩国是祭祖、米糕汤;越南是祭神、粽子。由此可见()</p><p>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p><p>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对抗性</p><p>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p><p>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p><p>7.(2023•广州模拟)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p><p>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p><p>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p><p>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p><p>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8.(2023•武汉模拟)有关部门给莫言的祝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见()</p><p>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p><p>②政治、经济决定文化</p><p>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p><p>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p><p>A.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③④</p><p>9.(2023•邯郸模拟)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活力的增强离不开文化创新。进行文化创新要()</p><p>①促进文化与科技和经济的融合,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p><p>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p>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颠覆式改造</p><p>④反对全盘西化的历史虚无主义</p><p>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p><p>10.与漫画《三个和尚也有水喝》体现的文化生活道 理一致的是()</p><p>A.我们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p><p>B.全面打破传统才能实现文化创新</p><p>C.实现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D.创新源于人们的聪明才智</p><p>11.广东原创的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中国、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风靡一时,实现了利润和影响力的“井喷”。这表明()</p><p>①应该大力发展有经济效益的文化</p><p>②文化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p><p>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p><p>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p><p>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p><p>12.右边漫画表明()</p><p>A.中医学不需要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p><p>B.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C.弘扬中医学不需要体现时代精神</p><p>D.中医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p><p>二、非选择题(共52分)</p><p>13.(20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此呼应,广东加大力度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推进文艺创作生产的强劲动力,提出面向基层,服务群众,鼓励扶持创新机制,实施文化“走出去”,实现“粤来粤强” ,文化惠民。</p><p>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广东文化发展如何实现“粤来粤强”。</p><p>14.(32分)(2023•湛江模拟)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处于新的历史发展转折点上的广东,如何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关键一点是要打好“自主创新”牌。广东文化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有过很多自主创新,但我们也注意到,广东文化“自主创新”的力度还不是很大,“为他人做嫁衣”的现状普遍存在。最直观的一个例子是,东北二人转,因小沈阳上了一次春晚立刻由“小火”变成“大火”,而粤剧,尽管在南粤大地上唱了多年,却始终难以真正突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p><p>材料二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实力,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反映和结果。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盛会,中华文化与多种文化对话、交锋、交融和交流,既包容多样,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又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16分)</p><p>(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为什么要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16分)</p><p>答案解析</p><p>1.【解析】选A。“异国风情”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性的体现,正是这种差异性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①②正确。③“趋同性”错误;不同文化具有差异性,但是不同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实现共同发展,④错误。</p><p>2.【解析】选D。传统村落属于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对于研究人 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①④正确。材料与文化创新无关,②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与题意不符。</p><p>3.【解析】选A。中国京剧艺术在欧洲的成功演出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体现了优秀文化作品的感染力,①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博采众长,</p><p>③与题意不符;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④错误。</p><p>4.【解析】选B。A项说法错误,旧的传媒在今天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p><p>C、D两项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大众传媒的作用,故选B项。</p><p>5.【解析】选B。龙在中华民族的地位充分表明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②③正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①观点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④错误。</p><p>【变式备选】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这表明()</p><p>①传统文化具有固化性</p><p>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p>③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必须予以弘扬</p><p>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p><p>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p><p>【解析】选B。于丹的观点强调了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的作用,②④正确。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①“固化性”错误;应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③错误。</p><p>6.【解析】选C。各国春节习俗不同,是由各国不同的社会实践决定的,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①③正确。②“对抗性”错误;材料未表明春节成为世界性节日,</p><p>④错误。</p><p>7.【解析】选C。材料说明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得益于教育,强调了教育 的重要性,②③正确。实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①错误;儒家思想不仅仅是教育思想,④错误。</p><p>8.【解析】选C。莫言等中国作家创造出优秀作品是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这一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也体现了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①②正确。③④强调的是文化以及文化创新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p><p>9.【解析】选D。文化创新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①观点错误;③“颠覆式改造”观点错误,应该是批判继承;②④是文化创新的正确做法,故选D项。</p><p>10.【解析】选A。漫画反映的是一种创新思维,且体现对传统思想的批判继承,</p><p>A项正确。B项“全面打破”错误,C漫画未体现,D项观点错误。</p><p>【变式备选】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p><p>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p><p>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p><p>③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p><p>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p><p>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p><p>【解析】选A。《沂蒙》取材于真实生活,又 具有创新思维,①④正确。②③观点错误,实践活动是源泉。</p><p>11.【解析】选D。《喜羊羊与灰太狼》实现了利润与影响力的“ 井喷”,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也体现了创新的作用,③④正确。①观点片面;优秀文化有推动作用,②观点错误。</p><p>12.【解析】选B。漫画表明中医学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博采众长,B正确。A、C、 D皆属于错误观点。</p><p>13.【解析】本题知识范围为“文化传承与创新”,题目类型为“怎么办”。本题可以转化为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问题,由此结合材料,从立足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反对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等方面回答即可。</p><p>答案:(1)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基层,保持和发展广东文化的民族特性。</p><p>(2)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实施文化“走出去”,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广东文化的影响力。</p><p>(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p><p>(4)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p><p>(5)鼓励扶持创新机制,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p><p>14.【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注意一是理论要阐述全面,包括二者关系以及提出的要求两个方面,二是注意具体分析材料。第(2)问考查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应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对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推动中华文化创新、世界文化创新的意义角度综合回答。</p><p>答案:(1)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就难以实现文化的发展。广东要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就要大力推广传统文化,如粤剧、粤语等。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只继承而缺乏创新,文化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广东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发展。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广东传统文化不管形式还是内容都要有所创新,才能提升广东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省。</p><p>(2)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②文化交流和对话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有利于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创新。</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卷,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