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43:26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明辨是非教学计划模板:上册

<p>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优学政治网编辑了八年级政治明辨是非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p><p>课题</p><p>明辨是非</p><p>课型</p><p>体验课,新授课</p><p>教学目标</p><p>情感态度</p><p>价值观目标</p><p>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正义善良的人作为人生榜样,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明辨是非、品德高尚的人。</p><p>能力目标</p><p>1、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p><p>2、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p><p>知识目标</p><p>1、什么是良知</p><p>2、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p><p>3、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作出正确的选择。</p><p>教学重点</p><p>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p><p>教学难点</p><p>如何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影响</p><p>教学方法</p><p>材料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p><p>课时2</p>第一课时<p>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通过1。1自尊自信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做人要讲自尊自信,不要自负、自卑也不应虚荣;那么塑造自我要做到自尊自信外还要做到明辨是非</p><p>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1。2明辨是非(析书标题)</p><p>(引导学生看教材15页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p><p>你能告诉老师这句古语的含义吗?那你有正确的是非观吗?</p><p>二、新课讲授</p><p>(一)“透视自我”</p><p>以下行为,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不能简单归为正确或错误应作具体分析的打“○”。</p><p>1、小志虽然很健谈,但晚睡铃响后从不和别人聊天谈心。</p><p>2、小志的好心给人误解后,发誓再也不做这种“好心没好报”的事情</p><p>3、小志看不起小权,因为小权常常取笑别人的不足。</p><p>4、值日生误登了小志的名字,认为他违反纪律,小志偷偷把自己的名字擦了。</p><p>5、小志猜想老师今天可能不会检查卫生,所以没有打扫课室清洁。</p><p>在公园里,小志看见一个小孩把饮料罐扔在地上,心想:“这小孩真没教养”。</p><p>以上题目1为√,2、4、5为×,3、6为○。如果你全对,说明你的是非善恶观还是很强的。</p><p>提问:(1)什么是“是非善恶观”?</p><p>判断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想法做法是否合理等。</p><p>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是)还是错误的(非),要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p><p>(板书)一、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p><p>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p><p>正确的是非善恶观也就是“良知”。</p><p>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p><p>人无是非,非人也——孟子</p><p>过渡:既然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那请同学们来分析小立和小海的行为。</p><p>(二)“透视小立和小海”</p><p>阅读P11探究园--“班级风景”,思考:</p><p>1、对于小立和小海这两个好朋友的言行,你是如何评价的?</p><p>2、你如何看待“哥们义气”?</p><p>得出结论:1、我们必须学会在生活中明辨是非,心中必须有一把铸造良知的标尺,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良好的品质,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p><p>2、哥们义气是要不得的,是有害的。它只讲义气不分是非不讲原则最终只能是害已又害人。</p><p>过渡:那么,如何才能不讲哥们义气,做到明辨是非呢?如何铸造良知的标尺呢?</p><p>(板书)2、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p><p>让我们先看看这两则新闻。</p><p>(三)“透视社会”</p><p>材料一:2023年1月1日上午10时半,成都市轻纺城门口一对携巨款的夫妇遭到两名歹徒飞车抢劫,在与歹徒争抢中,装有巨款的塑料口袋被撕破,数千张百元大钞满天飞。</p><p>提问:如果你当时在成都轻纺城门口恰好遇到这一幕,你会……</p><p>身为商铺老板的冯小明,“听见喊声,立即冲了出来,飞快地奔到歹徒跟前,一脚把歹徒踢翻在地”,没有犹豫和退缩;轻纺城的7名保安,跟着歹徒紧追不舍,不惧歹徒挥舞着的刀,最终将其制服;最后的一幕更是感人至深:周围的商家和过路的群众都自动围过来帮助她捡拾,27万巨款分文不少地回到受害人手中。</p><p>过渡:类似的事情硚口双墩也在发生着。</p><p>材料二:2023年1月16日,一辆货车行至硚口双墩时失火,车主组织几名民工,爬上车灭火,无奈火势越烧越猛。消防车闻讯赶至,边用水龙朝火焰猛灌,边将已着火的东西掀下卡车,以免引燃更多货品。与此同时,数十名围观者一哄而上,狂捡值钱的东西据为己有。车主等上前阻拦,但因人少势单,控制不住局势。警方赶至后,才将哄抢的人群驱散。</p><p>提问:请你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去比较两则材料中的市民。</p><p>得出结论:我们要铸造良知标尺,就要懂法律、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学会理性分析,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对立美好的理想。</p><p>(四)阅读与感悟 有所爱 有所憎 有所为 有所不为</p><p>1、让学生阅读19页的内容</p><p>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p><p>(1)“有所爱 有所憎”和“有所为 有所不为”之间是什么关系?</p><p>(爱憎是为与不为的前提)</p><p>(2)做人为什么要有所爱 有所憎 有所为,有所不为</p><p>(做人不能不爱憎分明,这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有了爱憎的认识,还必须转化为行动,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p><p>(3)判断善与恶、爱与憎的的基本标准是什么?</p><p>(就是看是否有利于他人,是否有利于群众,是否有利于全世界、全人类。)</p><p>三、练习与小结。</p><p>(一)课堂小练习</p><p>做人为什么要明辨是非?我们现在学会明辨是非有必要吗?</p><p>(二)本课小结:</p><p>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确立是非观的重要阶段。可是由于我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容易被一些不良诱惑所侵蚀,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辨别是非,抵制不良诱惑,做出正确的选择。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做到有所爱有所憎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可是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是非观念,只是我们在复杂的社会影响中难以作如何正确面对,难以跨越一些障碍至使我们不能成为真正的明辨是非的人。如何在社会影响中正确面对,又如何跨越障碍作出正确选择呢?下一节课再上。</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政治明辨是非教学计划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粤教版八年级政治明辨是非教学计划模板: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