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八年级下学年政治期末备考复习试题
<p>尽可能多的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经过试题的练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到更多,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下学年政治期末备考复习试题,欢迎大家阅读。</p><p>第Ⅰ卷(选择题)</p><p>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答案填入II卷的答题卷上,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p><p>1.下列属于我国公民的是</p><p>①长期居住在美国的华籍侨胞②长期居住在我国的美籍华人③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籍犯罪分子④未满18周岁的中国籍中学生</p><p>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p><p>2.建国以来,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内容主要包括</p><p>①立法保障②社会保障 ③司法保障 ④物资保障</p><p>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p><p>3.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权利的是</p><p>①投票选举人大代表②上课③参军入伍④赡养父母⑤劳动⑥计划生育</p><p>A. ④⑤⑥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p><p>4.午休期间,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程利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程利同学的认识是</p><p>A.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p><p>B.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p><p>C.错误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p><p>D.错误的,因为我国公民可以干涉他人自由和权利</p><p>5.依法行使公民权利是指</p><p>①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②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③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④可以采用一切手段</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p><p>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它</p><p>①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是制定普通法律法规的基础和依据④制定、修改的程序与普通法律一样</p><p>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p><p>7.我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等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p><p>A.普通法律法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p><p>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p><p>C.普通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与宪法相抵触</p><p>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p><p>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说明</p><p>①自由和权利不是绝对的,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②公民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和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享有自由和权利③只有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的实现,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④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本质是一致的</p><p>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p><p>9.某企业子弟学校的教师王某,为了惩戒本班一名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小学生,在该学生的脸上刺了个“贼”字。王某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p><p>①生命健康权②名誉权③肖像权④姓名权</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p><p>某公司职员刘某,工作期间被公司脱落的天花板砸伤头部,经医院诊断为脑震荡,须住院观察治疗。公司以刘某不是正式员工为由拒绝支付医疗费,刘某只好将该公司告上法庭。经初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公司内的天花板脱落,公司应负法律责任,公司须支付原告刘某全部医疗费、护理费。据此回答10-11题。</p><p>10.法庭作出的判决,理由是公司侵犯了刘某的</p><p>A.隐私权 B.财产权</p><p>C.生命健康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p>11.下列与材料内容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p>A.公司已构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伤害罪</p><p>B.材料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权</p><p>C.材料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的健康权</p><p>D.材料体现了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直接保护</p><p>12.从2023年开始,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能够:</p><p>A.提高农民工的素质</p><p>B.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速度</p><p>C.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政治权利</p><p>D.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p><p>13.下列关于受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受教育权是指依照我国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p><p>B.义务教育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p><p>C.九年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教育,就是免除上学所需的一切费用</p><p>D.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p><p>14.某公民在获得体育彩票特等奖500万元后,捐款50万元以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行为是</p><p>A.对自己的财产依法占有 B.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使用</p><p>C.对自己的财产依法处分 D.对自己的财产依法收益</p><p>15.鲁某的丈夫王某因病去世后,她分得丈夫的遗产房屋两间,现在鲁某准备改嫁,欲将这两间房屋卖给别人,但王某的弟弟却对她说:“你改嫁可以,但这房子是我们王家的,你无权卖掉。”王某的弟弟的这种说法</p><p>A.是错误的,因为鲁某对这两间房子享有所有权,她有权处分属于自己的财产</p><p>B.是错误的,因为鲁某虽然对两间房子享有所有权,但不享有处分权</p><p>C.是正确的,因为寡妇改嫁就丧失了继承王某遗产的权利</p><p>D.是正确的,因为鲁某一旦改嫁就不得处分她所继承的财产</p><p>16.下列是某超市的四个广告牌,其中内容合法的是</p><p>A.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B.损一赔三,偷一罚十</p><p>C.自由选购,谢绝咨询 D.女士特区,男士免进</p><p>17.某房地产公司在出售商品房时,以建电暖气试点小区为由,强行配售电暖器。该房地产公司的行为侵犯了购房者的</p><p>A.自主选择权 B.知悉真实情况权</p><p>C.人身安全不受损害权 D.依法求偿权</p><p>18.下列不属于你的智力成果的是:</p><p>A.你在课后查到的有关维护青少年权益的社会调查数据和资料</p><p>B.你参加少年美术作品大赛时自己创作的一幅山水画</p><p>C.你发明了一个无尘板擦并获得专利</p><p>D.你写作并已经发表的作文</p><p>19.公平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下面对“公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p><p>A.追求公平是一种美德,它能促使人们处理事情时采取恰当的行动</p><p>B.个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对事情公平与否的判断</p><p>C.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p><p>D.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追求公平是徒劳的</p><p>20.“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为我们揭示的道理是</p><p>A.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p><p>B.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p><p>C.我们要维护社会秩序</p><p>D.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p><p>厦门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考试</p><p>思想品德试卷</p><p>第Ⅱ卷(非选择题)</p><p>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p><p>答案</p><p>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答案</p><p>二、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共40分)</p><p>21.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五名女学生,为了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到一家商店购买化妆品,后来又嫌太贵准备离开。不料柜台负责人张某、李某强行将五名学生带到商场保安室,逐个进行搜身检查。张某还威胁说,“不交出化妆品,就饿死你们。”经过大约一小时的搜查、威吓,张某、李某一无所获。他们连一句道歉的话也不说就赶学生走,同学们被迫流泪而去。事后,学生家长到商场交涉,但商场态度蛮横,拒不认错。</p><p>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1)张某、李某侵犯了五名学生哪些权利?请你结合案例,列举相关的法律依据加以说明。(6分)</p><p>(2)请你按侵权前、侵权中、侵权后为五名女中学生维护自身权利设计三项合法、有效的措施。(6分)</p><p>22.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p><p>(1)四幅漫画中的行为分别侵犯了公民的哪种人格尊严权利?(4分)</p><p>(2)如果遇到类似的侵权行为,你应该怎样维护自身权利?(4分)</p><p>23.探究与实践(20分)</p><p>为了更好地开展“3•15”消费者维权宣传活动,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以《消费者的维权状况》为课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下面是两个小组同学在调查中掌握的两则典型材料:</p><p>材料一:图表(见右)</p><p>材料二:母鸭变公鸭——2023年1月,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的几户鸭农从某地购进一批母鸭苗,养大后却发现是公鸭,导致近4万元的经济损失。愤怒的鸭农找到了当初负责运送鸭苗的黄某,并强行扣留了黄某和他的车辆。</p><p>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1)列举两组同学可能使用的调查方法。(2分)</p><p>(2)图表说明了我国消费环境的状况如何?(3分)</p><p>(3)被骗鸭农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2分)</p><p>(4)鸭农扣留黄某及其车辆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7分)</p><p>(5)鸭农可以通过哪些正确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6分)</p><p>厦门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思想品德试卷</p><p>参考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p><p>答案 A A B C A B D B A C</p><p>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答案 C D D C A D A A D D</p><p>二、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共43分)</p><p>21.(12分)</p><p>(1)张、李二入侵犯了五名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①我国法律禁止任何个人、组织对公民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搜查。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6分)</p><p>(2)侵权前,向侵权人说明人身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侵权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侵权中,可以联系“110”,依靠公安机关维护自己的自由权利。侵权后,可到公安、司法机关控告、起诉,要求依法处理。(6分)</p><p>22. (8分)</p><p>(1)图一:名誉权 图二:肖像权 图三:姓名权 图四:荣誉权(4分)</p><p>(2)我们可以视其伤害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4分)</p><p>23.(20分)</p><p>答:(1)问卷调查、文献法、访问或访谈等调查方法。(2分)</p><p>(2)图表说明:在我国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还比较严重,人们整体的消费维权意识较弱,但消费者的这种消费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3分)</p><p>(3)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2分)</p><p>(4)是违法的。(1分)因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1分)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或: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违反法律,需要拘禁,须由公安机关严格依法执行。)(2分)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1分)村民扣留黄某及其车辆的这种做法侵害了黄某的人身自由权和合法财产权,是违法的。(2分)</p><p>(5)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司法部门提起法律诉讼;或是向有关新闻媒体反映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分)</p><p>相信大家在阅读了八年级下学年政治期末备考复习试题之后,一定要及时漏题追踪,做好笔记哦。</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