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综合试题:南京市
<p>学习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综合试题,欢迎大家阅读。</p><p>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每题1分,共25分)</p><p>1.在国际奥委会第122次全会上,中国▲战胜波兰城市波兹南,获得2023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举办权。</p><p>A.武汉 B.重庆 C.南京 D.天津</p><p>2.右图是上海▲会徽,本次盛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p><p>A.世界经济论坛 B.地球一小时</p><p>C.环境保护论坛 D. 世界博览会</p><p>3.2023年12月19日,▲在丹麦闭幕,大会最终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协议就世界各国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p><p>A.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B.世界水资源研讨会</p><p>C.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D.世界环境保护会议</p><p>4.瑞典皇家科学院2023年10月6日宣布,因在“光纤传输及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有“光纤之父”之称的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23年度▲。</p><p>A.诺贝尔文学奖 B.诺贝尔物理学奖</p><p>C.诺贝尔和平奖 D.诺贝尔经济学奖</p><p>5.2023年4月14日,我国▲发生7.1级地震,地震破坏严重。</p><p>A.四川都江堰 B.四川汶川 C.青海玉树 D.四川北川</p><p>6.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p><p>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p><p>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p><p>7.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主要说明我国公民权利的</p><p>A.自由性 B.广泛性 C.真实性 D.平等性</p><p>8.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p><p>A.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B.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p><p>C.普通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D.所有法律规定的各项公民权利和义务</p><p>9.我国教育法规定,初中生有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等义务。这表明</p><p>A.公民必须先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 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权利就是义务</p><p>C.公民必须先享有权利,才能履行义务 D.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p>10.下列行为中,侵犯了公民肖像权的是</p><p>A.某报纸上公开刊登张某闯红灯的照片 B.学校将优秀学生的照片张贴在橱窗内</p><p>C.小华偷拍小明的照片并在网络上传播 D.公安机关在媒体上公示通缉犯的照片</p><p>11.父母为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私自偷看子女的日记信件,这种做法从法律上讲是</p><p>A.侵犯了子女的名誉权 B.侵犯了子女的人身自由权</p><p>C.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 D.侵犯了子女的荣誉权</p><p>12.某公民在获得500万元体育彩票特等奖后,捐出50万元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他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p><p>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p><p>13.目前有一些医院的化验员将患者的化验结果张挂在化验处让患者自取,这些医院的做法侵犯了患者的</p><p>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隐私权</p><p>14.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采用“撞了白撞”原则,给予行人特殊保护。这是因为</p><p>A.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B.我国法律只保护行人的人身权利</p><p>C.行人不需要遵守道路交通规则 D.公民应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p><p>15.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法财产的是</p><p>A.张某获得商场促销赠予的一瓶洗发水 B.出租车驾驶员在车上捡到的一个手机</p><p>C.李某因工作出色而获得的一千元奖金 D.小明过生日时,舅舅送的一辆自行车</p><p>16.李某是一名在校初中生,作为受教育者,他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义务是</p><p>A.遵守社会公德 B.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p><p>C.认真按时入学 D.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p><p>17.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成为一名聪明的消费者,这就要求我们</p><p>A.多看广告宣传 B.只相信熟人的推荐</p><p>C.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D.追随街头的流行</p><p>18.下列行为没有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是</p><p>A.在寻人启示上使用被寻找人的肖像 B.捏造事实,污蔑他人考试作弊</p><p>C.在大庭广众之下讽刺挖苦他人 D.未经同意,擅自侵入他人住宅</p><p>19.“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少年的教育”。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p><p>A.青少年应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p>B.青少年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p><p>C.国家应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p><p>D.国家应该只重视义务教育</p><p>20.有的商家把商品的原价提高一倍或几倍后再打上“五折大酬宾”的牌子进行销售。这种行为</p><p>A.符合诚实信用原则 B.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p><p>C.符合公平交易原则 D.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p><p>21.下列常见的商家用语或规定,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要求的是</p><p>A.本店谢绝自带酒水 B.公平交易,童叟无欺</p><p>C.货物售出,概不退换 D.存包丢失,概不负责</p><p>22.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下列选项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有</p><p>A.争先购物不排队 B.诚信考试不作弊</p><p>C.以暴制暴不吃亏 D.强买强卖不手软</p><p>23.下列对公平的认识,错误的是</p><p>A.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B.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p><p>C.公平是分担自己该做的 D.公平就是平均分配</p><p>24.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公平现象,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p><p>A.增强权利意识,用合法手段寻求帮助 B.要以牙还牙,用暴力的手段解决</p><p>C.吸取教训,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其他人 D.自认倒霉,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p><p>25.建立正义制度的基础是</p><p>A.个人的自由 B.个人的利益</p><p>C.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D.政府的利益</p><p>二、主观题(35分)</p><p>26.小逸在某小超市购买一支签字笔,使用后发现签字笔不下水。小逸找到超市讨说法,而超市的老板说,我只管卖,其他一概不管,你去找厂家吧。旁边的小锋说,不就几块钱吗,算了吧!</p><p>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人物的言行进行评析。(9分)</p><p>27. 下面是小明从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收集整理的几个片段:</p><p>片段一:一个在人才市场应聘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实力被一个大公司录取。工作中,他和同事们公平合作,齐心协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p>片段二: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们主要按照劳动贡献参与分配,多劳多得,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p><p>片段三:家境贫困的老金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在工地的一次意外的事故中,他受了重伤,然而公司却不肯承担医疗费用。老金通过法律援助,为自己讨回了公道。</p><p>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时曾说:“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结合小明收集整理的三个片段,谈谈你对温总理这句话的认识。(14分)</p><p>28.某校初二(1)的学生在学习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时,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其中第一小组的同学围绕“我们的集体中正确行使权利的事例”的主题,收集了如下事例:</p><p>①小红用笔名“小草”在报纸上发表文章。</p><p>②小玉将自己的日记给父母看,让父母更好的了解自己。</p><p>③小强为了上学不迟到,乘交警不注意闯了红灯。</p><p>④小华买了劣质商品后,与售货员大吵大闹。</p><p>⑤小明将自己的压岁钱,捐给了玉树地震灾区。</p><p>(1)上述事例中属于“正确行使权利”的有哪些?请说明自己的选择理由。(8分)</p><p>(2)列举自己“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两则实例。(4分)</p><p>第二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试卷</p><p>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p><p>答案 C D A B C A B A D C</p><p>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答案 C D D A B B C A D D</p><p>题号 21 22 23 24 25</p><p>答案 B B D A C</p><p>二、主观题(35分)</p><p>26.①小逸找到超市讨说法是正确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超市老板的做法是错误的,他的做法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小逸的合法权益,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小锋的想法不正确,表明他维权意识淡薄,不能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反而会纵容违法行为,使消费者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p><p>(每点3分,其中观点2分,材料1分。)</p><p>27.①片段一中“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实力被一个大公司录取” 说明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工作中他和同事们公平合作,齐心协力”说明公平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这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6分,其中观点4分,材料2分)</p><p>②片段二中“人们主要按照劳动贡献参与分配,多劳多得”,说明有了公平,我们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促进社会的稳定。(3分,其中观点2分,材料1分)</p><p>③片段三中“老金通过法律援助,为自己讨回了公道”,说明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推动社会的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3分,其中观点2分,材料1分)</p><p>(综合评价分2分,要求能够阐明公平正义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和意义。)</p><p>28.(1)属于“正确行使权利的”有①②⑤。(3分)</p><p>选择理由: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理由4分,结合材料1分)</p><p>(2)如:上课认真听讲;在阅览室安静的看书等。(每点2分,共4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