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41:23

2023年高考政治知识要点总结

<p>1、货币与财富</p><p>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而不是财富本身。因此:</p><p>第一、真正的财富不是货币,而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商品和服务。追求财富不应只盯住货币,而应热爱劳动、乐于创造、善于创造。</p><p>第二、货币资产需要打理,以求其代表的财富少缩水、不缩水,乃至增加。</p><p>第三、政府多发货币不能直接增加社会财富。</p><p>2、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p><p>均衡价格是供求平衡时的价格,从数量上讲,均衡价格等于价值(成本)。</p><p>影响均衡价格的直接因素就是供给、需求、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是价值。</p><p>在政府调控中,只有高于均衡价格的保护价格才具有激励生产的作用。</p><p>3、供给与需求</p><p>对一国而言,供给与需求都是由国内、国外两部分构成的。</p><p>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实际上是生产与(生产性、生活性)消费的关系。</p><p>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并影响着商品价格、市场活跃、人民生活、企业生产,整个经济运行。</p><p>供给与需求之间不仅存在数量关系,也存在结构关系。数量失衡、结构失衡都会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p><p>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既要重视促进数量平衡,也要注重促进结构协调。</p><p>当前我国稳增长,既要适度刺激需求增加,更要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改善供给结构。</p><p>4、消费结构</p><p>消费结构即不同内容、层次、特点的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p><p>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消费的结构会变化。</p><p>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基本消费、大众化消费整体已经饱和,中高端消费、个性化消费正在崛起。</p><p>而我国的生产供给大多还停留在中低端、普通产品的水平。</p><p>于是,国内商品滞销了,库存严重了,“海淘潮”却出现了,刺激消费的政策效应不明显了。供给侧改革也就势在必行了。</p><p>5、投资收益与风险</p><p>收益与风险相伴、成相关是投资的客观规律。</p><p>平衡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矛盾,是投资不变的主题,投资必须理性,讲求安全前提下的收益。</p><p>投资收益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利息、股息、现金分红、股权分红、股票价差等等。</p><p>投资风险的来源也是多元的,违法违规、物价、品种搭配、投资规模等等。</p><p>投资收益有名义收益与实际收益之分,投资追求的收益目标是实际收益。</p><p>6、融资</p><p>融资是筹集资金的活动,融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主要是企业。</p><p>企业融资的渠道有借贷、发行债券、发行股票、金融租恁等。其中,发行股票是融资成本最低的方式。</p><p>企业的融资处境包括两个方面:机会(难易)、成本(高低)。</p><p>我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且贵的问题,为此,国家不断调整信贷政策、拓展股市构成。</p><p>7、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p><p>经济效率与利益激励直接相关,收入分配方式直接影响利益分配,进而影响效率,再影响分配公平。</p><p>收入分配方式的执行,直接形成收入分配公平状况,进而影响效率。</p><p>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把完善收入分配方式作为重要抓手。</p><p>8、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p><p>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不完全等同,只是其表现之一。</p><p>考点这样呈现,是为了强调财政支持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重要性。</p><p>另外,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除财政之外,还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入社会民间资本。</p><p>9、财政与宏观调控</p><p>不能停留于教材“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讲解。应注意:</p><p>第一,财政不仅能促进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数量平衡,还能促进二者的结构协调。</p><p>第二,财政手段不仅适用于调节需求,同样能够调节供给。</p><p>这是在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的。</p><p>10、税收的作用</p><p>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物质基础。</p><p>财政的作用是税收的作用的重要体现。</p><p>税收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经济整体发展依赖于适度的税率水平;差异化、结构性的</p><p>税收政策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结构性减税是我国目前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举措。</p><p>税收还具有促进公平、调节国际收支、维护国家利益等作用。</p><p>11、负税人</p><p>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p><p>直接税(不可转嫁的税种,如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是负税人与纳税人是相同的。</p><p>间接税(可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等)的纳税人是生产经营者,负税人是消费者。</p><p>我国税收改革的方向之一,是要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重一提、一降,对于缩差促公、减轻企业和普通消费者负担意义重大,进而可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意义。</p><p>12、国际经济合作</p><p>合作领域:生产领域(国际分工、跨国投资)和流通领域(金融合作、贸易合作)。</p><p>参与理由:利用全球化机遇,迎接全球化挑战,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际经济影响力、话语权等。</p><p>与国际经济竞争相伴:与对方、第三方竞争,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p><p>要充分利用已有国际经济组织平台,发起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组织,争取和掌握主动权。</p><p>要充分政府间磋商与谈判的作用,建立高质量、稳定性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p><p>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价值取向。</p><p>涉及热点:</p><p>中非合作;中欧合作;中韩、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人民币入“SDR”,人民币离岸中心陆续建立;成立亚投行,一带一路;高铁出海等等。</p><p>务必根据五中全会精神更新或扩展经济生活考点</p><p>(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须更新</p><p>◆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p><p>◆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p><p>◆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p><p>◆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p><p>(2)须与“五大发展理念”融合的经济生活考点</p><p>◆提高效率,促进公平</p><p>◆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宏观调控、人民生活保障</p><p>◆税收的作用</p><p>◆宏观调控</p><p>◆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p>◆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p>◆对外开放</p><p>◆国际经济合作</p><p>◆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考政治知识要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