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政治一轮专题模拟试题:依法治国
<p>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同学们即将踏入了中考的门槛。开始新一学期的学习。优学政治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2023年中考政治一轮专题模拟试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p><p>一、单选题</p><p>1.六五普法教育规划,突出学习( )</p><p>A.宪法 B.刑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环境保护法</p><p>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恶意欠薪入罪,对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犯罪的处罚起刑点从拘役提高到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据此回答下题</p><p>2.严打这类犯罪活动说明( )</p><p>A.依法治国本质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p><p>B.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p><p>C.凡是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刑罚处罚</p><p>D.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核心</p><p>3.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 )</p><p>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p><p>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p><p>③忍气吞声,息事宁人</p><p>④见义智为,举报不法行为</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4.读下边漫画, 出现此类社会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p><p>A.政府相关立法不健全 B.经营者缺乏诚信意识</p><p>C.行政机关没有公正司法 D.消费者没有维权意识</p><p>5.谭某因妻子突然提前临 产,情急之下酒后驾车,半路被交警查获。查明情况后,警察代驾护送谭妻到医院,孩子平安出生。事后谭某充满感激地接受了处罚。这件事尽管结果令人欣慰,但我们不得不反思,实行依法治国尤其需要( )</p><p>A.行政机关依法办事</p><p>B.有法可依</p><p>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p><p>D.公民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p><p>6.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 )</p><p>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p>B.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p><p>C.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p><p>D.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p><p>7.2023年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这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看,这有利于做到( )</p><p>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p><p>8.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谋取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多宝鱼、一红心蛋、齐二药、欣弗等事件相继出现。对此,国家有关部门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了惩治。材料表明,实行依法治国是( )</p><p>A.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p><p>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p><p>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p><p>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p><p>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____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p><p>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p><p>B.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p><p>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p><p>D.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p><p>10.依法治国的法是指( )</p><p>A.宪法 B.法律 C.法律和法规 D.宪法和法律</p><p>11.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说明( )</p><p>①道德比法律更加有效</p><p>②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p><p>③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p><p>④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1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并且保证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 )</p><p>A.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p><p>B.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p>C.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p><p>D.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p><p>13.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p><p>A.促使任何违法行为必受刑罚追究</p><p>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p><p>C.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p><p>D.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p>14.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 )</p><p>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p><p>B.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p><p>C.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p><p>D.任何违法行为必受法律追究</p><p>15. 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这段话解释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条基本要求是( )</p><p>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p><p>16.苍蝇老虎一起打彰显了中央反腐的决心。从党的十八大到2023年3月,先后有李春城。刘铁男等23名省部级高管因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被中央纪委和检察机关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你对这一反腐成果的认识是( )</p><p>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p>②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p><p>③这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p><p>④能对腐败分子造成威慑,从根本上消除腐败</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p><p>17.2023年9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重庆市委原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熙来犯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则材料说明( )</p><p>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p><p>18.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p><p>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p><p>19.2023年12月28日闭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近年来因其法律依据不足违反宪法和上位法,有违罪罚相当和程序正当等法治原则,且在实践中被广泛、严重滥用,其存废或改革的讨论不断。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主要体现的是( )</p><p>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违法必究 C.执法必严 D.依法治国</p><p>2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对网购一族予以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法律保护。这表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到了( )</p><p>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p><p>21.一场反腐风暴席卷全国。对漫画的理解错误的是( )</p><p>A.必须完善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p><p>B.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p><p>C.公民应当积极行使监督权</p><p>D.权力的运行必须遵守法律和制度</p><p>22.202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这一网络反腐平台的推出,有利于( )</p><p>①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p><p>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p><p>③有效遏制腐败现象</p><p>④公民依法行政</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23.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p><p>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p><p>2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下列符合执法必严要求的是( )</p><p>A.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p><p>B.要求任 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办事</p><p>C.要求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p><p>D.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肃执法、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p><p>25.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的治国方略( )</p><p>A.依法治国 B.以仁治国 C.以礼治国 D.科教兴国</p><p>二、判断题</p><p>26.只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就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 )</p><p>27.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p><p>28.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强制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p><p>29.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p><p>30.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p><p>31.只要加强法治,就能维护社会公共秩序。</p><p>3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p>3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p><p>34.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完全不同。</p><p>35.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里的法是指宪法和法律。</p><p>三、简答题</p><p>36.2023年5月22日,吉祥航空H20235和H012,29由上海虹桥机场飞往乌鲁木齐过程中,机上一名旅客称其同伴因晚到未赶上飞机,曾电话威胁要引爆。机组启动应急程序,两个航班分别安全备降兰州和南京机场。</p><p>当天,江苏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发布了案情通报,这是一起旅客因故向航空公司编造虚假信息引发的航班备降事件,缪某、袁某、高某3人已接受审查。之前也有类似航班遭诈弹威胁,法院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处以有期徒刑3~5年。</p><p>运用《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在我国,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两部法律是什么?(2分) 案例中法院的判罚是根据哪一部法律?(1分)</p><p>(2)请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说明如何才能维护社会公共秩序?(4分)</p><p>37.材料一:2023年3月10 日,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人民法院加大庭审公开力度,建成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各级法院直播案件庭审4.5万次;建成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最高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2023份,地方各级法院上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164.6万份。</p><p>材料二:自202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p><p>自2023年开始,我国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榜样传递着正能量,感动着、激励着人们向善。</p><p>⑴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分)</p><p>⑵ 请分析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主题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p><p>四、论述题</p><p>3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p><p>(1)以上材料说明了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p><p>(2)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治国方略的?</p><p>参考答案</p><p>1.A</p><p>【解析】</p><p>试题分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实施依法 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要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六五普法教育规划,突出学习宪法。</p><p>考点:宪法的地位和作用。</p><p>2.B</p><p>3.D</p><p>【解析】</p><p>2.试题分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需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打材料中的犯罪活动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凡是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刑罚处罚观点是错误的。</p><p>考点: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p><p>3.试题分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需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见义智为,举报不法行为。③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观点是错误的。</p><p>考点:青少年怎样为依法治国做贡献。</p><p>4.B</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认真观察漫画中的文字叙述,漫画中的大碗面只有一根面条,说明经营者不讲究诚信,是对消费者的欺诈,所以ACD都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p><p>考点:对诚信的认识</p><p>5.D</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根据教材 知识,依法治国要做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题文中的谭某虽然为了救妻子,但是不应该违法,所以依法执法更需要公民严格遵守法律。所以正确答案选D</p><p>考点:依法治国</p><p>6.C</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其中C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就是有法可依。所以正确答案选C</p><p>考点:依法治国的前提</p><p>7.A</p><p>【解析】</p><p>试题分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必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有利于做到有法可依,本题选择A答案。</p><p>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地位。</p><p>8.B</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谋取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多宝鱼、一红心蛋、齐二药、欣弗等事件相继出现。对此,国家有关部门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了惩 治,所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需要依法治国,因此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答案选B。</p><p>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的作用。</p><p>9.A</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有法可依,也就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所以答案选A。</p><p>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的前提。</p><p>10.D</p><p>【 解析】</p><p>试题分析:依法治国我国的治国方略,是指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因此这里的法是指宪法和法律,答案选D。</p><p>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的依据。</p><p>11.D</p><p>【解析】</p><p>试题分析:法律使人不敢犯罪,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道德使人不愿犯罪道德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认知水平,各有自己的长处,所以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选D。</p><p>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法治和德治的特点。</p><p>12.C</p><p>【解析】</p><p>试题分析:依法治国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了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所以C是正确的,ABD均不是题干反映的主旨,排除,故选C。</p><p>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p><p>13.D</p><p>【解析】</p><p>试题分析: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才能受到刑罚追究,A观点错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我国的国家性质,B观点错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本质,C答案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p><p>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p><p>14.A</p><p>【解析】</p><p>试题分析: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B、C、D观点正确,但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p><p>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p><p>15.B</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要求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题文中的关键词依照法律,体现了有法必依。所以正确答案选B</p><p>考点:依法治国的要求</p><p>16.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分析,李春城。刘铁男等23名省部级高管因贪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被中央纪委和检察机关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说明了法律的作用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这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而④能对腐败分子造成威慑,从根本上消除腐败这种说法太绝对,也是错误的,所以选择A。</p><p>考点: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理解</p><p>17.D</p><p>【解析】</p><p>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依法治国的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p><p>结合材料分析, 重庆市委原书记薄 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熙来犯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显然说明了违法必究。所以选择D。</p><p>考点: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要求的理解</p><p>18.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依法治国的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p><p>而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即先有法律法规,这是前提,所以选择A。</p><p>考点: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理解</p><p>19.D</p><p>【解析】</p><p>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在逐步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表现,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选择D。</p><p>考点: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理解</p><p>20.A</p><p>【解析】</p><p>试题分析: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对网购一族予以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法律条款,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体现的是有法可依。正确的答案为A</p><p>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p><p>21.C</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识。这是一道错误式选择题,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漫画中用制度的斧头来治理腐败,其实施主体不可能是公民,所以答案应该选C</p><p>考点:怎样完善政治制度</p><p>22.A</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政治权利的认识。题文中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其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监督,使政务公开、公平、工作的进行,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但是依法行政是政府的行为,不是公民行为。所以排除④,正确答案选A</p><p>考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作用</p><p>23.B</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题文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体现依法办事,即有法必依。所以正确答案选B</p><p>考点: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p><p>24.D</p><p>【解析】</p><p>试题分析: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即指执行的司法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A体现的是有法可依;B体现的是有法必依;C体现的是违法必究,所以答案选D。</p><p>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执法必严。</p><p>25.A</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题文中意思是依靠法律治理国家,是坚持依法治国的体现,所以答案选A。</p><p>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p>26.B</p><p>【解析】</p><p>试题分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必要保证。中</p><p>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有利于做到有法可依,所以上述观点错误。</p><p>考点:本题考查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p><p>27.A</p><p>【解析】</p><p>试题分析:依法治国是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题干是正确的。</p><p>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p><p>28.B</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区别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生活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p><p>考点:法律和道德的区别</p><p>29.正确</p><p>【解析】</p><p>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所以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p>考点:依法治国</p><p>30.A</p><p>【解析】</p><p>试题分析: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此本题选A。</p><p>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p><p>31.B</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们国家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治理国家靠法治,同时也要靠德治。只要加强法治,就能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说法过于绝对。良好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还需要人们的自觉,靠德治。加强法治,是必要的。</p><p>考点:依法治国</p><p>32.A</p><p>【解析】</p><p>试题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宪法具有国家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p><p>考点:依法治国的核心</p><p>33.A</p><p>【解析】</p><p>试题分析: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因此本题是正确的。</p><p>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p><p>这篇2023年中考政治一轮专题模拟试题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