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8:54

兰州四中2023学年初三政治上册期中试题

<p>摘要:要想学好本门课程,首先要抱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积极展开思维的翅膀,主动地参与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愉快有效地学习。优学政治网为大家带来初三政治上册期中试题,供您参考!</p><p>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p><p>1、下面属于不能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行为是</p><p>A依法纳税 B竭泽而渔 C三峡移民 D担当志愿者</p><p>2.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灵,走街串巷收购旧书,用汗水载回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她挑着孩子们沉甸甸的梦想,欠债办起了希望小学她被网友称为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的美集中体现在</p><p>A.团结与合作 B.开拓与创新 C.责任与奉献 D.爱国与守法</p><p>3、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永远地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河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p><p>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台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这揭示的道理是</p><p>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p><p>C、集体离不开个人 D、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p><p>4.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带领干部群众走向致富路。2023年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学习宣传沈浩先进事迹作出批示。向沈浩同志学习,我们应该</p><p>①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②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p><p>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公益活动中</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p><p>5.班会课上,阳阳的班级围绕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p><p>A.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p><p>B.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互相依存的</p><p>C. 维护集体利益,必然会损害个人利益</p><p>D.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p><p>6.上海世博会是一场科技、经济和文化的盛宴。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p><p>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科技,让人类更幸福</p><p>C.绿色,让自然更和谐 D.低碳,让地球更健康</p><p>7、以下是同学们在我与集体主题班会上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p><p>①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②集体好处我多占,集体困难我不管</p><p>③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 ④集体荣誉要珍惜,集体事务共承担</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8.当前,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该21世纪教育网</p><p>①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p><p>② 扩大内需,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p><p>③ 切实履行责任,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p><p>④ 暂停对外开放,以减轻金融危机的影响</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来源:21世纪教育网]</p><p>9.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告诉我们</p><p>A.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振兴</p><p>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只有彻底改革我国的民主政治体制,才能实现经济大发展</p><p>10. 2023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1周年纪念日。担负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的第四批护航编队顺利返回某军港。他们不仅安全、顺利、圆满地完成护航任务,还开创了中国海军历史上多项第一,展现了中国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决心和能力。这表明我国</p><p>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p><p>③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⑤中国的国际反恐任务圆满完成</p><p>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p><p>11、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自治区成就展于2023年6月2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丰富的资料生动地展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民族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p><p>A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府都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p><p>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p><p>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促进自身发展</p><p>12、2023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回归10年,澳门依照基本法成功实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十年来,澳门一跃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社会文化事业也全面进步。这充分说明</p><p>A.一国两制方针只适合于澳门</p><p>B.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p><p>C.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p><p>D.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治基础</p><p>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p><p>A.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p><p>B.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p>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p><p>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p>14. 2023年9月24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这表明</p><p>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促进合作与竞争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p>C.谋求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成为时代的主题</p><p>15.不同民族同学之间交往,出现一些矛盾纠纷是正常的。以下对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一般矛盾纠纷认识正确的是</p><p>① 不能将一般矛盾纠纷说成是民族问题</p><p>② 不能把某个民族成员的行为看成是一个民族的行为</p><p>③ 不能将偶然发生的个别事件看成是普遍存在的民族问题</p><p>④ 要警惕一般矛盾纠纷处置不当演化为民族问题</p><p>A . ① ② ③ B .① ②④ C. ② ③④ D .① ② ③④</p><p>16.2023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指出,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这一举措有利于</p><p>①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 ②建立民族平等、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p><p>③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p><p>17. 2023年12月19日,有192个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取得了重大积极成果,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从12月16日至12月1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近60个小时内,与有关国家领导人展开了密集的会谈和协商,力推谈判进程不断向前。在巴西总统卢拉提议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参与下,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和南非领导人推动了《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这表明</p><p>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p><p>B.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来源:21世纪教育网]</p><p>C.世界各国都愿意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同样的努力</p><p>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p>18. 2023年1月27日,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达沃斯召开,90多个国家的2023多名各界领袖出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发表特别致辞,呼吁国际社会合作包容,共创未来,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达沃斯论坛上的中国声音引起国际社会热烈的反响 这表明</p><p>①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p><p>②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p><p>③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p><p>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威胁</p><p>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p><p>19.2023年8月25日,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成就展在北京开幕。展览以丰富的资料、生动的形式,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5个自治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事实证明</p><p>A. 56个民族是一家 B.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唯一保证</p><p>C.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正确的</p><p>20.2023年4月14日7时49分,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p><p>A.西藏自治 B. 青海省 C. 四川省 D.甘肃省</p><p>21.在全国全面推广家电下乡活动中,农民购买彩电、冰箱等家电下乡产品,可获得产品价格13%的国家补贴。对家电下乡活动认识正确的是</p><p>A.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p><p>B.能彻底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p><p>C.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p><p>D.说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p><p>22. 2023年,我国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维和事务,明确提出我国控制室温气体排放的目标中国理念、中国作用引起前所未有的热烈反响,受到世界深度关注。这表明</p><p>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p><p>②中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p><p>③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p>④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公认</p><p>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p>23、 2023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总理指出,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容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世界率先了经济向好回升。对此,我们正确的认识是</p><p>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p><p>②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p><p>③我国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p><p>④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p><p>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p><p>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p><p>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贯彻科学发展观</p><p>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p>25、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采取看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政策,不仅促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也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这表明</p><p>①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没有造成任何影响</p><p>②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p>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p><p>④中国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26.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p><p>A. 艰苦创业 B.改革开放</p><p>C.四项基本原则 D.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p>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建设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目前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p><p>A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p><p>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p>c.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的矛盾</p><p>D.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的矛盾</p><p>28.下面关于我国人口叙述正确的是</p><p>A 我国人口数量大、素质不高,但还未出现老龄化问题</p><p>B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p><p>C 我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西</p><p>D 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问题依然十分严峻</p><p>29. 中国国家馆形如东方之冠,做到了照明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英国馆的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处的领先地位;墨西哥馆的风筝广场代表着墨西哥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城市绿地的偏爱 上海世博会上这些场馆的设计启示我们</p><p>①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p><p>②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p><p>③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p><p>④科技创新是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唯一途径</p><p>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②③</p><p>30.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五百万元人民币,全国已有袁隆平、孙家栋等十六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 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举措表明</p><p>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p><p>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p><p>③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p><p>④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p><p>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p><p>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p><p>31.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30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前来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贵宾。他在致辞中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并强调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2023多年文明历史、正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的中国。</p><p>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说一说改革开放中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表现。(8分 )</p><p>(2)请你总结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原因(至少三个方面)。(6分)</p><p>(3)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祖国的发展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简短的文字写下你的报恩之志。(6分)</p><p>32.材料一:哥本哈根会议被世人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低碳生活已成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能量、低消费、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统计,夏季空调调高2度,每年可减排900千克的二氧化碳;每少用一个塑料袋,可减排0.1克的二氧化碳。</p><p>材料二: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了以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为主题的班会课,同学们畅所欲言,争论不休。第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人人都做减碳志愿者,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健康、更和谐;第二种观点认为,实现低碳生活,是国家的大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p><p>⑴材料一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6分)</p><p>⑵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8分)</p><p>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并能列举2-3例说明。(6分)</p><p>点击下载:初三政治上册期中试题</p><p>总结:初三政治上册期中试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考生们复习本门功课 ,做好最后的考前冲刺!</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兰州四中2023学年初三政治上册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