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综合复习题
<p>【摘要】马上就要中考了,大家复习好了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政治复习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p><p>一、单项选择题</p><p>1.下列说法中,属于对原始社会生产力特点进行描述的是(B)</p><p>A.原始人一般都采用最简单的协作方式共同劳动</p><p>B.原始人生产经验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p><p>C.原始人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p><p>D.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现象</p><p>2.在氏族制度中,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有全体氏族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这表明原始社会</p><p>()</p><p>A.生产力水平极低B.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p><p>C.平均分配消费品D.是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p><p>3.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原先需要许多人共同完成的生产活动,这时只需要较小的单位或少数人就可以完成了。对此我们应当这样认识(C)</p><p>①这种新发展以金属工具的出现为标志②这种新发展以使用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为标志③这时共同劳动成为生产发展的趋势④伴随之后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p><p>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③④</p><p>4.在国家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p>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②国家的本质是经济统治的工具③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④国家之间的矛盾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p><p>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p><p>5.早在14、15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直到2023年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制度才最终得以巩固。这说明(C)</p><p>①新旧社会交替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②工业革命的完成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前提③社会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的</p><p>④生产力发展对新社会制度的巩固起决定作用</p><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p><p>6.关于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p>A.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p><p>B.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器时代</p><p>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由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p><p>D.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p><p>7.三个阶级社会的产品分配方式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在于()</p><p>A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不同</p><p>B.剥削者对生产资料占有的情况不同</p><p>C.三个阶级社会财富的多少不同</p><p>D.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同</p><p>8.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之处有(C)</p><p>①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②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p><p>③存在残酷剥削和压迫④以阶级对立为基础</p><p>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p><p>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是因为()</p><p>A.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资本家剥削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p><p>C.惟利是图是资本家的本性D.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依然存在</p><p>1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是(B)</p><p>A.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p><p>C.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p><p>11.经过28年坚苦卓绝的斗争,202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新中国的成立(B)</p><p>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②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③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真正站起来了</p><p>④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p>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p><p>12.下列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有(D)</p><p>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p><p>③国家实施扶贫工作④国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⑤申奥获得成功</p><p>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p><p>13.时下,日本漫画书在我国某些地区中学生中广为流行,其中不乏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有的学生因沉迷其中而影响学业。这告诉我们(B)</p><p>A.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p><p>B.引进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p><p>C.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排斥外来文化</p><p>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要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p><p>14.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这句话体现了(A)</p><p>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②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人民代表忠实地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④人民代表的选举有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p><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p><p>15.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我们必须(D)</p><p>①反对民族主义②只反对大汉族主义,不反对地方民族主义③只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不反对大汉族主义④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⑤要与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p><p>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①④⑤</p><p>1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C)</p><p>A.是有党的领导决定的B.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p><p>C.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旗决定的D.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p><p>17.继北京获得2023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2023年12月3日,上海又获得2023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两次申办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D)</p><p>A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B我国坚持了改革开放政策</p><p>C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D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p><p>18.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全面小康的建设,其总体目标是使经济更加殷实、民主国家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此错误的理解是(C)</p><p>A.全面小康包括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p><p>B.全面小康的建设必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并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p><p>C.全面小康的建设必将使我国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p><p>D全面小康的建设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p>19.目前,全国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进程中延续历史文明,正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以下做法中必须摈弃的是(D)</p><p>A.既保护优秀文化遗产,又不失时代特征</p><p>B.努力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深厚文化底蕴</p><p>C.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与一体</p><p>D.大力拆迁,改变历史名城的传统风貌,打造现代城市的新形象</p><p>20.2023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p><p>①使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②是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人民富裕</p><p>起来③开始社会主义革命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p><p>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p><p>二、辨别改错题</p><p>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p><p>改正:</p><p>2.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p><p>改正:</p><p>3.坚持一台一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p><p>改正:</p><p>4.奴隶制是一种最野蛮的剥削制度,所以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的野蛮时代()</p><p>改正:</p><p>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回经历的那种起始阶段()</p><p>改正;</p><p>三、简答题</p><p>1.填表题</p><p>基本经济制度</p><p>根本政治制度</p><p>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p><p>标志</p><p>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p><p>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p><p>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p><p>2.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请结合漫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认识。</p><p>答:(1)《纲要》提出20个字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p><p>(2)A漫画对中学生在道德方面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加以讽刺,说明中学生加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p><p>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p><p>(3)中学生要重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由浅入深掌握公民道德的主要内容,学会运用公民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知道自己的行为,评价别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p><p>3.某校初三(2)班有52名学生,其中回族21名。老师经常说,汉族同学要尊重回族同学的风俗习惯。结合民族政策常识说明,老师为什么这样说。</p><p>四、辨析题</p><p>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对古今中外一切文明成果兼收并蓄。</p><p>答:观点错误。因为:</p><p>(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p><p>(2)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p><p>(3)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所长,特别要善于吸收发达国家中为现代社会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p><p>五、分析说明</p><p>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p><p>请回答:</p><p>(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由有哪些?(至少三个方面)</p><p>(2)假如你是一位县长,你认为本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采取哪些重大举措?(至少四个方面)</p><p>2.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p><p>今年4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的通知》,</p><p>决定20232023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此举表明国家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p><p>(1)请指出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p><p>(2)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p><p>(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你打算怎样做?</p><p>总结:初三政治复习题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中考时取得好的成绩,步入自己心目中的院校!</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