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踏上兴国之路单元测试(含答案)
<p>【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优学政治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政治模拟题:九年级政治踏上兴国之路单元测试(含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九年级政治踏上兴国之路单元测试(含答案)</p><p>第二单元《踏上兴国之路》</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p><p>1、对右图理解正确的是()</p><p>A、计划生育没有改变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p><p>B、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p><p>C、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缓解了我国的人口压力</p><p>D、只要坚持计划生育就能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所有问题</p><p>2、2023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的活动也拉开帷幕。全国各地纷纷以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开展宣传节约保护水资源活动()</p><p>①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p>②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p>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p><p>④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p><p>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p><p>3、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p><p>A、科教兴国,关键是科技,基础在教育,归根到底靠人才。</p><p>B、教育已是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p><p>C、发展教育事业比发展科技更重要。</p><p>D、我国历来不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p><p>4、有这样一副对联:电荒、油荒、煤荒、荒荒心惊;产能、供能、用能、环环节约。横幅是科学发展。这副对联对我们的启示有()</p><p>①我国的资源问题得到解决。</p><p>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p><p>③限制工业发展是避免能源危机的唯一途径。</p><p>④节约资源要从点滴做起。</p><p>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p><p>5、2023年3月27日,地球一小时中国仪式在北京启动。该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旨在通过共同熄灯一小时,用实际行动证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材料说明()</p><p>①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p><p>②我国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p><p>③我国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p><p>④在国际事务中,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p><p>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p><p>6、2023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2023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次高票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这些法律的依据是()</p><p>A、宪法B、民法通则C、立法法D、行政许可法</p><p>7、2023年9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海外人才和优秀留学回国人才观礼团发表讲话时强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这是因为()</p><p>①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p><p>②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③人才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p><p>④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p><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p><p>8、下列做法能体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是()</p><p>①全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p><p>②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23年1月1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p><p>③2023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隆重举行</p><p>④2023年9月10日,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p><p>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p><p>9、2023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海岛保护法》等法律。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前提是()</p><p>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p><p>10、 2023年6月13日上午,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2023严打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暴力犯罪活动,从严加强社会面治安管控,坚决遏制各类突出犯罪,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努力为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对此活动正确理解的是()</p><p>①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法治</p><p>②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p><p>③依法治国离不开人治</p><p>④开展严打活动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唯一途径</p><p>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p><p>11、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国,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的核心是()</p><p>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p><p>1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补充。这是因为()</p><p>①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②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p><p>③道德水平高的人一定不会违法</p><p>④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为规范</p><p>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p><p>二、综合探究题:(34分)</p><p>13、看漫画,谈感悟(列举三方面)。(6分)</p><p>14、同步天下,他步中国奇瑞已成为中国民族口碑的骄傲,安徽奇瑞汽车公司研制生产的发动机成为轿车生产行业的第一个中国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为出口量全国第一的自主牌轿车,温总理在奇瑞汽车公司视察时对此给予充分的肯定。奇的意思就是创新,瑞就是好,好在质量,意思是创新才会有好兆头。</p><p>(1)奇瑞的成功让中国人倍感骄傲,对此你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4分)</p><p>(2)创新的希望在青少年,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你认为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2分)</p><p>15、2023年11月17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的2023多名嘉宾齐聚英雄城,共谋发展之策,共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大计,共绘青山绿水蓝天美好家园。</p><p>穿棉布衣服还是化纤衣服?坐电梯还是登楼梯?开车还是走路?在一部分中国人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严肃的生活态度问题,他们追求的是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小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是所谓低碳的生活方式。</p><p>(1)低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理念?(2分)</p><p>(2)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p><p>(3)面对流行的低碳生活方式,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分)</p><p>16、五五普法规划要求,要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日)</p><p>请问:</p><p>(1)我国为什么要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4分)</p><p>(2)青少年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2分)</p><p>17、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23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而社会公德和人的素质又是城市文明的灵魂,是城市软环境、软实力的根本所在。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使生活更美好,某市市委、市政府开展了整治四乱行动。(四乱指乱吐痰,乱扔烟头,乱倒垃圾,乱穿公路)</p><p>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开展整治四乱行动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p><p>(2)为提高市民素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观点正确,语言简洁)(2分)</p><p>(3)假如你的同学乱穿公路,你会怎样劝说他?(2分)</p><p>参考答案:第二单元</p><p>1.C2.B3.A4.D5.C6.A</p><p>7.C8.D9.A10.A11.B12.A</p><p>13.答:(1)由于人们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发土地,导致资源、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2)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我国必须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p><p>14.(1)充满了对民族振兴的自豪感、自信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p><p>(2)勤奋学习,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要言之有理即可)</p><p>15.(1)可持续的发展理念。</p><p>(2)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p><p>(3)积极向他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节约使用学习用品,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等良好习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快餐盒,对废弃物分类处理;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等。</p><p>16.(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法律体系的核心。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法律法规产生、存在和变更的基础,一切法律法规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④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一切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p><p>(2)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p><p>17.(1)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城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p><p>(2)例答:告别陋习,树立新风;让我们携手共建洁净之城。</p><p>(3)告诉他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会受道德谴责,甚至会受法律制裁。同时也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言之有理即可)</p><p>优学政治网 高中频道</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