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中考政治试题
<p>【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优学政治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政治模拟题: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中考政治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中考政治试题</p><p>注意事项:</p><p>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p><p>2.本试卷共6页,包含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p><p>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p><p>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p><p>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p><p>1.2023年9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p><p>A.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B.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p><p>C.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D.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p><p>2.2023年4月14日7时49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p><p>A.西藏自治 B. 青海省 C. 四川省 D.甘肃省</p><p>3.2023年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 开幕式在黄浦江畔隆重举行。</p><p>A.南京青奥会 B.江苏省运会</p><p>C.广州亚运会 D.上海世博会</p><p>4.在校园生活中,有些同学是非不分,如不以满口脏话为耻,反而认为这样很酷。判别是非的依据是</p><p>A.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B.个人的兴趣爱好</p><p>C.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 D.社会流行的程度</p><p>5.众猴协力捞月亮,肥猫英勇作先锋。志愿者?学雷锋?鲜美</p><p>的鱼儿不说话,暴露的动机令人憎。(见右侧漫画)这表明,</p><p>合作需要</p><p>A.合理分工,科学计划</p><p>B.有效指挥,相互配合</p><p>C.承担责任,履行义务</p><p>D.相互沟通,求同存异</p><p>6.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p><p>A.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p><p>B.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p><p>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p><p>D.藐视别人,就是藐视自己(惠特曼)</p><p>7.据专家介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之比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23年的3.3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容易产生经济风险,也会造成社会矛盾。这表明,政府需要</p><p>A.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 B.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p><p>C.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D.实现人民生活的同步富裕</p><p>周某向一诈骗团伙出售他人电话号码及通话清单,从中获利1.6万元。2023年1月,被法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23元。据此回答8-9题。</p><p>8.在该案中,周某侵犯了他人的</p><p>A.财产所有权 B.隐私权 C.公平交易权 D.知情权</p><p>9.该案表明</p><p>①不承担责任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p><p>③法治是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唯一手段 ④公民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p>10.下表说明,低碳生活需要我们</p><p>建议不使用 提倡使用 原因</p><p>塑料袋 环保袋 制造一只塑料袋会产生0.1g二氧化碳</p><p>电子闹钟 发条闹钟 每个电子闹钟每天会产生48g二氧化碳</p><p>跑步机 空地跑步 45分钟可减少1kg的二氧化碳排放</p><p>白炽灯 节能灯泡 节能灯释放的二氧化碳是白炽灯的1/4</p><p>浴缸洗浴 淋浴 不但节水,而且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一半</p><p>①使用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②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p><p>③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④杜绝对自然资源的利用</p><p>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11.2023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p><p>A.国家性质 B.行政机关 C.权力机关 D.根本政治制度</p><p>12.以下内容摘自2023年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体现市政府着力改善民生的是</p><p>A.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到21.8%</p><p>B.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7%以上</p><p>C.为出口企业办理各类出口退免税89.14亿元</p><p>D.引进海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98名</p><p>13.美国一位家庭主妇,想衡量一下中国产品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于是决定自己的家庭不再购买中国产品。但不到一年她发出感慨: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这表明</p><p>A.我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p><p>B.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p><p>C.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p><p>D.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领先于世界</p><p>14.当前,我国外交主体日趋多元化,外交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官方交往,而更多融入民间的参与,呈现政府外交与公共外交互补的局面(见右图)。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p><p>①人人争取走出国门,融入世界</p><p>②积极实施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p><p>③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p><p>④练好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基本功</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15.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p><p>A.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p><p>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p><p>C.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p><p>D.科举制度是扼杀人性的罪恶制度</p><p>16.下列改革,以促进民族融合为目的的是</p><p>A.商鞅变法 B.伯里克利改革</p><p>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p><p>17.《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p><p>①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②战国七雄</p><p>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④宋金南北对峙</p><p>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p><p>18.国共两党联合起来,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开展了</p><p>A.新文化运动 B.北伐战争</p><p>C.抗日战争 D.重庆谈判</p><p>19.《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2023首抗战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战歌曲最全的书。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p><p>①鲁迅的《狂人日记》 ②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p><p>③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p><p>A.①④ B. ①③</p><p>C.③④ D. ②④</p><p>20.右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发生在</p><p>A. 三大改造时期</p><p>B.大跃进时期</p><p>C.文革时期</p><p>D.改革开放时期</p><p>21.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是</p><p>A.汉朝与罗马帝国</p><p>B.唐朝与阿拉伯帝国</p><p>C.古代埃及与古代印度</p><p>D.秦帝国与古代希腊</p><p>2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不包括</p><p>A.传播阿拉伯数字 B.创立并传播伊斯兰教</p><p>C.创立佛教并传播到中国 D.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p><p>23.他一生共有2023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他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这里的他是</p><p>A.阿基米德 B.牛顿</p><p>C.瓦特 D.爱迪生</p><p>24.右图反映的是</p><p>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p><p>B.西周分封制度</p><p>C.雅典民主制度</p><p>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p><p>25.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评价美国独立战争时说:美国革命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这句话说明美国革命</p><p>A.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导致了法国大革命</p><p>C.影响了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革命 D.引发了英国的宪章运动</p><p>26.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即德、意、日三国轴心)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此项保证出自</p><p>A.《联合国家宣言》 B.《慕尼黑协定》</p><p>C.《雅尔塔协定》 D.《北大西洋公约》</p><p>27.二战后,局部地区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其中,阿以冲突导致了</p><p>A.太平洋战争 B.朝鲜战争</p><p>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p><p>2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人民生活在地球村里。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p><p>A.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力是科技革命</p><p>B.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p><p>C.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公正合理的保障机制</p><p>D.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p><p>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p><p>二、简答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4小题,25分)</p><p>29.某校团委在布告栏上发布志愿服务活动预告,内容如下:</p><p>请你向同学们说明积极参加该活动的意义。(6分)</p><p>30.材料一:202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情况(截至2023年2月)</p><p>材料二:从2023年9月起,某初中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通过参加职业倾向测试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采访亲戚朋友了解常见职业的特点,通过参观工作场所体验职业的甘苦。在此基础上,学校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该校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p><p>(1)请你解读材料一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分)</p><p>(2)学生在初中阶段树立职业理想是很有必要还是为时过早呢?请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5分)</p><p>31.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以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应来分析近代前期中国的变化。(6分)</p><p>外事之刺激 中国的反应</p><p>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023年 南京条约 清政府虽战败而无意改革,对不平等条约反应少。</p><p>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19世纪60至90年代 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保卫传统体制,在造船制炮等方面吸收西方科技。</p><p>② 2023年 戊戌变法 企图君主立宪,创制新法律,编制预算,改革教育。</p><p>八国联军侵华 2023年 ③ 否定两千年来的政治体系。</p><p>④ 将中国的主权任意宰割。 2023年 五四运动 知识阶级全部革面洗心,改革及于文化与思想。</p><p>请回答:</p><p>(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各序号所表示的历史事件。(4分)</p><p>(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史事件①和③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2分)</p><p>32.阅读下列材料:(6分)</p><p>材料一 202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p><p>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包产到户的形式,把土地包给社员,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于中国过去农村的任何一种土地制度,它是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前提的。</p><p>《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p><p>请回答:</p><p>(1)据上述材料,指出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所实行的土地所有制有何不同?(2分)</p><p>(2)土地改革何时基本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中共中央哪次重要会议之后开始实施的?(2分)</p><p>(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共同作用。(2分)</p><p>三、分析说明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本部分共3小</p><p>题,33分)</p><p>33.阅读下列材料:</p><p>材料一: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p><p>材料二:俄国苏联俄罗斯联邦,无论是昨天和今天,甚至明天,都是中国最大的近邻。十月革命爆发的消息传到中国后,革命家李大钊立即满怀信心地断言:试看未来之域中,定是赤旗之天下,另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也大声宣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走苏联的路,建立苏维埃政权,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个个理想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为之不惜抛洒热血。</p><p>张建华:《俄国史自序》</p><p>请回答:</p><p>(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两个民族在19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作用?(5分)</p><p>(2)材料一中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的预言是否有道理?为什么?(2分)</p><p>(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2分)</p><p>(4)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至2023年,在中国发生了哪些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3分)</p><p>34.就校园周边存在的敲诈勒索学生现象,某校九(1)班同学分成考察组、采访组、文献组开展调查研究,请你一起参与。</p><p>【实地考察】同学们发现,学校周边有多家网吧、游戏室、台球室。有些同学禁不住诱惑,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增加了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的机会,从而招致敲诈勒索。</p><p>(1)结合青少年自身实际,提出三种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3分)</p><p>【现场采访】就学生遭遇敲诈勒索问题,学校德育处主任说:我们加强了门卫值班管理和学生安全防范方面的教育,但学校难以对学生的校外言行进行监管;还有,面对一些社会问题,学校有时感觉势单力薄。派出所所长说:我们加强了对敲诈勒索学生行为的打击力度,但很多家长或学生不及时报案,给案件的调查、取证带来很大难度。</p><p>(2)从承担责任角度,联系材料说明教师、警察、家长如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5分)</p><p>【文献检索】同学们查找到的法律条文中有以下内容:</p><p>《治安管理处罚法》: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p><p>《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应当加强保护。</p><p>(3)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谈谈我们如何避免自己和同学遭受不法侵害。(4分)</p><p>35.材料一:大约距今2023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所以称华夏,是因夏朝而得名。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至春秋战国时,已成为较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但政治上尚无巩固的统一。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十世纪初,出现了中华民族这个名词。</p><p>材料二: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从秦统一后的2023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约30%。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p><p>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p><p>请回答:</p><p>(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个时期?材料二所阐明的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是什么?(2分)</p><p>(2)据材料二合所学知识说出元朝和清朝分别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了什么?(3分)</p><p>(3)中华民族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今天,各民族认同中华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有何意义?(4分)</p><p>常州市二〇一〇年初中学业、升学统一考试</p><p>思想品德、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p><p>答案 A B D A C D A B C D C B B D</p><p>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p><p>答案 B C B B D B A C D A C A C D</p><p>二、简答题(共25分)</p><p>29.①能够使孤寡老人得到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籍。(2分)②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也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有利于增强我们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③有利于促进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社会风尚的形成。(2分)</p><p>30.(1)①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1分)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p><p>(2)答案一:学生在初中阶段树立职业理想很有必要。(1分)①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初中阶段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能够使我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加强某些方面本领的学习,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2分)②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明确的职业理想能激励我们去克服困难,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2分)(言之有理即可)</p><p>答案二:学生在初中阶段树立职业理想为时过早。(1分)①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生过早地考虑个人的职业,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2分)②初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系统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过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会导致发展方向单一,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p><p>31.(1)①洋务运动;②中日甲午战争(或马关条约签订);③辛亥革命;④巴黎和会(或凡尔赛和约)。(4分)</p><p>(2)洋务运动主张维护封建统治;辛亥革命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p><p>32.(1) 土地改革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p><p>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2分)</p><p>(2)2023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p><p>(3)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p><p>三、分析说明题(共33分)</p><p>33.(1)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美国:通过内战,使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3分)</p><p>(2)有道理。(1分)二战后,形成了以苏美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1分)</p><p>(3)影响: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或俄国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了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2分)</p><p>(4)事件: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分)</p><p>34.(1)答案如,远离诱因;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请老师、家长或同学监督自己的行为。(3分,言之有理即可)</p><p>(2)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责任。(1分)教师应承担教育和保护学生的责任;警察应承担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家长应承担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责任。(3分)只有各方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并相互配合,才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1分)</p><p>(3)要树立法制观念,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2分)要善于明辨是非,勇于维护正义,既要做到见义勇为,又要做到见义智为。(2分)</p><p>35.(1)秦汉时期;(1分)大一统(或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1分)</p><p>(2)蒙古族,满族;(2分)中华民族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1分)</p><p>(3)只有在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2分)同时,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各族人民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2分)</p><p>2023中考科目:</p><p>【中考语文】【中考政治】【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p><p>【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p><p>2023中考考前:</p><p>【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p><p>2023中考考后:</p><p>【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p><p>【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