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第一学期政治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p>【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优学政治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政治模拟题:苏教版初三第一学期政治期末测试卷(有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苏教版初三第一学期政治期末测试卷(有答案)</p><p>说明: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p><p>2.考生必须在答卷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p><p>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p><p>1.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是</p><p>A.树立奉献精神 B.树立法制观念 C.树立合作意识 D.树立维权意识</p><p>2.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告诉我们</p><p>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律</p><p>C.生活离不开法律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p><p>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专门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而颁布的法律是</p><p>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p><p>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九年级(1)班几位同学就有关依法治国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据此回答45题。</p><p>4.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p><p>A.建立法治国家 B.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增强法治观念 D.人人遵纪守法</p><p>5.在讨论过程中,他们得出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p><p>①建设法治国家,就要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p><p>②实行依法治国,就要按它的基本要求去做</p><p>③生活在法治国家,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p><p>④依法治国是国家和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6.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p>①都由人民群众依照法定程序选出的代表组成 ②都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p><p>③都是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④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p><p>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p><p>7.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说明</p><p>①道德比法律更加有效 ②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p><p>③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p><p>④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8.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于2023年11月3日成功对接。这一伟大工程,从设计、生产到发射成功,是与40多万科学家的通力合作分不开的,这里的合作应当包含</p><p>①合理分工、科学规划 ②有效指挥,相互配合</p><p>③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④相互沟通,真诚合作</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p><p>9.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有利于</p><p>①提高全民法制素质 ②提高全社会法制化管理的水平</p><p>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杜绝违法犯罪行为</p><p>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p><p>10.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专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50%的人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这些学生遇到侵害时虽然感到气愤,但惊慌失措,紧张害怕,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应该</p><p>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p><p>C.多找些人进行报复 D.寻求法律的保护,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p>11.小郑用过年获得的压岁钱买了一台录音机,经常用它听歌曲、学英语。后来当他得知他表弟更需要时,便将录音机送给了表弟。小郑将录音机送给表弟属于行使其对录音机的 A.占有权 B.收益权 C.使用权 D.处分权</p><p>12.下列不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有</p><p>A.公民通过劳动获得依法扣除所得税后的财产收人</p><p>B.公民购买房屋,在交纳房产税、办理房屋转让登记手续并取得房产证后的房产</p><p>C.公民将现金存到国家审批的银行、信用社获得的利息 D.公民放高利贷所得的收入</p><p>13.当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下面做法有利于维护这项权利的有</p><p>①与侵害者协商解决 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p><p>③多叫几个人强行要回属于自己的财产 ④如果财产数量不多,就别过问了,自认倒霉</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14.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以更好地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畅通信访渠道,有利于</p><p>①公民行使监督权 ②扩大了公民的权利</p><p>③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 ④政府依法行政</p><p>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p><p>15.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一些西方人惊呼:中国强大了,已经超过初级阶段了。你的看法是</p><p>①认为中国强大了是正确的 ②认为中国已经超过初级阶段了是错误的</p><p>③认为中国不再处于初级阶段是正确的</p><p>④既要为祖国建设成就喝彩,又要充分认识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p><p>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p><p>1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p><p>A.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p><p>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p>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p><p>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p>17.尊重他人的隐私,表现在</p><p>①不蓄意打听他人的秘密 ②为他人保守秘密</p><p>③不经本人允许,不散布他人的隐私 ④隐瞒、包庇犯罪事实</p><p>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p><p>18.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说明</p><p>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p>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p>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p>D.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p><p>19.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查处的违法犯罪案例中,被绳之以法的有普通百姓、领导干部、社会名人等。这表明,在我国</p><p>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国法律对政府部门没有约束力</p><p>③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④违法必究</p><p>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p><p>20.关于严守国家秘密,不正确的是</p><p>A.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p><p>B.是我们每个公民热爱祖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基本要求</p><p>C就是严守国家的军事秘密 D.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p><p>2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指</p><p>A.未满12周岁的公民 B.未满14周岁的公民</p><p>C.未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p><p>22.有些中学生认为,因为我们年龄还小,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但有法律的特殊保护就够了。这种观点</p><p>A.是正确的,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伞 B.是错误的,有些法律对我们没有约束力</p><p>C.是正确的,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只能依赖于法律的特殊保护</p><p>D.是错误的,我们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p><p>23.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权利是</p><p>A.政治权利 B.经济权利 C.劳动权利 D.受教育权利</p><p>24.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p><p>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p>25.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经常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社会上的违法行为、丑恶现象进行有力的曝光和抨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表明</p><p>A.新闻监督是制止腐败现象、不正之风和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的唯一手段</p><p>B.新闻单位是我国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p><p>C.新闻监督能反映民情民意,直接查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p><p>D.新闻监督对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p><p>26.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雄辩地证明了</p><p>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②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的执政党</p><p>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④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力量</p><p>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④</p><p>27.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p><p>①国有经济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p><p>③集体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p><p>28.我国的立国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是</p><p>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p>C.四项基本原则 D.改革开放</p><p>29.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p><p>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p><p>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p><p>30.有人说:权利是橄榄球,我要抢到手;义务是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这种说法</p><p>A.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p><p>C.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p><p>D.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p><p>3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本质上是</p><p>A.人民当家作主 B.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p><p>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民主与专政的统一</p><p>3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p><p>A.发展 B.统筹兼顾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p><p>33.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正确行使自己监督权的方式是</p><p>A.向人大代表反映有关问题 B.到公共场所散发传单表达意愿</p><p>C.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 D.向有关部门写信反映社区中存在的问题</p><p>3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p><p>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p><p>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p><p>A.人民群众 B.中国共产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p><p>二、分析说明题(共30分)</p><p>36.小张在某国有企业工作,去年工资收入3万元,出租房屋收入1万元,炒股收入0.5万元。</p><p>(1)以上材料从给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目前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2分)</p><p>(2)这一分配制度是与什么制度相适应的?(2分)</p><p>(3)你知道有哪些生产要素可以参与分配?(4分)</p><p>37. 2023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为了更深刻地了解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我市某校九年级同学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拟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社会实践成果。现在请你一起参与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1)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信息?(2分)</p><p>(2)现阶段,党和国家确立的工作中心是什么?(2分)</p><p>(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你认为原因有哪些?(4分)</p><p>(4)为承担历史任务、担负时代重任,你准备作出哪些努力? (2分)</p><p>38. 《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p><p>(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2分)</p><p>(2)实施该方略的本质是什么?(2分)</p><p>(3)实施该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分)</p><p>(4)为实施这一基本方略,你觉得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4分)</p><p>第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测试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p><p>15 BCCBA 610 BDDDD 2023 DDAAC</p><p>2023 DBCDC 2023 DDBDD 2023 CDCCB</p><p>2023 ADBAB</p><p>二、分析说明题(共30分)</p><p>36.(1)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分)</p><p>(2)是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2分)</p><p>(3)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4分)</p><p>37. (1) 依法治国(2分)</p><p>(2)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2分)</p><p>(3)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分)</p><p>(4) 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认真学法,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p><p>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答出两点即可给全分) (4分)</p><p>38.(1)电视、网络、报纸等(答出两点给全分,一点只给一分)(2分)</p><p>(2)经济建设(2分)</p><p>(3)我市各级领导和政府坚持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全市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等(只要言之有理就给分)(4分)</p><p>(4)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争取长大为祖国做贡献;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历史使命;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等。</p><p>(言之有理就可给分2分)</p><p>2023中考科目:</p><p>【中考语文】【中考政治】【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p><p>【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p><p>2023中考考前:</p><p>【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p><p>2023中考考后:</p><p>【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p><p>【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