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8:24

2023初三政治上册期末时事复习题及答案

<p>一、单项选择题:</p><p>1、11月1日5时58分07秒,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点火起飞。在经过583秒的完美飞行之后,它成功将_______飞船送入初始轨道,踏上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交会对接的旅途。</p><p>A. 神舟七号 B. 神舟八号 C. 神舟九号 D. 神舟十号</p><p>2.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23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____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p><p>A. 政治 B. 经济 C.文化 D. 社会</p><p>3. 2023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______周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p><p>A. 80 B. 90 C.100 D. 110</p><p>4.2023年7月26日,我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________号成功潜至海面以下2023米,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载人深潜技术全球先进国家行列。</p><p>A. 阿尔文 B. 鹦鹉螺 C. 和平 D. 蛟龙</p><p>5.2023年9月10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 ▲ 开幕。2023多名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了16个竞赛项目和185个表演项目的比赛。</p><p>A. 呼和浩特 B.乌鲁木齐 C.拉萨 D. 贵阳</p><p>6.2023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第 ▲ 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p><p>A.一 B.二 C.三 D.四</p><p>7、国务院法制办2023年12月11日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正式公布《____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众可在2023年1月11日前对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议。这体现了__________基本方略。</p><p>A.食品 文化强国 B.校车 依法治国 C. 饮水 保护环境 D.网络 科教兴国</p><p>8、中国加入_______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12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主旨演讲中总结了10年来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的成就,阐述了新形势下中国__________的基本方针和重大举措。</p><p>A.世界贸易 对外开放 B.世界环保 保护环境</p><p>C. 世界人口 计划生育 D.世界能源 节约资源</p><p>9、2023年12月11日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联合国_____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这体现了实施____________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p><p>A.能源 可持续 B.气候 可持续 C. 人才 科教兴国 D.科技 科教兴国</p><p>10、2023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一年,2023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____________,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通过宣传活动,全面落实___________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A.宪法 依法治国 B.未成年人保护法 依法治国</p><p>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依法治国 D.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依法治国</p><p>11、6.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这首歌说明,作为子女,我们的责任是</p><p>A. 遵纪守法 B. 孝敬父母 C.刻苦学习 D.自尊自信</p><p>12. 央视体育频道中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词:无兄弟,不篮球。著名球星姚明在火箭队打球期间常说这不是我的而是我们的球队。这告诉我们</p><p>A.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个体的数量 B.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p><p>C.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 D.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p><p>13. 下列行为中,体现关爱集体的是</p><p>A.小强在班级卫生值日时,没有打扫干净就跑出去打篮球</p><p>B.小霞以排练影响学习为由拒绝参加班上组织的文艺演出</p><p>C.小伟组织啦啦队,为本班运动员在校运会上呐喊助威</p><p>D.小轩推选班委时,将选票投给小珂并要小珂关照自己</p><p>14.国际媒体发文称:当今世界,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到联合国的改革等等。这说明</p><p>A.现如今,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p><p>B.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p>C.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p><p>D.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p><p>15.根据媒体调查,2023年我国民众除对医疗、教育、就业等老难题保持关注外,对物价上涨、工资增长、城市治堵、搬迁补偿、社会管理等新热点更多关切。解决这些热点问题的根本途径是</p><p>A.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p><p>C.坚持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p><p>16. 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舰艇编队赴利比亚为撤侨护航,这是我国首次在撤侨中利用军事力量。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p><p>A、展现出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p><p>B、体现中国政府关心海外侨民,以人为本</p><p>C、对外展示军事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p><p>D、充分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p><p>17.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坚持 ▲ 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p><p>A.民族自治 B.和平统一 C.一个中国 D.一国两制</p><p>18. 一粒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这句话揭示的主要道理是</p><p>A.混凝土是最为优良的建筑材料 B.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有力量</p><p>C.团结的集体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D.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p><p>19. 下列选项中,说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的是</p><p>A.大河有水小河满 大河无水小河干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p>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照汗青</p><p>20.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p><p>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p><p>C.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p><p>21. 下列选项中,关于人口过快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p><p>A.人口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p><p>B.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素质偏低</p><p>C.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p><p>D.人口过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p>22. 从一定意义上说, ▲ 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p><p>A.保护环境 B.培养人才 C.发展科技 D.教育</p><p>23. 2023年,我国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中央投入资金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规模。这主要表明新课 标 第 一网</p><p>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p>C.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p><p>24.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成功研制出的杂交水稻于20世纪70年代推广至今,累计增产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2023多亿元。这表明</p><p>A.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p>C.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D、发展经济需要提高人口素质</p><p>25. 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p><p>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和平统一 D.民族团结</p><p>26.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这充分证明了</p><p>A.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p><p>B.经济特区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p>C. 改革开放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p><p>D.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p><p>截至2023年11月1日,我国大陆人口的总量达到13.39亿人。据此回答22-23小题。</p><p>27.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坚持</p><p>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敞开国门引外资</p><p>C.借鉴吸收、加强合作 D.关起门来搞建设</p><p>28.面对人口数量的巨大压力,我们应该继续实施</p><p>A.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B.人才强国重大战略</p><p>C.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D.节约资源基本国策</p><p>29. 下列选项中,能够直接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p><p>A.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p><p>B.在我国老少边穷地区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p><p>C.公安部等七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p><p>D.教育部要求各地、各学校认真组织安全检查和自查工作</p><p>30.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 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p><p>A. 开拓创新 B.勤劳勇敢 C.艰苦奋斗 D.爱国主义</p><p>3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提出的奋斗目标是</p><p>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C. 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p>32、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这表明</p><p>A.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B.承担责任就能构建和谐社会</p><p>C.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D.自觉承担责任才能健康成长</p><p>33、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p><p>A.自尊自信和自强 B.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p><p>C.有代价意识 D.有回报意识</p><p>34、沉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表现抢眼。2023年我国出口总额首次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一。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p><p>A.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p><p>B.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p><p>C.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p><p>D.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前进的共同政治基础</p><p>35、漫画《愚公难移之山》说明</p><p>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p><p>B.教育、医疗、住房是社会高度关注但又无法解决的民生问题</p><p>C.解决教育、医疗、住房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口增长</p><p>D.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开发难度非常大</p><p>36、国富民强,是中华民族追求百年的梦想,如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三峡大坝巍然起,青藏铁路飞速行;国人百年奥运梦圆,上海世博全球盛赞这些重大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个中心</p><p>A.基本国情 B.社会主义 C.经济建设 D.党的领导</p><p>3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p><p>A. 坚持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p><p>B. 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p><p>C. 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p><p>D.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p>38、2023年3月14日,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2023名代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决定。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反映了</p><p>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在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p><p>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修改宪法的权力</p><p>39、近年来,中央政府给西藏的财政定额补贴每年都达12亿元以上,总投资46亿元的62项援藏工程都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这表明</p><p>A.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p><p>B.我国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C.我国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p><p>D.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p><p>40、10年来,我国全体维和警察舍生忘死,英勇奋战,经受住了枪林弹雨的考验和血与火的洗礼,为驻在国恢复和平与稳定、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表明中国</p><p>A.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p><p>B.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p><p>C.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p><p>D.综合国力在逐年、不断地增强</p><p>41、制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最根本依据是</p><p>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p><p>B.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p><p>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p><p>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以及法律</p><p>42、下面最能直接体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p><p>A.2023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召开 B.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倡导低碳经济</p><p>C.农民工跨省养老保险保障工程实施 D.组织医疗救援队奔赴玉树灾区开展救援工作</p><p>43、我国现行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p><p>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p>C.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D.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p><p>44、我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为教育是</p><p>A.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B.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p><p>C.民族振兴的根本 D.民族文化的精髓</p><p>4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p><p>A.创新和经济的竞争 B.资源和能源的竞争</p><p>C.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D.军事和综合国力的竞争</p><p>46、关于依法治国,下面观点正确的是</p><p>A.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管理国家 B.坚持依法治国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p><p>C.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D.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p><p>4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p><p>A.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B.加强教育科学建设</p><p>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公民</p><p>48、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是</p><p>A.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p><p>C.依法查处深圳原市长许宗衡腐败案件 D.积极宣传见义勇为英雄人物事迹</p><p>49、下列能体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是</p><p>A.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严格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问题</p><p>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p><p>50、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p><p>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p><p>C.个人主义 D.乐观主义</p><p>5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是</p><p>A.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p>C.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弘扬中国传统文化</p><p>二、非选择题:</p><p>52、(11分)走过2023年,初三学生小萌的脑海中记下了2张可爱的面孔:</p><p>面孔一:钓鱼岛船长詹其雄2023年9月7日上午在钓鱼岛海域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舰艇相撞后被日方非法抓扣。事发后,我国领导人积极斡旋,9月25日凌晨,詹其雄搭乘中国政府派出的包机安全回家。被扣日本期间,日方不断让他承认错误,都被他坚决拒绝了。他说死都说钓鱼岛是中国的!</p><p>面孔二:中国首善陈光标从2023年做企业以来,他每天都在奔跑中,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为了公司的发展,他总是精打细算。做企业十年来,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13.40亿元,直接受益者超过70万人,他承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 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p><p>⑴(8分)小萌为什么觉得他们可爱?</p><p>⑵(3分)搜索一下你记忆中的可爱人物,简说他(她)的可爱之处</p><p>53、(11分)27、材料一:低碳生活,就是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我国政府在全面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正式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到2023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比2023年下降40%45%。</p><p>材料二:下面是关于普通电灯、节能灯、LED灯的相关数据比较</p><p>名称 普通电灯 节能灯 LED灯</p><p>价格 1元-1.5元 10元-l5元 25元-35元</p><p>电表对照 飞速转动 快速转动 基本不动</p><p>平均使用寿命 2023小时 2023小时 5万小时</p><p>5万小时总费用 2023元 1 107元 171.1元</p><p>(注:LED的中文意思是发光二极管,它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采用电场发光。据分析,LED的特点非常明显: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低功耗。)</p><p>(1)请你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倡导低碳生活的必要性。(8分)</p><p>(2)如果你的家里准备买电灯,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正确选择。(3分)</p><p>54、微博以其便捷性和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金先生因患恶性肿瘤,做手术需要O型血,为解决缺血这一难题,一位网友通过微博呼救,该微博当日被浏览2023多次,发帖次日便有数十位好心人赶到医院献血,围观有力地介入了社会生活。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微博也不列外。前不久,受日本核电站事故影响,有人利用微博散布今后食盐不安全的谣言,造成部分地区民众疯抢囤积碘盐,部分商家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发生。</p><p>提示:我们要学会运用辨证的方法分析思考问题。也就是:要求能一分为二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积极作用,又看到事物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请运用这一方法回答下列问题:</p><p>(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微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8分)</p><p>(2)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需要辩证认识的问题或生活现象。(3分)</p><p>55、材料一:2023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又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p><p>材料二: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但有研究发现,我国存在经济增长的地耗之忧,即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2万公顷左右的农地。</p><p>请运用所学知识和温总理的话分析材料二。(8分)</p><p>56、(18分)2023年4月20日《今日早报》报导:日前,香港的一位老太逼停了造价逾700亿港元的港珠澳大桥项目。66岁的老太朱绮华认为,港珠澳大桥的环境评估没有包括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因而不合法,于去年就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18日,香港高院裁定香港环保署批准的环保报告无效。大桥因此停工。</p><p>对此事网友们纷纷评论:</p><p>在香港高院的法官看来,朱老太绝非是个刁民,而是知法、守法的良民,因为她是在正当地行使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香港老太从首战告捷来看,不仅仅只是善于维权这样简单关键是,在香港公民维权有靠山:一是司法复核和法律援助机制,让小市民获得伸张正义的机会。</p><p>并不是朱婆婆有多大能耐,而是香港有一套能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的制度,有一个容纳普通人利益诉求的通畅渠道。这种建设前充分沟通的制度,看似缺乏效率,却不易引发深层次的矛盾。按2023年制定的香港《环境影响评估条例》,在大型项目的开建前,至少有两次公众参与讨论的机会。</p><p>如果单算经济账,也许你会觉得这位使大桥缓建的老太真是小题大做,但朱绮华老太的代理律师黄鹤鸣说得好:理解港珠澳大桥对经济发展和区域融合的重要性,但政府不应因为经济利益和加速区域融合,而放弃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p><p>(1)学会正确提取信息是重要的学习能力,请你提取信息:根据网友的评论,香港老太之所以能逼停港珠澳大桥的原因有哪些?(5分)</p><p>(2)准确理解提问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前提,请比较下面两个设问的异同之处:(5分)</p><p>第一问: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对港珠澳大桥被逼停事件的认识。</p><p>第二问:港珠澳大桥被逼停事件对我国大陆的法制建设有什么启示?</p><p>(3)分析问题有多种思路,请运用所学知识,从国家、公民两个角度回答上述第二问。(8分)</p><p>(1)(8分)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体现了我国加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让我们体会到温总理所说的树立信心。(材料1分,书本知识1分,体现总理的话1分)</p><p>②而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地耗之忧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率不高,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体现了温总理所说的要有忧患意识。(材料1分,书本知识1分,体现总理的话1分)</p><p>③国家社会对地耗之忧的研究与关注,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策,我们对改进不足又要树立信心。(材料1分,体现总理的话1分)</p><p>(2)(3分)评分说明:必须按照提供的样例格式作答:生活现象1分,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各1分。</p><p>(18分)(1)(5分)①香港法律的保障②朱绮华的维权意识③香港司法复核和法律援助机制④香港有一套能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的制度和容纳普通人利益诉求的通畅渠道⑤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p><p>(2)(5分)两个问题的共同之处:都是针对港珠澳大桥被逼停事件进行分析(1分)</p><p>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①要求分析的角度不同,第一问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该事件;第二问要求从对我国大陆法制建设的启示角度分析该事件。(2分)</p><p>②第一问要求谈谈对该事件的认识,包括对事件正确与否或赞成与否的判断、对判断的依据或原因分析,还可以包括对自身做法的启示;第二问要求从启示角度思考,启示指从该事件中领悟的道理,从而指导我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2分)</p><p>(3)(8分)①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离不开国家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国家和公民都应积极承担起推动和完善我国法制建设的责任。(1分)</p><p>②朱绮华能逼停港珠澳大桥关键在于她能依据香港的有关法律,通过法定程序实现其合法要求,这对我国大陆法制建设的启示是:国家应该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应当自觉地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同时,应继续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材料1分,知识3分)</p><p>③朱绮华逼停港珠澳大桥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是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的,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离不开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所以我国公民都应依法办事,珍惜合法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材料1分,知识2分)</p><p>2023中考科目:</p><p>【中考语文】【中考政治】【中考英语】【中考物理】【中考化学】</p><p>【中考政治】【中考历史】【中考生物】【中考地理】 【中考体育】</p><p>2023中考考前:</p><p>【中考动态】【中考心理辅导】 【中考家长】【中考饮食】 【中考政策】</p><p>2023中考考后:</p><p>【中考动态】【中考成绩查询】【中考志愿填报】【中考分数线】</p><p>【中考录取查询】 【中考状元】【中考择校】</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初三政治上册期末时事复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