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综合测试题1:选择题
<p>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积累,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政治下册综合测试题,希望大家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p><p>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p><p>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说:“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这一感悟表明( )</p><p>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p><p>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2.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p><p>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p>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p><p>3.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p><p>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p><p>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D.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p><p>4.下列观点与漫画观点相一致的是( )</p><p>A.我思故我在B.气者,理之依也</p><p>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无其器则无其道</p><p>5.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段论述表明( )</p><p>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物质是运动的载体C.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p><p>6.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p><p>A.人不能服从自然,而是要改造自然</p><p>B.人不仅要尊重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p><p>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p><p>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p><p>7.2023年4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严重影响了太湖地区人们的饮水安全。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中国进入“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凸显了经济高速增长之痛。以上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p><p>A.世界上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p>C.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D.解决蓝藻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p><p>8.《菜根潭》里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p><p>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p><p>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p><p>9.据预测,2023年GDP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可保持接近11%的水平。人们能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这表明( )</p><p>A.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p><p>10.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做到求真务实,从哲学上看必须( )</p><p>A.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规律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p>C.解放思想,敢想敢干 D.承认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p><p>11.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p><p>A.客观物质性 B.无限上升性 C.主观能动性 D.相对稳定性</p><p>12.“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的上述观点从哲学上看,强调的是 )</p><p>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p><p>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p>13.相比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又好又快”、“好字优先”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的新坐标。这说明( )</p><p>A.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 B.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p><p>C.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D.认识永远也不可能正确</p><p>14.美国花旗集团公布,该行在2023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受此影响,全球股市集体大跌。这体现出( )</p><p>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p><p>B.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p><p>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p><p>D.整体的变化会影响到部分</p><p>15.“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涵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p><p>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p>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p><p>16.德国一造纸工人因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大量不能书写的废纸。但他很快发现了废纸纸的新用途,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很快销售一空。这名工人从败棋中寻找出胜招的做法说明( )</p><p>A.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 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p><p>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逆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p><p>17.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观赏京剧可以根据脸谱区分不同的角色,根据不同的唱腔辨别不同的流派。这表明( )</p><p>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p><p>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p><p>C.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p><p>D.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据</p><p>18.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中草药。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就要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则要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p><p>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p><p>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p><p>19.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p><p>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p><p>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决定着主要矛盾的解决</p><p>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p><p>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p><p>20.别林斯基说:“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p><p>A.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新制度对旧制度的彻底否定</p><p>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p><p>C.只要敢于否定,就能推动事物的前进</p><p>D.否定就是绝对不相容的对立</p><p>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要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材料中的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是指( )</p><p>A.坚持重点论,抓好主要矛盾 B.重视事物的量变,坚持适度原则</p><p>C.重视局部作用,发挥整体的优势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p><p>22.胡锦涛总书记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p><p>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p>C.人民群众的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人民群众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p><p>23.从哲学上看,下图反映了( )</p><p>A.人生价值在于自我满足</p><p>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p><p>C.价值判断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p><p>D.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p><p>24.历时5个月的2023年“中国骄傲”──感恩英雄、寻找英雄活动于2023年11月9日揭晓。在八个危机事件中挺身而出的十几位平民英雄在本次活动中赢得2023“中国骄傲”的称号。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p><p>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p><p>二、选择题Ⅱ(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意。)</p><p>25.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上,一只小鸟在巢里睡觉。他为画取名为《静》。这位画家画出了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p><p>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 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D.静止是相对的</p><p>26.“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首民谣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p><p>A.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 B.任何事物都与它的周围事物相联系 C.事物发展的结果是无规律、不可预测的D.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p><p>27.急功近利、寅吃卯粮、过度开发,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推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哲学上看,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 )</p><p>A.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B.没有树立整体观念C.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 D.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p><p>28.下列农谚中与“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p><p>A.山腰点桐,山下务农 B.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C.一粒粮食一滴汗,粒粒都是金不换 D.春打六九头,备耕早动手</p><p>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据此回答第29~31题。R>29.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要求我们( )</p><p>R>29.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要求我们( )</p><p>A.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看到主要矛盾对事物性质的决定作用C.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相辅相成的规律性D.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无条件性</p><p>30.树立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 )</p><p>A.坚持本位主义,实现人生价值 B.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C.先改造主观世界,再改造客观世界D.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p><p>31.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p><p>A.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B.是立足国情的正确价值选择C.有利于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D.是正确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p><p>32.辩证否定观教给我们的正确生活态度应该是( )</p><p>A.敢于否定自己,发展和超越自我 B.对权威说“不”,怀疑和否定一切</p><p>C.破除落后的观念,开拓新境界 D.培养批判性思维,“扬弃”他人的经验</p><p>33.“如果是一滴水,你就得滋润大地;如果是一缕阳光,你就得照亮一分黑暗;如果是一颗粮食,你就得哺育生命……”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p><p>A.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B.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C.在个人奋斗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D.在实现自我中走向成功</p><p>必修4综合测评一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Ⅰ</p><p>1.D 2.A 3.D 4.A 5.A 6.B 7.C 8.B 9.B 10.B</p><p>11.A 12.C 13.C 14.B 15.C 16.C 17.D 18.B</p><p>19.C 20.B 21.D 22.A 23.B 24.C</p><p>二、选择题Ⅱ</p><p>25.ACD 26.BD 27.ABC 28.AC 29.BD 30.BD 31.BC</p><p>32.AC 33.AB</p><p>上文推荐的高二政治下册综合测试题大家仔细品味了吗?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