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高一政治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p>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整理了知识点:高一政治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p><p>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p><p>1、什么是总体小康?什么是全面小康?</p><p>(1)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p><p>(2)全面小康: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p><p>2、经济建设的目标</p><p>3、科学发展观</p><p>(1)含义: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p><p>(2)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p><p>(3)措施(表现为哪几种发展状态):</p><p>A.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p><p>B.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p><p>C.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统筹工作,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p><p>D.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p><p>4、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p><p>(1)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p><p>(2)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提高;</p><p>(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p><p>(4)统筹城乡发展</p><p>(5)统筹区域发展。</p><p>5、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消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p><p>6、产业格局: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p><p>7、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p><p>8、三农问题的重要性</p><p>(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p><p>(2)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p><p>(3)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p><p>8、怎样统筹城乡发展?</p><p>(1)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p><p>(2)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p><p>(3)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p><p>(4)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p><p>(5)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p><p>(6)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p><p>9、为什么要统筹区域发展?</p><p>(1)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p><p>(2)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制约着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我国的长治久安。</p><p>10、怎样统筹区域发展?</p><p>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