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7:16

2023年高一政治国家财政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p>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的做同步训练是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查缺补漏,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3年高一政治国家财政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一、选择题</p><p>1.2023年3月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这说明()</p><p>①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p><p>②决算是上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p><p>③预算需要经国家权力机关审批后方能生效</p><p>④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p><p>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答案] A</p><p>[解析] 本题考查对预算相关知识的理解。结合材料不难看出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p><p>2.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我国政府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由此可以说明()</p><p>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p><p>B.只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p><p>C.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p><p>D.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p><p>[答案] D</p><p>[解析] 题干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增长,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故选D。</p><p>3.通货膨胀是中国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关注的焦点。政府调控物价,可行的财政政策有()</p><p>①增加涉农补贴,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p><p>②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p><p>③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p><p>④启动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p><p>A.②④ B.①③</p><p>C.②③ D.①④</p><p>[答案] B</p><p>[解析] ②属于货币政策,④与调控物价无直接联系。</p><p>4.有人把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的关系概括为“根深则叶茂,源远而流长”。这一比喻说明()</p><p>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p><p>B.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p><p>C.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p><p>D.财政收入的类型对经济发展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p><p>[答案] B</p><p>[解析] 题干以比喻的形式说明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的“源”和“根”,应选B。</p><p>5.202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国债发行规模约为1.35万亿元。发行国债()</p><p>A.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p><p>B.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p><p>C.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p><p>D.从紧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p><p>[答案] A</p><p>[解析] 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政策,不属于货币政策,C、D排除。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收入形式中的债务收入,故选A,排除B。</p><p>6.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下列属于国家财政支出范畴的是()</p><p>A.财政部增发1 500亿元国债</p><p>B.提高居民最低收入保障标准</p><p>C.私营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支出</p><p>D.个人及其家庭消费开支</p><p>[答案] B</p><p>[解析] A项属于财政收入的范畴。C、D两项支出的主体为私营企业、个人及其家庭,不是国家。</p><p>7.漫画中,中央财政和试点省市财政安排的用于汽车和家电的补贴资金属于()</p><p>A.行政管理支出 B.债务支出</p><p>C.国民收入再分配 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p><p>[答案] C</p><p>[解析] 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应选C。</p><p>8.从下图《家电下乡》中我们可以读出的信息有()</p><p>①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加大对农民购买家电的补贴</p><p>②国家财政支出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p><p>③国家财政可以扩大内需、促进社会公平</p><p>④国家财政支出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p><p>A.①②③ B.②③④</p><p>C.①③④ D.①②④</p><p>[答案] C</p><p>[解析] 从漫画中能直接读出的信息就是①加大对农民购买家电的补贴;③既符合漫画中的扩大内需也符合通过对农民购买家电实行补贴,体现社会公平;通过这一措施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正确。②表述错误,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但不能说“决定”。</p><p>9.下列关于财政赤字表述正确的是()</p><p>①是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或小于财政支出的经济现象</p><p>②一定会导致经济危机</p><p>③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p><p>④是当年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p><p>A.①③ B.①④</p><p>C.③④ D.②③</p><p>[答案] C</p><p>[解析] ①中的“等于”是错误的,②中财政赤字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不是“一定会导致经济危机”。</p><p>二、非选择题</p><p>10.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最终分配中,居民所占比重有下降趋势,而政府和企业则有上升趋势。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3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全国公共财政收入202343亿元,比上年增加20239亿元,增长10.1%;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23元,实际增长9.3%。</p><p>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制定合理财政分配政策的重要性。</p><p>[答案] (1)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来看,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p><p>(2)从财政的作用来看,制定合理的财政分配政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p><p>一、选择题</p><p>1.“财扶农,政扶农,华夏江山四季红。花繁叶茂浓。扶支农,志励农,灯映水泥硬路通。琼楼伴柳风。”某农民作者的这首填词反映了下列道理()</p><p>A.财政支农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p><p>B.支持新农村建设是财政责无旁贷的任务</p><p>C.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p><p>D.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p><p>[答案] B</p><p>[解析] 本题考查了财政、“三农”等有关热点。A中“财政支农”不能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点。C的表述角度与材料强调的重点不吻合。D与题意无关。</p><p>2.阅读漫画《双赢》,要实现双赢的目标,下列措施中最直接的是()</p><p>A.提高税收水平</p><p>B.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p><p>C.大力发展经济</p><p>D.扩大财政支出</p><p>[答案] B</p><p>[解析] 要实现国家钱袋和百姓钱袋的双赢最直接的就是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故选B。</p><p>3.2023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府通常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有()</p><p>①减少税收②抑制总需求</p><p>③增加财政支出④给经济“降温”</p><p>A.①④ B.①③</p><p>C.②③ D.②④</p><p>[答案] B</p><p>[解析] 当经济增长缓慢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当经济发展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社会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使经济降温。因此,①③符合题意。</p><p>2023年,中央财政将安排教育支出2023.55亿元,比去年增长9.1%,并将适当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逐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据此回答4~5题。</p><p>4.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属于()</p><p>A.科教文卫支出 B.债务支出</p><p>C.行政支出 D.国防支出</p><p>[答案] A</p><p>[解析] 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显然属于科教文卫支出,故选A;B、C、D与题意无关。</p><p>5.中央财政拨款对义务教育的支持,表明()</p><p>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p><p>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p><p>C.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p><p>D.财政可以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p><p>[答案] C</p><p>[解析] 支持义务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故选C,A、B、D不是材料表明的。</p><p>6.“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表示,欧债危机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大威胁,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能够从这场危机中学到什么经验的话,就是不要引入欧元区的高福利社会模式。这告诉我们()</p><p>A.应依据国情,合理安排财政收支,以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p><p>B.应适当减少社会福利等保障性支出,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p><p>C.应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促进社会经济发展</p><p>D.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国家财政收入,以充分发挥财政作用</p><p>[答案] A</p><p>[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的知识。欧洲债务危机启示我们建立高福利社会模式应该依据国情,合理安排财政收支,以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选项A正确;选项B说法错误,不收入高福利社会模式不等于减少社会福利支出;我国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选项C错误;选项D与题干意思明显不符。故选A。</p><p>7.“居者有其屋”,房价关乎民生。政府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可能有效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有()</p><p>①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领域货币量增加—投机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p><p>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抑制房价增长过快</p><p>③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居民购买力增强—抑制房价增长过快</p><p>④查处囤地炒地—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增长过快</p><p>A.①② B.②③</p><p>C.②④ D.③④</p><p>[答案] C</p><p>[解析] ①中的提高存贷款利率会导致流通领域货币量减少而不是增加;③中的居民购买力增强会带来房价上涨而不是抑制,故排除①③。</p><p>8.下边漫画警示地方政府官员()</p><p>A.要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作用</p><p>B.为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p><p>C.要把房地产开发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p><p>D.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强地方综合经济实力</p><p>[答案] D</p><p>[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有些地方政府以卖地收入作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财政收入的根和源应是经济发展水平,故选D。A、B均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p><p>9.某国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经济下滑。此时要采取适宜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你认为下图所示哪一点的财政政策较好()</p><p>A.A点 B.B点</p><p>C.C点 D.D点</p><p>[答案] A</p><p>[解析] 本题以图的形式综合考查考生对财政政策的理解。由题干中的“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经济下滑”可以推断出必须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故财政支出要大于财政收入,所以选择A点。</p><p>二、非选择题</p><p>10.材料一 2023年1月23日,财政部网站消息,202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202343亿元,比上年增加20239亿元,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202397亿元,比上年增长9.8%。</p><p>材料二 2023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午餐中同当时的一位白宫官员解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时,在餐桌上画出了拉弗曲线,如下图:</p><p>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p><p>(2)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拉弗曲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p><p>[答案] (1)①材料一反映了税收是我国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2023年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②材料二中,拉弗曲线反映了在一定限度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税收,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连续提高税率,超过了一定限度,将最终导致财政收入下降。</p><p>(2)拉弗曲线对我们的启示是:①国家必须确定合理的税率,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妥善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分配关系,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②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国家职能,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③要保证企业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一政治国家财政同步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