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6:43

2023高一政治试题全册

<p>高一政治试题全册一、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计50分。</p><p>1. 下列关于物品、商品、劳动产品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p><p>A.凡是物品和劳动产品都是商品</p><p>B.凡是商品一定是物品和劳动产品</p><p>C.物品不一定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p><p>D.用于交换是物品、商品和劳动产品的共同本质</p><p>2.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区别是( )</p><p>A.金属货币是商品,有价值;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没有价值</p><p>B.金属货币与纸币都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p><p>C.在商品流通中,纸币的发行要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p><p>D.金属货币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只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p><p>3. 优质产品之所以要优价,根本原因在于( )</p><p>A.优质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B.优质产品的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好</p><p>C.优质产品的使用价值较大 D.优质产品凝结着更多的人类劳动</p><p>4.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p><p>A.就会引起物价上涨 B.就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p><p>C.就会引起物价下降 D.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p><p>5.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转账结算的信用工具是</p><p>①纸币 ②信用卡 ③支票 ④外汇</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p><p>6.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外汇汇率升高的是</p><p>A.100欧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999元到2023元</p><p>B.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707.30元到697元</p><p>C.100元人民币能够兑换更多的日元</p><p>D.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p><p>2023年上半年,我国市场上猪肉价格一路飚升,许多地方的猪肉价格创下了近十年来的历史新高点。回答78题。</p><p>7.一头猪的价格一路飚升,但再涨也不会比一辆小汽车的价格还高。这说明了</p><p>A.物以稀为贵 B.价值决定价格</p><p>C.供求影响价格 D.商品价格总是上下波动的</p><p>8.由于猪肉价格上涨,人们转而消费牛、羊等其他肉食品。这表明</p><p>A.商品的价格上涨,其互补商品的销售量上升</p><p>B.商品的价格上涨,其互补商品的销售量下降</p><p>C.商品的价格上涨,其替代商品的销售量上升</p><p>D.商品的价格上涨,其替代商品的销售量下降</p><p>9.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同一商品有许多生产者,所用的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p><p>A.许多生产者共同协商 B.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p><p>C.生产工具好的生产者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p>10.下图中①②③依次为</p><p>A.生产扩大 供不应求 价格下降</p><p>B.生产扩大 价格下降 供不应求</p><p>C.供不应求 生产扩大 价格下降</p><p>D.供不应求 价格下降 生产扩大</p><p>11.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p><p>A.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p><p>B.有形消费和劳务消费</p><p>C.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p><p>D.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和勤俭节约消费</p><p>从202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回答2023题。</p><p>12.塑料袋回收价值低,目前大多数未回收而进入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 美感,而且难以降解,会带来长期深层次的环境问题。这启示消费者要</p><p>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p><p>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p><p>13.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p><p>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p><p>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p><p>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14.自2023年到2023年,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8.3℅增长到34.2℅。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显著发展的原因是,个体私营经济</p><p>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p><p>B.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p><p>C.在国民经济中逐渐起主导作用</p><p>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p>15.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属于</p><p>A.集体经济 B.个体经济</p><p>C.私营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p><p>16.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意味着</p><p>A.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p><p>B.非公有制经济将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p><p>C.公有制经济将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p><p>D.我国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p><p>17.一家饭店的广告语是: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挨饿。这句广告语的寓意有</p><p>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p><p>B.有时消费比生产更重要</p><p>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p><p>D.消费决定生产</p><p>18.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p><p>A.是不是企业法人</p><p>B.公司的资本要不要划分为等额股份</p><p>C.股东对公司是否承担有限责任</p><p>D.发起人数量的多少</p><p>19.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由50人以下股东出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而设立的企业组织形式是</p><p>A.集体经济 B.私营经济</p><p>C.股份有限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p><p>20.任何公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其中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的机构是</p><p>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总经理及其助手 D.监事会</p><p>21. 2023年,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企业兼并是企业优胜劣汰的有效形式。这充分说明:</p><p>A.市场竞争是企业兼并的核心 B.政府是企业兼并的主体</p><p>C.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兼并的必然结果 D.扩大规模是企业兼并的主要目的</p><p>22.在我国,储蓄存款都能获得利息。存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p><p>①收入水平 ②物价水平</p><p>③利息率水平 ④本金、存期</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23.如果没有存款业务,商业银行就无法发放贷款,也就无法生存,因此</p><p>A.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p><p>B.发放贷款是银行利润的前提条件</p><p>C.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p><p>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商业银行</p><p>24.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下列关于债券说法正确的是</p><p>A.债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p><p>B.债券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p><p>C.债券都是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p><p>D.我国所有的债券都可以上市交易</p><p>25.由于2023年国内外体坛伤病不断,教练孙海平打算给飞人刘翔的双腿买保险。假如孙教练的这一愿望得以实现,那么刘翔购买的保险</p><p>A.只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水平</p><p>B.是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p><p>C.是以人的身体为保险对象的商业保险</p><p>D.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的</p><p>二.非选择题(共50分)</p><p>26.我国南方某药业集团确立的经营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质量为核心,以管理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效益为目的。本着这一经营理念,该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处于我国药业的领先水平。</p><p>结合材料,说明该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能够一直领先?(8分)</p><p>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p><p>(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p><p>(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何客观必然性?(8分)</p><p>(3) 为什么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3分)</p><p>28.材料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300亿元;2023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金额达到3.2万亿元。不到6年时间,几乎翻了100倍。汽车个人消费信贷2023年全年不到2023亿元,截至2023年10月,却突破2023亿元</p><p>材料二: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一些年轻的负翁消费阶层,他们收入很高,但消费支出更大,每个月都要为还房款和车款而奔波。他们有房有车,但没有任何储蓄存款,是典型的负资产一族。</p><p>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p><p>(1)对材料一中所讲的消费变化做简要分析。(9分)</p><p>(2)你怎么认识材料二中的负翁现象? (3分)</p><p>29.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p><p>材料一: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p><p>项目</p><p>年份GDP增长率</p><p>(%)就业人数年递增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p><p>2023年11.60.54.2</p><p>2023年13.50.244.1</p><p>2023年14.90.313.9</p><p>注:目前该地区尚有失业人数约5万人。</p><p>材料二:某市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p><p>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其他</p><p>2023年35%20%15%6%24%</p><p>2023年20%18%30%10%22%</p><p>材料三:某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发现,该市民工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装缝纫等以女性员工为主的行业,对女工需求量很大,但大多数女工都不愿意到这些行业工作。为此,服装缝纫企业已经普遍把女工的月工资调高了202300元,但招聘情况仍旧不理想。女工不愿意到服装缝纫企业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服装缝纫企业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不好;第二,服装加工工作没有家政服务轻松、赚钱多;第三,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用工,往往要求与女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女工不能随意更换工作,而且农忙不能停工回家。</p><p>(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p><p>(2)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该市政府和劳动者怎样解决就业问题。(9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一政治试题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