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
<p>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p><p>【生活情境链接】以下是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的歌词:</p><p>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p><p>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嘿罗嘿罗嘿罗嘿罗</p><p>嘿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如歌曲中唱到的一样,56个</p><p>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p><p>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p><p>那么,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分裂和解体,而我国却</p><p>长期保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呢?这与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p>和基本政策的正确性是分不开的,本课我们来共同探究我国民族政策。</p><p>【名师说课要点】(教师用书独有栏目)</p><p>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联系。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从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入手,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重点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无小事,宗教政策是国家的重要政策。因此,教材安排了有关国家的宗教政策的内容。</p><p>学习本课时,结合我国近年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措施,思考我们国的民族关系,培养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宗教的一些讲话,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p><p>第一课时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p><p>【学习目标导航】</p><p>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p><p>选用实例,反映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 用各民族互助的实例,说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表达全国人民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愿望。</p><p>【课前自主预习】</p><p>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p>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p>2.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p><p>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p><p>⑴民族平等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p><p>⑵民族团结原则。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的基础。</p><p>⑶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p><p>⑷)三者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p><p>【请选择】</p><p>小伟为自己的手机设置了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的寓意是</p><p>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p><p>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D﹒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p><p>答案:B</p><p>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p><p>1.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的。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p><p>2.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要求</p><p>⑴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p><p>⑵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p><p>【自主探究】</p><p>作为青年学生,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你应该怎样做?</p><p>提示:①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②坚决同各种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③自觉履行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努力学习,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p><p>【课堂合作探究】</p><p>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p>【情景材料】漫画《民族大团结》反映的是2023年的</p><p>十月,全国56个民族同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是一次</p><p>国家与民族完美的情感邂逅,是一次东西南北中举杯</p><p>同庆的天作之合,更是一个在构筑和谐社会的氛围中</p><p>意味深远的中华全家福。</p><p>漫画告诉我们什么问题?</p><p>提示:由于我国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p><p>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p><p>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p><p>【知识归纳】(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p>第一,民族平等原则。</p><p>①含义: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p><p>②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p><p>第二,民族团结原则。</p><p>①原因: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的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p><p>②要求: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p><p>第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p>①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p><p>②途径: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p><p>(2)三项原则的关系</p><p>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p><p>②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图示如下)</p><p>【误区指正】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采取特殊政策支持和帮助并不矛盾。①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②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很落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③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照顾政策,有利于推动那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改变其落后面貌,从而真正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p><p>【学以致用】(2023安徽卷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这一大好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p><p>① 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创造性</p><p>②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p><p>③ 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p><p>④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p><p>解析:本题以民族团结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民族团结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在本组合选项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排除。我国形成新型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大团结原因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原则和民族宗教政策。</p><p>答案:B</p><p>【迁移训练】(2023江苏卷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p><p>①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p><p>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p>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物质基础,①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错误。②③正确表明了民族团结的意义。</p><p>答案:D</p><p>【课后提升演练】</p><p>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是因为</p><p>A.我国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阶级根源</p><p>B.我国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消除了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别</p><p>C.我国各民族紧密团结、谁也离不开谁。已融为一体</p><p>D.我国实现了各民族完全平等,各民族之间消除了矛盾</p><p>答案:A</p><p>2.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一位小女孩《歌唱祖国》的稚嫩歌声中,身穿56个民族服饰的小朋友们簇拥着国旗走来。这体现了</p><p>①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②我国各民族同步发展 ③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p><p>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p><p>解析:在一位小女孩小朋友们簇拥着国旗走来,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身穿56个民族服饰也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平等的权利,即保持或变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①③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②项观点错误,④项材料体现不出,均应排除。</p><p>答案:B</p><p>3.在十一届全国人大2023名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p><p>占总数的13.76%,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数</p><p>民族至少都有1名代表。这充分体现出</p><p>A.我国人民代表的选举不受任何条件限制</p><p>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p><p>C.少数民族公民享有法律赋予的特殊权利</p><p>D.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p><p>解析:少数民族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依法平等享有政治权利的</p><p>体现,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故答案选</p><p>D.AC项观点错误,B项干肢不符,均应排除。</p><p>答案:D</p><p>4.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这是因为</p><p>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p><p>②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p><p>③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p><p>④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解析: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团结是重要原则。</p><p>答案:D</p><p>5.一只桨终止了和另一只桨的协作,这只船便只能在湖中绕圈子,而不能直达彼岸。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p><p>A.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p><p>B.坚持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p><p>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少数民族自治权</p><p>D.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p><p>解析:材料从反面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应入选。ABC三项与题意不符,应舍去。</p><p>答案:D</p><p>6.自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p><p>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p><p>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p><p>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p><p>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强调的是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②④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符合题意;①的不属于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不符合题意;③的说法强调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属于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p><p>答案:C</p><p>7.2023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提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为地方课程的重要专项教育。作为公民,维护民族团结必须</p><p>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②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p><p>③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 ④严厉制裁民族分裂分子</p><p>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p><p>解析:注意题目的公民角度,②③项是公民角度,观点正确,符合题意。①④项是国家角度,与题意不合,应排除。</p><p>答案:B</p><p>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十分珍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作为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应</p><p>①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p><p>③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④汉化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p><p>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p><p>解析:④说法错误。</p><p>答案:B</p><p>9.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统计表</p><p>届 数</p><p>项 目 一届</p><p>2023年 二届</p><p>2023年 三届</p><p>2023年 四届</p><p>2023年 五届</p><p>2023年 六届</p><p>2023年 七届</p><p>2023年 八届</p><p>2023年 九届</p><p>2023年 十届</p><p>2023年 十一届</p><p>2023年</p><p>代表总数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p><p>少数民族代表人数 178 179 372 270 381 405 445 439 428 415 411</p><p>少数民族代表占总数% 14.5 14.6 12.2 9.4 10.9 13.6 14.9 14.74 14.36 13.91 13.76</p><p>有代表的少数民族数(个) 30 30 53 54 54 55 55 55 55 55 55</p><p>(摘自《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p><p>问题: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什么原则?结合上表加以分析。</p><p>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平等的原则。材料中的相关信息:从少数民族参与全国人大的情况看,第一届有30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参加,到六届人大开始55个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人口占我国总人口不足9%,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占全国人大代表的总人数9.4%至14.74%,高于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这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政策。</p><p>参考答案:(1)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p><p>(2)民族平等是指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p><p>(3)材料表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少数民族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形式。从少数民族参与全国人大的情况看,第一届有30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参加,到六届人大开始55个少数民族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人口占我国总人口不足9%,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占全国人大代表的总人数9.4%至14.74%,高于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这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政策。</p><p>10.2023年6月26日,某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高一某班同学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p><p>甲同学说: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我认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p><p>乙同学指出,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p><p>(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p><p>(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乙同学观点的正确性。</p><p>解析:本题分别从经济、正角度考查民族团结这个主题。关于第(1)问,主要从全国经济的大发展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支持角度回答;关于第(2)问,从党和政府的性质、宗旨以及公民的义务角度回答。</p><p>参考答案:(1)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p><p>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p><p>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自身优势和潜力,加快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等。</p><p>(2)①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原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p><p>②加强民族团结是政府的责任。原因: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p><p>③加强民族团结是公民的责任。原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