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6:30

高一政治教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p>【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政治教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供大家参考!</p><p>高一政治教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新课标要求</p><p>(一)知识目标</p><p>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p><p>2、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p><p>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p><p>4、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p><p>5、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p><p>(二)能力目标</p><p>1、学习消费原则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p><p>(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p><p>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2、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p><p>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p><p>★ 教学重点</p><p>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教学难点</p><p>适度消费</p><p>★教学方法</p><p>1、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所熟知。同时,学生观点可能各不相同,所以,可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p><p>2、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消费进行社会调查。</p><p>★ 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这就是第二框的内容</p><p>(二)进行新课</p><p>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1、消费心里面面观</p><p>教师点拨:我们的消费往往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常常影响到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使消费带有复杂性。然后多媒体播放:教师节期间,小学生纷纷给老师送礼物;元旦前后,同学之间互送礼物的调查情况,设问:你是不是也有如此经历?这是受什么心理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p><p>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与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p><p>(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p><p>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3利用探究活动设问:你是不是也有小林的消费心理?我们应该看待这种消费行为?</p><p>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p><p>(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p><p>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中学生现在消费状况的情况调查,特别指出:中学生在穿戴上的讲究名牌,在电子产品上的不断升级,并且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p><p>学生活动: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p><p>(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p><p>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即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设问:大家怎么看到这种消费行为?</p><p>学生活动: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p><p>教师总结:这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讲究实惠,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p><p>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当然,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p><p>2、做理智的消费者。</p><p>(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p><p>教师提问:什么是适度消费?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p><p>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p><p>教师总结: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p><p>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p><p>(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p><p>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我们在消费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p><p>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做到合理消费,大家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p><p>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p><p>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p><p>首先,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p><p>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p><p>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它是个人消费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费选择的现象。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持冷静。</p><p>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p><p>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近期我校记者对食堂卫生的调查、采访情况,指出:我校餐厅经常使用发泡塑料盒和塑料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家对次有何看法?</p><p>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p><p>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p><p>(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p><p>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个绿色消费者。</p><p>教师活动:多媒体继续播放我校记者对学校部分同学的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指出:在同学们的日常消费中普遍存在浪费现象。</p><p>针对录像情况,大家辩论: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p><p>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观点自动分为辩、反两方,对上述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p><p>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辩论作点评、总结:</p><p>(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p><p>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角度讲,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当然,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p><p>总之,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他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p>(三)课堂总结、点评</p><p>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人们消费的几种消费心理和几种科学的消费观。知识结构如下:</p><p>原因</p><p>消费心理面面观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p><p>表现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p><p>树立正确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p><p>的消费观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p><p>量入为出,适度消费</p><p>做理智的消费者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p><p>保护环境,绿色消费</p><p>勤俭节约、艰苦奋斗</p><p>(四)实例探究</p><p>[例1] 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p><p>A. 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p><p>B. 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p><p>C. 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p><p>D. 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p><p>答案:C</p><p>[例2] 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p><p>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p><p>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p><p>答案:B</p><p>[例3] 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这主要表明( )</p><p>A. 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p><p>B.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p><p>C. 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高消费合理性</p><p>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p><p>答案:C</p><p>[例4]近几年来,在许多大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念夜大、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 )</p><p>A、 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p><p>B、 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p><p>C、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p><p>D、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p><p>答案: D</p><p>★课余作业</p><p>1、深入社会实际,写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p><p>2、撰写小论文: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适度消费之我见等</p><p>★教学体会</p><p>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总结】2023年已经到来,高中的同学也即将进入一系列的寒假春节,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关的文章供读者阅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政治教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