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案(我国的国家机构)
<p>高中各科目的学习对同学们提高综合成绩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政治教案(我国的国家机构),希望同学们学业有成!</p><p>(一)知识和能力目标</p><p>1、知识目标:</p><p>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p><p>⑴、 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的划分。</p><p>⑵、理解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p><p>2、能力目标:</p><p>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p><p>(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p><p>(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p><p>(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p><p>(二)过程与方法</p><p>1、过程目标:</p><p>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p><p>2、方法目标:</p><p>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p><p>(三)情感、态度、价值观</p><p>1、情感目标:</p><p>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p><p>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p><p>2、态度目标:</p><p>⑴、使学生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与原则</p><p>⑵、提高对我国国家机构及其组织原则的认识;</p><p>3、价值目标:</p><p>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质公民。</p><p>教学建议</p><p>关于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材分析</p><p>本节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编写意图</p><p>第一节讲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一框介绍了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统。在此基础上,引出第二框我国的国家机构概况,着重介绍了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第三框是第二框的延伸,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p><p>本课的引言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引言说明本课与第一课的有机联系及本课的主要内容,学习意义。</p><p>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原则之一--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要求,逐渐过渡,逐步具体化,最终归宿为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打好知识基础。</p><p>关于第一节的重、难、热点解析</p><p>1、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p><p>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p><p>一方面,从国家机构和国家性质的关系来说,国家机构的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国家性质又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表现出来。</p><p>具体来说,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讲的是阶级性问题,即国家的阶级性决定了国家机构的阶级性,超阶级的国家机构是不存在的。剥削阶级掌权的国家,决定了其全部国家机构都是剥削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其国家机构都是为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国家机构的活动又反映了国家性质。因为国家不是抽象物,是实体,除了军队、警察、监狱、法庭外,还有一套完善的国家机构是行使权力,可以说国家机构是国家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的活动是国家行使权力、实现统治的表现。</p><p>一方面,从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的关系说,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p><p>具体来说从三个方面来理解:</p><p>第一:国家机构的职权与国家职能是一致的,国家机构是为了执行国家职能,实现阶级统治而建立的。因此,国家机构的职权是国家职能的执行者、承担者、是国家职能的物体载体。</p><p>第二: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是应国家职能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伴随着国家职能的变化,国家机构相应地加以调整。</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