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5:29

高二政治第六课练习题

<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p><p>1.在不同情境下发展的海峡两岸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差异和特色,但是以同根同祖同文的亲情为纽带,存在着如两岸人民通用闽南语、共同供奉妈祖等割不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这表明( )</p><p>A.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p><p>C.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p><p>2.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体部分,它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汉朝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p><p>B.宋朝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p><p>C.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p>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p><p>3.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经久未绝。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p><p>A.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p><p>4.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正式开营后,140名来自深港澳台的中小学生在深圳进行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 )</p><p>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 C.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p><p>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p><p>5.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2023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23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现了家庭</p><p>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和上海世</p><p>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说明( )</p><p>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B.中华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p><p>C.世界各国文化应该相互融合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特有的包容性</p><p>6.现在90后人群,或者包括80后段人群以及其他人,在QQ上或其他文字交流区大量使用自己编造的不规范汉字,这种趋势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90后的一种认知标签。汉字的不规范使用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关于汉字正确的看法是( )</p><p>A.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p><p>C.汉字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D.汉字是人类文明首要记载工具</p><p>7.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这是因为( )</p><p>①近代中国封建统治日渐没落 ②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p><p>③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④中华文化丧失了生命力</p><p>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p>2023年4月21日,应北京大学的邀请,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古建模型来到北京大学参加了指南针计划走进高校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指南针计划是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的专项试点工作,旨在将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文化内涵挖掘和展示出来。据此回答8、9题:</p><p>8.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p><p>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p><p>③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④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9.指南针计划走进高校校园活动,有利于( )</p><p>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p><p>③增强自主创新的自信心 ④我国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10.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使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下列对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认识不正确的是( )</p><p>A.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B.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p><p>C.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D.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p><p>11.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的喝茶方式又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盖碗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p><p>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③中华文化有共性 ④中华文化有多样性</p><p>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p><p>12.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参观徽州古民居时,应有的感悟是( )</p><p>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徽文化遗产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独享的文化财富</p><p>③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④中国古代建筑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p><p>13.《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这说明,中华文化( )</p><p>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p><p>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就是儒道文化</p><p>一、单项选择题</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p><p>答案[</p><p>二、非选择题(共29分)</p><p>14.(14分)作为上海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之一,以东方之冠命名的中国国家馆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理念,通过生命之光、自然之美、生活之乐和文明之脉,全面、立体地展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成果,从而体现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p><p>和而不同等智慧。由此,中国国家馆将成为中华文化在上</p><p>海世博会上的集中展现,成为中国这个千年文明古国在</p><p>2023年世博会上的国家名片。</p><p>结合材料,分析东方之冠 为什么会成为中国这个千年</p><p>文明古国在2023年世博会上的国家名片?</p><p>15.(15分)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宋元时期的刺桐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城市。同时,泉州还是世界多元文化宝库,从泉州的建筑可窥见一斑。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净寺、天主教与基督教建筑风格的花巷、中山街基督教南教堂、佛教建筑九日山建造寺、后城巷的中式民居、近代南洋风格建筑、摩尼教风格建筑草庵、道教风格建筑老君岩等在此交相辉映,见证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p><p>(1)泉州作为世界多元文化宝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7分)</p><p>(2)你是如何理解这些特点的?(8分)</p><p>16.(15分)上海世博会,青花瓷罐造型的世博会江西馆让我们记住了瓷都之美,尤其是用青花瓷装饰的厨房给人惊艳之感。中国瓷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但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国无宁日、经济衰败、民不聊生,瓷器艺术进入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经济适用、朴素大方的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p><p>结合材料分析下列问题:</p><p>(1)20世纪前半叶为什么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7分)</p><p>(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瓷器艺术的蓬勃发展对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有什么启示?(8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政治第六课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