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5:25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六单元测试题

<p>尽可能多的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经过试题的练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到更多,优学大学网为大家提供了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六单元测试题,欢迎大家阅读。</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p><p>1、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会抑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损坏了的机器。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任何人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克制的态度 ②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③人的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情绪需要调整 ④消极情绪对人影响很大,因此要学会自控</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p><p>2、科学家对一些长寿的老人进行调查后发现,他们中有96%的人是乐观主义者。这说明</p><p>A、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B、积极情绪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p><p>C、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情绪   D、一个人只要乐观开朗,就一定能健康长寿</p><p>3、考试中,常同学因过度紧张而没考出就有的水平,甚至很容易做的题目都会失误。这是说明</p><p>A、人不能有任何情绪    B、情绪都是消极的</p><p>C、情绪是无法调控的    D、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水平的发挥</p><p>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中反映的情绪是( )?</p><p>A. 喜悦      B. 悲哀   C. 愤怒   D. 恐惧</p><p>5、在工作中,有时乘客不讲理,售票员李素丽总是认为:人人都有自尊心,不能得理不饶人,让乘客下台阶,服务就上了台阶。她采取的调控情绪方法是?</p><p>A.理智调控法?B.幽默化解法?C.心理换位法?D.注意转移法</p><p>6、小林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约上几个好朋友去打篮球。这在情绪调节上属于   (   )</p><p>A.运动宣泄   B.倾诉宣泄   C.积极自我暗示法      D.理智调控法</p><p>7、 这两天我有一些心事,烦恼得我睡不着,吃不香,我打算找我的好朋友,对他倾诉这件事,请他帮我出个注意。我的这种做法很明显是一种(   )</p><p>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   C.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         D.换位思考的方法</p><p>8.下列选项中,完全属于高雅情趣的是</p><p>A读书、下棋、打网球          B跑步、打游戏、游泳</p><p>C泡网吧、踢足球、看报      D唱歌、吸烟、听音乐</p><p>9. 当你看到亲手栽下的小树绽出了嫩绿的新叶时,当你动人的歌声赢得大家的齐声喝彩时……你会产生一种愉快的体验。这说明( )</p><p>A. 人们的愉快体验只能来自于对自然的欣赏 B. 娱乐活动是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p><p>C. 生活处处有情趣                     D. 情趣有雅俗之分</p><p>10、一个人的高雅的生活情趣,是通过(      )</p><p>A.年龄和资历表现出来的                  B.正当的兴趣和爱好表现出来的</p><p>C.从事的职业表现出来的                  D.学历和才能表现出来的</p><p>三峡库区某村青年王某,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三年后,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利用农闲时间,办起了村文化室,组织村民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排练文艺节目,进行身体锻炼,使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喜欢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的村民,逐步改邪归正了。据此回答11—13题:</p><p>11.上述材料说明,高雅的生活情趣是( )</p><p>A.一个人天生的                     B.通过后天培养、陶冶,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p><p>C.通过认真读书形成的                D.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p><p>12.上述材料说明,抵制和克服庸俗生活情趣的有效方式是( )</p><p>A.阻止人们参与一切业余文化活动</p><p>B.严厉打击庸俗的生活情趣</p><p>C.积极引导和组织人们参与一切文化活动</p><p>D.积极引导和组织人们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p><p>13.该村通过组织村民参与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使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p><p>A.丰富的文化生活,可以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p><p>B.组织开展富有情趣的活动,能使人受到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p><p>C.积极组织富有情趣的种种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p><p>D.培养生活情趣都有利于人们自觉抵制低级趣味</p><p>14.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有一首诗,其中写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耐心等待,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首诗对我们培养高雅情趣的启示是</p><p>A面对挫折困境,要学会宣泄情绪         B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p><p>C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D要有广泛的兴趣</p><p>15.“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些名言要告诫我们</p><p>A青春宝贵而短暂,要珍惜青春时光         B生命最宝贵,要珍惜生命</p><p>C青春年少时要尽情享受,不要考虑将来   D青春时期应讲究穿戴</p><p>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p><p>16.中学生小明,最近总是遇到烦心的事:父母下岗了,家里生活困难;上课和同学说话,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刚刚又和好朋友发生了误会,心里很别扭;无心学习,成绩下降,闷闷不乐的他在操场上转来转去,大喊:“我真倒霉!”</p><p>请你给小明出主意,帮他走出“倒霉”境地。</p><p>17、中学生范某上小学时就迷上了电子游戏,上中学后,尽管老师和家长多次说服教育,范某仍不悔改,后来发展到逃学去玩电子游戏。由于欠老板的钱太多,于是偷了家里的现900元,还清债务后,在电子游戏室里吃、住、玩了一个星期,最后被家长找到。范某由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受到记过处分。</p><p>阅读材料回答:</p><p>(1)范某的生活情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这种情趣有什么危害?</p><p>(2)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谈谈你准备如何陶冶高雅生活情趣?</p><p>18、生活情趣是广泛的,丰富多彩的,请举出本班同学中存在哪些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如果本班要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设计出班会主题,并写出发言提纲。</p><p>三、阅读分析题(每题11分,共22分)</p><p>19、 很多同学对考试都有害怕心理。有的同学说:面对试卷,我“胆战心惊”,汗流浃背;有的同学说:一遇考试,我就睡不着觉,在床上辗转反侧,不知如何是好。?</p><p>(1)这些同学的情绪是什么类型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会对他们的考试有什么影响?</p><p>(2)请你帮这些同学克服考试焦虑想想办法。</p><p>20.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好奇心的认识,请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析。?</p><p>甲:我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象棋、音乐、美术、生物世界等都充满兴趣,并先后长时间地进行了这些方面的学习,但至今还没有稳定的兴趣爱好,因此我认为好奇心无助于培养高雅情趣。</p><p>乙: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应把握大好时机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再去探索,感知奥秘,满足好奇心也不迟。</p><p>丙:我们对美丽而神秘的大千世界充满好奇,我们要把握自己的好奇心,使它成为行为的动力、兴趣的起点、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发展成为高雅的情趣。</p><p>参考答案</p><p>第六单元测试题</p><p>一、1.D   2.B   3 .D    4.A   5.C   6.A   7.B      8.A</p><p>9.C   10. B   11.A   12D   13.A    14.C    15.A</p><p>二、16、消极情绪压抑在心里,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①小明可以采取合理的方法去调控情绪。如:注意力转移法,别老琢磨烦心的事;理智调控法、积极的自我暗示等。②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宣泄,如书写宣泄、倾诉宣泄、运动宣泄等。③但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小明在宣泄情绪时不能妨碍他人,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p><p>17、(1)庸俗生活情趣。危害:(见课本内容)(2)教训:杜绝不良嗜好,抵制庸俗情趣,自觉培养高雅生活情趣,使自己健康成长。陶冶高雅生活情趣(做法见课本内容)</p><p>18、(1)高雅的情趣有:打篮球,唱歌,画画等。庸俗的情趣有:看不健康的书籍,打架斗殴,迷恋网络游戏等。   (2)班会主题:培养高雅情趣,丰富多彩人生;生命因高雅情趣而精彩;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等。   (3) 发言稿提示:①情趣的分类 ②高雅情趣的特点及庸俗情趣的危害③高雅情趣的作用。   ④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p><p>三、19、(1)这些同学的情绪属于消极情绪。在考试前有这种情绪使他们焦躁、紧张,思维受到很大的影响,精力、体力都达不到最佳状态,不利于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2)方法见课本内容。</p><p>20、甲的观点错误。好奇心是行为的动力、兴趣的开始。把握自己的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p><p>乙的观点是片面的。他能认识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把握好奇心、培养兴趣的关系。认为长大以后再满足好奇心是错误的。</p><p>丙的观点正确。他能正确认识好奇、兴趣与情趣之间的关系。</p><p>相信大家在阅读了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六单元测试题之后,一定要及时漏题追踪,做好笔记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六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