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5:22

高中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附答案)

<p>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小编准备了高中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希望你喜欢。</p><p>第Ⅰ卷 (选择题 50分)</p><p>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p><p>1. 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p><p>A.哲学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p><p>C.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同步的</p><p>2.下列观点中,能反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是</p><p>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p><p>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D.气者,理之依也</p><p>3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p><p>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p><p>C.静止时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D.运动的主体是物质</p><p>4. 2023年6月18日,广州五羊天象馆预报,在6月23日晚上,将出现全年最圆最大的超级月亮,而下一次超级月亮将出现在2023年8月11日。今天我们看到这一预报得到了证实。科学家对天文奇观的预测说明</p><p>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能够创造存在 ③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p><p>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p><p>5. 202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表明</p><p>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p><p>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p><p>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p><p>④人应该自觉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属性改造世界</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p><p>6. 古语强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下列内容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p><p>①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春秋孙子)</p><p>②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君子皆有常体矣。 (战国荀子)</p><p>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战国韩非)</p><p>④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西汉董仲舒)</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7.土豪、时间都去哪儿了、正能量、点赞等十大流行语在客观、真实地记录了2023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p><p>A.意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p><p>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p><p>8.神舟十号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p><p>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p><p>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p><p>9. 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体现了</p><p>A.运动与规律的统一 B.运动与静止的统一</p><p>C.物质与运动的统一 D.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p><p>10 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p><p>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p><p>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p><p>11.下面漫画讽刺了</p><p>A.没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p><p>B.没有坚持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p><p>C.没有看到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p><p>D.没有看到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p><p>12. 我国的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寓意。其中与其他三个成语的哲学寓意不同的是</p><p>A.按图索骥B.画饼充饥C.掩耳盗铃D.刻舟求剑</p><p>13.右图漫画蕴涵的主要哲理是</p><p>A.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p><p>B.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会对整体起到决定性作用</p><p>C.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p><p>D.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受整体的支配和制约</p><p>14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转基因农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但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是否威胁生态安全,目前科学界仍没有肯定的答案。这说明</p><p>A.追求真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p>C.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的活动</p><p>15.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时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由此可见</p><p>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规律既能被创造,也能被消灭</p><p>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p><p>16. 网上流传2023年是60年一遇的金马年。在南京市妇幼之家的QQ群里,已经怀上宝宝的妈妈们兴奋不已,都说自己家的宝宝以后是影帝影后命。妈妈们的说法</p><p>A. 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B. 符合意识的能动性</p><p>C.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 违背了规律的普遍性</p><p>17. 住建部着手考虑提速公租房并轨的可能性之后,北京市已经开始筹备在相关公租房项目试点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和管理,并逐步推广到全市。北京市这一做法说明</p><p>A.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p><p>C.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D.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p><p>18. 画《冬天: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p><p>①既要分析事物的偶然联系,也要分析必然联系</p><p>②既要看到事物的现象联系,也要看到本质联系</p><p>③既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又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p><p>④既要重视客观条件,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p><p>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p><p>19. 句中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哲学寓意相近的是</p><p>A.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p><p>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p><p>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p><p>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p><p>20. 《感谢对手》告诉我们</p><p>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p><p>③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联系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p><p>A. ①② B. ①③</p><p>C. ②③ D. ②④</p><p>21. 某同学最近心情十分沮丧,面对自己糟糕的学习成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如果让你对他进行劝解,你可以采用的观点有</p><p>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消除外界不良影响 ②用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彻底抛弃固有观念 ③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去发现自己的优势 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对未来充满信心</p><p>A.①② B.①③</p><p>C.②④ D.③④</p><p>22 . 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p><p>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B.要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C.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p><p>23.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上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描述说明</p><p>A.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p><p>B.客观条件不变,矛盾双方也可能相互转化</p><p>C.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p><p>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矛盾起决定作用</p><p>24.多位业内人士展望行业发展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在保护环境和方便生活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2023年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关键看政策力度。这启示我们</p><p>A.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人们总是积极支持新事物的发展</p><p>C.应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 D.发展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p><p>25.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中学生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以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这有利于引导学生</p><p>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p><p>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p><p>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21分、27题29分)</p><p>26.(21分)全面小康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p><p>材料一 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但是,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不可操之过急。</p><p>(1)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该如何推进文化强国战略?(9分)</p><p>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小康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长期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理论创新已经并将继续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p><p>(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p><p>27.(29分)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观市民生活变迁,感受党的群众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又有新思路:加强我市与外部城市的交通连接,促进城市内部交通循环的优化,每个乡镇要建成特色产业园区,加强试点工程全区推广,全市规划建设重点片区,完善提升重点道路,集中突破重点工程,加快提升城市的辐射力。</p><p>(1)运用辩证法知识,分析我市发展思路坚持了哪些方法论原则(10分)</p><p>材料二 居民缴纳电费的方式不断变化。最初居民只有直接去供电营业窗口缴费一种途径,后来出现了银行卡缴费、ATM机自助缴费,如今电力公司正在力推网络缴费、微信缴费,动动手指即可缴纳电费,便民又环保。虽然当前还有很多市民不擅长甚至排斥新兴的缴费方式,但我们坚信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缴费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p><p>(2)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6分)</p><p>材料三 《中国好声音》栏目的推出又为老百姓的生活增加了一道音乐经典餐,它是某省卫视花巨资从欧美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p><p>(3)透视《中国好声音》音乐评论节目的成功,有人感慨地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应归功于欧美节日的成功模式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7分)</p><p>材料四 党深深关切群众的需求。时值年终岁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防止各种形式的偷工减料, 因为一点点松懈的心理,一点点麻木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紧紧抓住最后冲刺的机会,做出科学合理安排,确保取得决定性成果。</p><p>(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有一点点松懈,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抓好,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的?(6分)</p><p>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思想政治试题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p><p>1.C 2.D 3.B 4.C 5.B 6.B 7.C 8.B 9.B 10.C 11.A 12.D 13.B 14.C 15.D</p><p>16.C 17.A 18.D 19.D 20.D 21.D 22.C 23.C 24.C 25.C</p><p>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21分、27题29分)</p><p>26、(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设文化强国是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出现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等现状而提出的战略。(3分)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提升民族道德品质体现了这一点。(3分)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要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所以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3分)</p><p>(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是基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党才提出了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的理念。(3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不断地更新理念,说明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深化、发展。(3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建设发展的实践验证了四大文明理论的正确性,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理念的正确性也将得到实践检验。(3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分)</p><p>27、(1)①坚持了联系的观点。我市重视加强城市连接、提升城市辐射力。(2分)②坚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性效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市内部交通循环的优化。(2分)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体分析,建成产业园区要突出特色。(2分)④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加强试点工程的推广。(2分)⑤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完善提升重点道路,集中突破重点工程。(2分)</p><p>(2)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中居民缴纳电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是科技进步和供电部门坚持发展观服务居民的结果。(4分)②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作为新事物的新型缴费方式最终会被人们接纳推广。(2分)</p><p>(3)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②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事物都包含了同类事物的共同之处,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正是借鉴了欧美选修节目的成功模式,为该节目的成功奠定了共性基础。(2分)③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 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中国好声音 的成功,更主要地是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2分)④上述观点割裂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分)</p><p>(4)①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一点点的松懈积累多了,可能会使党彻底脱离群众,所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有任何松动。(3分)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飞跃、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到了整改落实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强化责任意识。(3分)</p><p>高中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