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5:08

高二政治教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p>目的: 识记①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p><p>重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p><p>难点: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p><p>教法:阅读-讨论-比较-例举-讲授-练习相结合。</p><p>教程:</p><p>【复旧】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两大基本哲学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是什么?两者的根本分歧是什么?哲学上有两大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对立。</p><p>【导新】两者的根本观点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p><p>【导学检测】</p><p>考点: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p><p>1、关于对世界存在的方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这就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所谓辩证法就是承认世界是① 的世界,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② 的观点看问题。所谓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否认世界是③ 的世界,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④ 的观点看问题。</p><p>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1)联系的观点与⑤ 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它主张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必然是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一个孤立的事物而不见事物的联系。</p><p>(2)发展的观点与⑥ 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研究任何问题,既要看到它的现在,又要看到它的过去,预见它的未来。形而上学则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用静止的观点考察事物,必然是只见现在,不见过去和未来,只见一个个孤立的片断,不见总的过程。</p><p>(3)全面的观点与⑦ 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全面性,克服片面性。形而上学则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矛盾,往往强调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把事物一个方面、一种属性绝对化。</p><p>(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最根本的分歧是否承认⑧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p><p>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辩证法与坚持⑨ 主义是统一的。</p><p>[归纳分析]</p><p>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p><p>对于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P130</p><p>例如:①荀况认为人和人是密切联系的观点,郭象认为人与人是彼此孤立的、毫不相干的观点;②韩非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观点,董仲舒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指封建制度的一切原则永恒不变)的观点;③黑格尔认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符合辩证法的观点;杜林认为事物中没有矛盾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而在现实生活中,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对人们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p><p>1.两者的分歧:</p><p>⑴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p><p>什么是联系?为什么说联系是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做?</p><p>⑵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p><p>什么是发展?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p>⑶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p><p>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p><p>思考:为什么?</p><p>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p><p>3.根本观点:</p><p>⑴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p><p>⑵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p><p>4.哲学中的两个对子</p><p>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B辩证法--形而上学</p><p>区别:它们回答是两个不同问题。A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B回答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辩证法不等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不等于唯心主义)</p><p>联系:①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B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A也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分。</p><p>②B从属于A,A又受到B的影响。</p><p>下列观点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是:ACDEGP</p><p>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观点) B物极必反 C刻舟求剑 D断章取义 E墨守成规 F统筹兼顾 G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M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唯心主义) N水是万物之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P只见现在,不见过去和未来(静止)</p><p>4.下列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有:</p><p>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矛盾) 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形而上学)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和谐就是美和善(形而上学)⑤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唯物论、认识论)⑥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矛盾)</p><p>辩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可以概括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分歧。</p><p>⑴这一概括不全面,只涉及到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p><p>⑵两者的分歧还包括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而是否--则是两者的根本分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政治教案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