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4:36

2023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与生活提升练习

<p>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部分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下面是文化与生活提升练习,优学政治网希望对考生复习政治有帮助。</p><p>一、选择题</p><p>1.(2023内蒙古呼伦贝尔二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p><p>()</p><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p><p>中华文化的全面传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③汲取世界各种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p><p>④提升中华民族的素养让中华民族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p><p>解析D;②错在全面传承 ③错在汲取世界各种文化。</p><p>答案 D</p><p>某地通过电视、网络、短信开展城市精神征集提炼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共收到网络回复、短信数万条受到数百万网友的关注。活动主办方也及时通过网络将所征集信息提炼表述进行选登。征集过程和结果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据此完成下题。</p><p>(2023山西忻州四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对该地举办征集城市精神活动理解正确的是</p><p>()</p><p>此活动对该市民众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民众会在被动、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习惯 ③让民众置身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无时无刻地影响市民的思想和行为 ④民众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p><p>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p><p>答案 D</p><p>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确定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据此回答下题。</p><p>(2023江苏泰州一模)江苏省在</p><p>()</p><p>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是有形的、强制的</p><p>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p><p>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江苏省通过国家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宪法观念和宪法体现的基本精神将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推进</p><p>答案 B</p><p>(2023江西省模拟)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2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秉持航天报国的理想和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p><p>()</p><p>文化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p><p>文化在综合国力竟争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p><p>航天战线的同志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p><p>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p><p>解析 ②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地位的说法错误不选;③错误航天战线的同志不能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都入选;故选B</p><p>答案 B</p><p>(2023辽宁大连双基测试)2023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会后中央要求组建宣讲团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推进十八大精神进心灵、进头脑。这是因为</p><p>()</p><p>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本身价值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文化塑造人生</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解析 该题为原因类型选择题。题肢判断: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观点错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说法错误。①③符合题意答案选B。</p><p>答案 B</p><p>(2023安徽合肥14)各种网络流行用语其简短的语词往往含义丰富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情绪与民众喜好是我们了解社会的一面镜子。这表明</p><p>()</p><p>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p><p>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p><p>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p><p>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p><p>解析 该题为表明类型选择题。题肢判断:题干不涉及文化消费故排除B。题干不强调文化的作用故排除C。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A切题答案A。</p><p>答案 A</p><p>(2023江苏南京二模)合作共赢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和为贵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文化</p><p>()</p><p>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B.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p><p>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 D.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p><p>解析 该题为说明类型选择题。题肢判断:文化属于意识范畴不决定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C说法错误。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切题不切题答案选B。</p><p>答案 B</p><p>(2023安徽安庆重点中学模拟)长大了以后再拉着妈妈的手想起儿时的不孝顺我心里好难受。伴随着2023年央视春晚上儿女们对母亲</p><p>()</p><p>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p><p>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和特点。央视春晚上的歌曲唱得人心怀感伤、泪眼婆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当选;不禁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B;②④不为材料所反映。</p><p>答案 B</p><p>(2023山东文登二模)某社区在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中采取多种途径培养社区居民的读书习惯致力于打造书香社区。这一活动的开展旨在</p><p>()</p><p>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丰富人们精神生活</p><p>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p><p>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p><p>促进文化市场的发育和繁荣</p><p>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培养居民的读书习惯打造书香社区旨在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答案为A;B、C、D与题目中心无关。</p><p>答案 A</p><p>(2023吉林质量监测)2023年3月4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0周年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共同承办的永北京人两部分组成。这样做是因为</p><p>()</p><p>①文化活动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 ②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鼓舞着人 ③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④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p>解析 该题为原因类型选择题。题肢判断:①说法错误文化活动C。</p><p>答案 C</p><p>二、非选择题</p><p>(2023广东肇庆一模)为倡导全民阅读满足广大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市从2023年起开始打造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行城乡图书馆之间倡导全民阅读的活动既保障了城乡居民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又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和道德力量为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p><p>结合材料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活动是实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过程。</p><p>解析 该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1)结合材料;(2)知识范围:文化对人的影响;(3)设问角度:全民阅读的活动是实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过程。其次应调动文化对人影响的有关知识。再次本题答案应采取知识+材料的模式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和作用等角度组织答案。</p><p>答案 N市倡导的全民阅读活动通过图书馆、文化礼堂建设开展读书、欣赏、演出等活动使城乡居民在这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感受着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受到了</p><p>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 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真是不折不扣的舌尖上的浪费。舌尖上的浪费一般发生在哪些群体身上?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专项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可养活大约1 000万人一年。不同的群体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尽相同一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不心疼;而一些普通百姓则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p><p>解析 该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1)结合材料;(2)知识范围;文化生活的知识;(3)设问角度:分析舌尖上的浪费产生的原因。其次应调动文化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再次本题组织答案应采取知识+材料分析的模式。</p><p>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是文化的基础。公权滥用、公款吃喝是产生舌尖上的浪费的政治根源。</p><p>文化影响人的交往</p><p>③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事稼穑不知辛苦缺乏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是产生舌尖上的浪费的教育根源。</p><p>文化与生活提升练习及答案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优学政治网请考生认真练习提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与生活提升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