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4:26

2023年高考政治专题训练—《传统文化的继承》

<p>由优学政治网高考频道提供,2023年高考政治专题训练《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老师及家长请认真阅读,关注孩子的成长。</p><p>一、单项选择题</p><p>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忠臣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p><p>①这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p><p>A.①② B.②③</p><p>C.①③ D.②④</p><p>答案:B</p><p>解析:吃粽子、赛龙舟,不能说是文艺,①不合题意,A、C两项被排除;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④说法错误,排除D项。</p><p>现在的北京城是700多年前的元代开始兴建的。正规的四合院是坐北朝南,由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面围合而成,并由此而得名。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菊儿胡同住宅楼包含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又使传统的居住模式在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中得到新的发展。建筑专家称菊儿胡同是东方的,并且是中国的,有地方色彩,但又是崭新的。据此完成第2~3题。</p><p>2.菊儿胡同是东方的,并且是中国的。这主要说明()</p><p>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p><p>B.文化具有多样性</p><p>C.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的烙印</p><p>D.文化具有世界性</p><p>答案:A</p><p>解析:就文化本身而言,题目的四种评价都是正确的,但题干中东方的、中国的就明确指向了文化的民族性。</p><p>3.菊儿胡同有地方色彩,但又是崭新的,意思是说()</p><p>A.菊儿胡同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又因时而变</p><p>B.菊儿胡同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p><p>C.菊儿胡同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D.菊儿胡同是我国目前最出色的建筑</p><p>答案:A</p><p>解析:联系材料中菊儿胡同住宅楼包含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又使传统的居住模式在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中得到新的发展,可知有地方色彩,但又是崭新的意思是说,菊儿胡同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又因时而变,故选A项。B、C、D三项均有夸大其词之嫌。</p><p>4.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这表明()</p><p>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传统文化一脉相传,亘古不变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p><p>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答案:B</p><p>5.今天,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这表明()</p><p>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p><p>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不变的</p><p>C.传统文化一直在发挥积极作用</p><p>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p><p>答案:D</p><p>解析:B、C两项说法错误。题干强调一脉相承,A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D项。</p><p>6.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这表明()</p><p>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部吸收 ③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会发挥积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答案:B</p><p>解析:强调这种民族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表明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故①③应选。②说法不正确,对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说明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不符合题意。</p><p>7.2023年11月19日,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重庆系列活动启动。自2023年起,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开展该系列活动,旨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p><p>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古为今用 ③继续保持和发扬 ④自觉地加以改造</p><p>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p><p>答案:A</p><p>解析:要解好此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即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①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④是对传统文化中落后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A项。</p><p>8.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p><p>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p><p>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p>答案:A</p><p>解析:从题干材料中可知,今天我们继承了清明祭祖的内容,但扬弃了其形式,A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其他三项与题意无关。</p><p>9.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青铜塑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这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认为,孔子像的落成,为弘扬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倡导科教兴国,起到了良好作用。下列对儒家文化认识正确的有()</p><p>关于2023年高考政治专题训练《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介绍完了,更多2023高考复习等信息,请关注优学政治网高考频道!</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考政治专题训练—《传统文化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