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2:04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下册)

<p>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以下是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政治网一直陪伴您。</p><p>一、在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2分)</p><p>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但它必须建立在 的基础上。</p><p>A.正确认识规律 B.社会实践</p><p>C.发挥主观能动性 D.认识世界</p><p>2.上题中提到的人类积极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 ( )</p><p>A.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p><p>B.人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p><p>C.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改造世界</p><p>D.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p><p>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据此回答35题</p><p>3.作为事物的现象是指 ( )</p><p>A.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B.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外在表现</p><p>C.只能由理性认识去把握的东西 D.感性认识</p><p>4.现象是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但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 )</p><p>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p><p>C.本质只能由理性思维去把握 D.感觉是没有用处的</p><p>5.人们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因为 ( )</p><p>A.人们占有了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p><p>B.现象和本质不是直接合而为一的,而是相互区别和对立的</p><p>C.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p><p>D.事物是可知的</p><p>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 ( )</p><p>A.作为理性认识,为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唯一依据</p><p>B.作为理性认识,终结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p><p>C.作为真理性认识,能有效地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p><p>D.作为科学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p><p>明确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据此回答78题</p><p>7.运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的逻辑思维过程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 )</p><p>A.思维规律的特点 B.事物的客观性质</p><p>C.综合分析的要求 D.认识的根本任务</p><p>8.上题中提到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很多,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是 ( )</p><p>A.矛盾分析的方法 B.历史分析的方法</p><p>C.比较分析的方法 D.阶段分析的方法</p><p>9.过去每到新年,人们相互寄贺卡表达真诚的祝福,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人们倡议彼此寄电子贺卡,得到许多人的赞同和响应,这件事说明 ( )</p><p>A.感性认识一定能上升到理性认识</p><p>B.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p><p>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提高的</p><p>D.科学预见离不开对规律的认识</p><p>10.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这首歌在倾倒众多歌迷的同时,也给许多以此为信条的人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 )</p><p>①感性认识对人们没有任何作用</p><p>②感性认识是片面的本质</p><p>③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它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p><p>④只有对理物本质的正确认识,才能正确引导人生</p><p>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p><p>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每个人,每代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虽然我们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但我们的认识都可以不断地、无限地接近客观事物。据此回答2023题</p><p>11.上述材料说明 ( )</p><p>A.认识具有反复性 B.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p><p>C.认识具有无限性 D.人们难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p><p>1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p><p>A.应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B.应不断深化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p><p>C.应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应学会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p><p>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为了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国家计划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为此,许多专家对是否影响生态、防止水质污染、妥善安置移民以及大调水大浪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据此回答2023题。</p><p>13.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为此,许多专家对是否影响生态、防止水质污染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p><p>A.只要对事物各种要素加以综合,就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p><p>B.只有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p><p>C.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p><p>D.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p><p>14.对南水北调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证,然后把各个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说明</p><p>( )</p><p>A.综合是各个要素的相加</p><p>B.分析,不仅要分析每一个要素,还应分析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p><p>C.分析是综合的基础</p><p>D.分析就是创新思维</p><p>15.人类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最可贵的精神。对创新精神正确的理解是</p><p>( )</p><p>①创新精神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p><p>②创新精神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p><p>③创新精神是一切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力量源泉</p><p>④创新精神只存在于知识经济时代</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16.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马克思的话表明 ( )</p><p>A.社会意识解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p>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D.物质决定意识</p><p>1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 ( )</p><p>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p><p>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决定谁</p><p>C.世界是孤立、静止的,还是联系、运动、发展的</p><p>D.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p><p>18.欧洲产业革命的结果推进了工业文明,但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忽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种价值观导致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的环境恶化,人类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报复。这一事实表明 ( )</p><p>①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p><p>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p><p>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p><p>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19.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首先要判断自己的活动是否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事,人们是不会做的,这说明 ( )</p><p>A.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p><p>B.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的特定关系</p><p>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p><p>D.价值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p><p>20.孙天帅曾是珠海瑞进公司的一个打工仔,在韩国女老板制造的一起罚跪事件中,他是100多个工人中唯一不跪的人。对此,广州某大学一些学生认为,为钱跪一次并不可耻。华南理工大学许多学生认为,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功利性价值取向的今天,自尊自强精神尤其值得提倡。这两种看法 ( )</p><p>A.反映了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程度上的差别</p><p>B.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p><p>C.体现了人生价值的时代性、阶级性</p><p>D.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21.河南省滑县林场几百名林业工人艰苦奋斗40多年,在黄河故道营造近2万亩的林带,改变了当地的小气候,而与之毗邻的河南浚县城关乡部分村民长期大肆毁林,把林地变成自己的耕地,由于林地被毁,土质严重退化,不少地方已变为风沙土,风起沙场,令人窒息。上述事实说明 ( )</p><p>A.人们的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积极与消极之分</p><p>B.有的人有价值观,有的人没有价值观</p><p>C.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p><p>D.价值观具有阶级性</p><p>22.社会上一些人由于个人主义思想膨胀,热衷于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单纯追求个人享乐,以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上述材料说明 ( )</p><p>A.人们追求自我利益会破坏社会稳定</p><p>B.应尊重和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p><p>C.个人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p><p>D.个人主义对个人、对社会具有极大危害,必须坚决反对</p><p>23.人生在世,有人主张升官发财,有人主张吃喝玩乐,有人主张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由此可见 ( )</p><p>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说明价值观与社会存在无关</p><p>B.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人生有无价值的一种根本观点</p><p>C.每一种价值观的存在都是有理由的,不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p><p>D.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观也就不一样</p><p>24.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既要符合事物的属性、规律,又要立足于 ( )</p><p>A.个人的实际 B.人类的根本利益</p><p>C.党的基本路线 D.民族团结与进步</p><p>25.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的产生是与 ( )</p><p>A.一定社会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B.一定社会的生活状况相适应的</p><p>C.一定的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 D.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状况相适应的</p><p>26.三峡库区移民为了国家利益外迁,四川、上海等省市顾全大局去接纳。这一事实说明</p><p>( )</p><p>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已不复存在</p><p>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p><p>C.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就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p><p>D.顾全大局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p><p>27.什么时候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 )</p><p>A.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p><p>B.我们要以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取向</p><p>C.只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p><p>D.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p>一汽高级工人技师、维修工人李黄玺运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先后攻克了国际上的63项技术难关,成功改造了四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造型线。他坚持八年刻苦自学,实现由初中文化到大学文化的跨越。他工作起来不分份内份外,时间也不分上下班,全身心投入到企业技改中去。吉林省委、省政府作出向李黄玺学习的决定,学习他勤于钻研的精神,学习他乐于奉献的精神。据此回答2023题</p><p>28.我们之所以要学习李黄玺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精神,其主要原因是 ( )</p><p>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p><p>B.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决定作用</p><p>C.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p><p>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p><p>29.上述事例说明 ( )</p><p>A.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关键是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p><p>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p><p>C.集体利益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p><p>D.为了集体利益就不能考虑个人利益</p><p>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全党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据此回答2023题</p><p>30.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的哲理是 ( )</p><p>A.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p><p>B.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每个人的根本利益</p><p>C.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p><p>D.没有人民就没有我们党</p><p>31.我们之所以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因为 ( )</p><p>A.我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是人类的根本利益</p><p>B.我们判断事物有无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p>C.我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是三个有利于</p><p>D.我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是物质财富的增多</p><p>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p><p>32.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想道德。</p><p>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道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p><p>33.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p><p>从认识的根本任务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如何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p><p>三、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14分)</p><p>3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真理是不变的。</p><p>35.只要能满足人的需求的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p><p>四、论述题(12分)</p><p>36.材料一: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p><p>材料二:江泽民在531讲话中,对三个代表的本质,核心和关键问题作出了新概括。他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做到了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目的何在?他指出,本质在执政为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p><p>(1)以上两个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p><p>(2)用社会意识和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说明。</p><p>高二政治期中参考答案</p><p>一、1.B 2.B 3.A 4.B 5.C 6.C 7.B 8.A 9.C 10.D</p><p>11.C 12.B 13.B 14.C 15.A 16.B 17.B 18.D 19.C 20.B</p><p>21.A 22.D 23.D 24.B 25.C 26.B 27.B 28.C 29.A 30.A 31.A</p><p>二、32.(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3分)(2)我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都是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弘扬和鼓励它们,必将促进我国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3分)</p><p>33.(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就需要不断创造必要条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3分)(2)要实现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①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掌握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同时,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②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分)</p><p>三、34.(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就某一领域、某一层次、某一阶段来说,真理只有一个,不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3分)(2)客观事物及人们的实践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及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应停留在一个水平上。(3分)(3)对题中的观点应进行具体分析,做到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1分)</p><p>35.(1)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而能满足人的需求和价值观不一定符合甚至违背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1分)(2)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每个人有不同的需求,而只有从人类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个别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3分)(3)当前,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2分)(4)认为只要能满足人的需求的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是不对的。(1分)</p><p>四、36.(1)共同反映了我们党坚持和实践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规。(2分)(2)①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属于社会意识,是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决定了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等,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各项工作要体现执政为民。(5分)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执政为民,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中国人民选择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因为中国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5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