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p>一、选择题</p><p>1.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这说明</p><p>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有条件的 C.真理是主观的 D.真理是绝对的</p><p>2.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道。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p><p>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p><p>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p><p>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p><p>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3. 大智若愚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p><p>A.要把握好事物的度B.任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p><p>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具有复杂性</p><p>4. 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p><p>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p><p>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④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5.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穿上竖条衣服时,给人收缩感,显得稍瘦;穿上横条衣服时,给人扩张感,显得稍胖。不同纹路的衣饰产生不同视觉效果表明</p><p>A.错觉实际上是一种假象</p><p>B.感性认识是易变、不可靠的</p><p>C.感性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p><p>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p><p>6.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p><p>A.按客观规律办事 B.透过现象看本质</p><p>C.准备走曲折的路 D.坚持从实际出发</p><p>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通过研究,科学家们根据自然界中的原型黄河构建了数字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是对原型黄河的数字虚拟,模型黄河即在实验室建造原型黄河的模型。通过虚拟和模型实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原型黄河的规律,为我国治理黄河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回答7~8题。</p><p>7.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认识对象,是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深化了关于认识过程的哲学思考,表明</p><p>①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刻再现和反映</p><p>②理性认识可以通过感性形式表现出来</p><p>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p><p>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已没有本质区别</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p>8.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设计改造对象的方案,是现代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环节,可以使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p><p>①经实验室检验而尽可能完善</p><p>②经实验室检验达到尽善尽美</p><p>③更好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检验</p><p>④在虚拟环境检验中变成直接现实</p><p>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p><p>9. 农民梁金牛在家乡采用美国NBA赛制举办农民篮球联赛,将常规赛安排在庙会日,总决赛放在春节期间,巧借传统文化的东风,愈办愈红火。此例说明</p><p>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主客观统一</p><p>②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不可分</p><p>③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p><p>④量的积累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10.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p><p>①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p><p>②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创造性反映</p><p>③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p><p>④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11.下列典故最能够表达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p><p>A.目不识丁 B.目不见睫</p><p>C.目不窥园 D.目无全牛</p><p>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p><p>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p><p>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p><p>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p><p>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p><p>13. 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发明的杀虫农药DDT,因其药效稳定,一度在世界各国大量生产、使用,因此米勒于2023年获诺贝尔奖。但后来在使用DDT的实践中发现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被绝大多数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p><p>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p><p>B.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p><p>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p><p>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过程</p><p>14.资源合理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p><p>①科学理论的创新能力 ②产业的合理布局</p><p>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④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p><p>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15. 有一个珠宝商一生致力于珠宝的真伪之辨,技艺炉火纯青。一天,他看到一个孩子将真假珠宝混在一起当作玩具玩耍而自得其乐。对此,珠宝商感叹不已。这个寓言表达的哲学道理是</p><p>①在生活中人们辨别真伪是没有意义的</p><p>②游戏并快乐才是人们生活的真实意义</p><p>③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p><p>④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16.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术界担任要职,但对薪金要求却很低,对名利十分淡泊。他曾把一张2023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有人见了大为惊讶,他却平静地说: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科学。这表明爱因斯坦追求的是</p><p>①不求享乐的人生观</p><p>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p><p>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观</p><p>④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p><p>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p><p>17. 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p><p>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②这些花儿很漂亮</p><p>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p><p>18. 非公有制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市场法则、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还需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这是因为( )</p><p>A. 集体主义决定企业发展方向</p><p>B. 市场经济可以自发产生集体主义</p><p>C. 集体主义可以促进企业发展</p><p>D. 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具有内在一致性</p><p>19.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p><p>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p><p>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p>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p><p>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p><p>20.某高校2023届的某班毕业生共52名,在求职简历中,却出现了38名班长,17名学生会主席,引起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质疑。对于这一现象正确的看法是:</p><p>A.毕业生制作简历不诚信不足为怪,因为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p><p>B.简历掺水并没有直接损害他人利益,属于个人的正当行为</p><p>C.诚信是公民的起码道德,缺乏诚信将导致社会陷入信任危机</p><p>D.社会竞争环境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部分学生简历掺水值得同情</p><p>21.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人、两院院士王选教授曾说过:一个献身科学的人注定要比常人多吃苦,他必然会失掉常人享受的许多乐趣,但他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快乐。他的话表明</p><p>①从事科研工作更能实现人生价值</p><p>②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满足</p><p>③献身科学的人更能实现苦乐转化</p><p>④人生的价值不应以个人的得失作为标准</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22.青年工人邓建军长期从事纺织设备检修保养工作,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破解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成为知识型工人的楷模,为企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邓建军的事迹表明</p><p>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p><p>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p><p>③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惟一途径</p><p>④人生价值要通过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p><p>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p><p>23. 23.从柏拉图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都描述了一种美好的、终极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p><p>A.肯定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性</p><p>B.没有科学地表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p><p>C.反映了一种倒退的社会历史观</p><p>D.正确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p><p>2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回答30~31题。</p><p>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p><p>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p><p>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p><p>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p><p>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p><p>A.①②B.①④ C.①③ D.③④</p><p>25.从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到明代万虎尝试以火箭为动力飞行,翱翔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2023年3月,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朝着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p><p>①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航天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p><p>②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质的飞跃,这离不开以往科技发展的量的积累</p><p>③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p><p>④科学家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是其个人价值的成功实现</p><p>A.①②③</p><p>B.①③④</p><p>C.①②④</p><p>D.②③④</p><p>26. 22.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p><p>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p><p>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p><p>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p><p>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27.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p><p>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p><p>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28、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回答28-29题。</p><p>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p><p>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p><p>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p><p>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p><p>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p><p>29、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p><p>①医生治病 ②法官办案 ③文艺演出 ④调节分配结构</p><p>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p><p>30. 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突出地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p><p>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p><p>31.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申,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回答33-34题。</p><p>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p><p>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p><p>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②③</p><p>32.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p><p>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p><p>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p><p>33.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p><p>①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人的认识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 ③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p>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p><p>3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说法 ( )</p><p>①肯定了个人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②强调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p><p>③认识到了唯心主义的危害性 ④强调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35. 2023年8月17日,以绿色水利为主题的全国首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竞赛在南京河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1所高校的300名学生围绕水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展开奇思妙想。大学生的合理想象 ( )</p><p>①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 ②必须立足已知事实</p><p>③应当尊重客观规律 ④必须摆脱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p><p>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p><p>著名教育家陶行知2023年发表《行是知之始》,批判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奠定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他一生都在行和知上下功夫。据此回答36~37题。</p><p>36.上述行和知的关系指的是 ( )</p><p>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p><p>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D.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p><p>37.陶行知的知行观告诉我们 ( )</p><p>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p><p>C.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p><p>38. 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p><p>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p><p>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p><p>2023年5月4日,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据此回答39~40题。</p><p>39.科学发展观能指导人们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从哲学上看,其根本原因是科学发展观 ( )</p><p>A.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p><p>B.指导人们提出了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p><p>C.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理论</p><p>D.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p><p>40.当前,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p><p>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p><p>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 ( )</p><p>①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用理论指导实践 ②科学理论对实</p><p>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要坚</p><p>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p><p>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p><p>第II卷 非选择题</p><p>41. 山西省某煤城环境污染严重,市民在家不敢开窗户,出行须戴口罩,市民怨声载道。近年来,该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建立了地方性绿色标准体系,涉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等指标,其中环境保护占据重要位置,并且把这些指标作为考察当地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截止到2023年6月底,该市煤矿或关闭或改造,直至符合绿色标准。市民们终于又重新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p><p>该市政府的上述做法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p><p>42.日本一家企业生产圆珠笔,销路一直不好,主要原因是 圆珠笔笔芯中的油墨往往还没用完,笔芯上的圆珠就坏了, 厂家找了许多专家对笔芯上的圆珠的质量进行改进.得到 的效果均不理想。最后这家工厂的一位普通工人却成功地 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不是去改进圆珠,而是把笔杆截去了一 小段,少装些油墨。这样一来,没等圆珠报废,油墨就已经 用完。</p><p>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给你的哲学启示。</p><p>43.近十几年,云岗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尘土飞扬。国家投资22亿元将109国道云岗段改线。由于新国道运煤专线比老国道遥远了四五十公里,且坡度较大,不少驾驶员不愿走,许多大吨位的散装运煤车依然行驶在已改为旅游专线的老国道上。简评运煤车驾驶员这种行为在涉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上的价值取向。</p><p>44.据医学史料记载,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2023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p><p>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p><p>45. 江苏综合创新能力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江苏拥有自己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还很少,创新绩效较低。据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使江苏经济发展出现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资源投资向科技依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的良好趋势。</p><p>(1)结合上述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谈谈江苏为什么要大为弘扬三创精神。</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