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三政治同步练习期末
<p>初三政治同步练习期末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20每题2分,共30分)</p><p>1.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责任产生于</p><p>A.生活中的传统习俗B.法律所规定的各项制度</p><p>C.对他人许下的诺言D.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p><p>2.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也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意味着</p><p>①付出时间②花费金钱③付出精力④可能受到责备</p><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p><p>3.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在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时,应该</p><p>①有自立自强的勇气和信念</p><p>②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p><p>③考虑付出的代价少,得到的回报多</p><p>④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评估,并作出最合理的选择</p><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p><p>4.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这是因为在反思中,我们</p><p>①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②将会更好地履行责任</p><p>③能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④能得到我们所要的一切</p><p>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p><p>5.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正确的是</p><p>A.《雅尔塔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联合国的成立</p><p>B.古巴导弹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冷战的开始</p><p>C.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已经完全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p><p>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p><p>6.小张以中国外交史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发现2023年是我国某一重大外交事件发生40周年,这一外交事件是指</p><p>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p><p>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p><p>C.中美签署《联合公报》</p><p>D.亚太经和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p><p>7.2023年10月,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是</p><p>A.武汉长江大桥B.南京长江大桥C.钱塘江大桥D.杭州湾跨海大桥</p><p>8.耕者有其田一直是中国农民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梦想变成了现实。让中国人民实现这个梦想的是</p><p>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p>C.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土地制度</p><p>9.有人根据右图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拴住玉米腰,</p><p>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说明()</p><p>①这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p><p>②中国人民急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愿望</p><p>③当时我国普遍存在的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浮夸风现象</p><p>④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的高超技术</p><p>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p><p>1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p><p>A.科技创新B.新产品的市场占有额</p><p>C.进出口贸易额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p>11.下列对联中体现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是</p><p>A.改革开拓致富路,开放打通幸福门B.勤劳本是摇钱树,节俭实为聚宝盆</p><p>C.互助互爱老邻居,同心同德新家庭D.少生风气兴华夏,优育春雨润心田</p><p>12.下列选项能体现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是</p><p>A.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p><p>B.2023年聚焦水利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p><p>C.2023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p><p>D.2023年4月13日至14日,胡锦涛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p><p>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p><p>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辛亥革命的胜利?</p><p>C.上个世纪五十年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p><p>14.大陆熊猫团团圆圆抵达台湾,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也使人民更加期盼两岸的团圆。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p><p>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p><p>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p><p>15.有关中国科普现状的调查资料表明:50个中国人中只有1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落后二三十年。这一数字警示我们</p><p>①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p><p>②把教育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p><p>③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p><p>④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p><p>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p><p>16.2023年3月19日到20日,我国16省市约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2.7亿人口遭沙尘天气侵扰。满城尽是黄金沙,致使沙尘天气肆虐的因素可能有:</p><p>①生态破坏②过度放牧③环境污染④土地荒漠化</p><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p><p>17.地理优势与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机结合,是苏、沪、浙、闽四省(直辖市)比皖、赣两省率先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的国家对外政策是指</p><p>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首先在沿海地区推行对外开放</p><p>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东部地区率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p><p>18.国家发改委起草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与10月9日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其基本原则是用电少得居民少负担,用电多的居民多负担。实行阶梯电价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p><p>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平等性原则</p><p>《2023年中国人口构成情况表》</p><p>性别城乡年龄</p><p>男性女性城镇乡村14岁以下2023岁60岁以上</p><p>51.4%48.6%46.5%53.4%18.5%69.0%12.5%</p><p>19.读《2023年中国人口构成情况表》,表内数据表明</p><p>①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低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③农村人口多④老龄化问题严重</p><p>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p><p>20.浙江省地域狭小,但拥有广阔的海域,海岸线总长居全国第一,近海渔场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蕴藏量居全国前列。这表明我省</p><p>①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②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p><p>③资源开发应从陆地走向海洋④开发海洋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p><p>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p><p>试卷Ⅱ</p><p>21.(10分)材料一:2023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新闻,2023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02383亿元,相当于全球GDP的8.5%,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p><p>材料二:2023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会议指出,要实施十二五规划,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p>材料三: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不少的差距,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而十二五规划更多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p><p>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1)材料一中巨大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p><p>(2)我国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依据是什么?(2分)</p><p>(3)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深化改革开放?(2分)[</p><p>(4)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4分)</p><p>22.(8分)材料一: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23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它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p><p>材料二:我国与发达国家有关情况比较</p><p>内容</p><p>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万人专利拥有量(件)</p><p>发达国家70%以上</p><p>30%以下(美、日5%以下)美国德国日本[来</p><p>202320232023</p><p>中国39%50%以上10</p><p>结合材料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1)材料一中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与我国坚持什么战略有关?(2分)</p><p>(2)我国要实施上述战略,关键是什么?(2分)</p><p>(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p><p>(4)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分)</p><p>23.(10分)九年级的小亮同学就20232023年的这段历史,画了一个年代尺,并根据这段历史的特点,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参与回答</p><p>(1)请说出第①阶段中我国经济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列举所取得的成就。(2分)</p><p>(2)说说第②阶段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挫折。(2分)</p><p>(3)请你对第③阶段的十年作一个简要的评述。(2分)</p><p>(4)2023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新时期?该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p><p>(5)回顾这段历史,你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2分)</p><p>24.(9分)材料一:60年前,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赴朝鲜战场,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武器的美军进行殊死较量。经过三年战争,美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朝取得胜利。</p><p>材料二:60年后,战争的阴云依然笼罩在朝鲜半岛。天安号事件、美国三大航母集结西太平洋,韩国连续进行军事演习,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朝鲜方面则强硬表示,已经做好要打一场核武圣战的准备。</p><p>(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p><p>(2)60年前,中美之间展开的一场殊死较量指什么事件?中国出兵的目的是什么?(2分)</p><p>(3)结合材料二,说说造成60年后朝鲜半岛局势依然紧张的因素有哪些?解决上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4分)</p><p>(4)今天,中国为解决朝鲜半岛的问题可以做些什么?(2分)</p><p>25.(13分)2023年的两会,备受国人和世界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回眸十一五】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p><p>指标规划目标实现情况</p><p>国内生产总值(%)7.511.2</p><p>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23.1</p><p>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二氧化硫2023.29</p><p>化学需氧量2023.45</p><p>耕地保留量(亿公顷)-0.3-0.13</p><p>(1)结合表格内容,说明我国十一五期间完成上述指标的基本情况。(4分)</p><p>【热议十二五】两会期间,网友再登高峰和惠风和畅在某论坛中争论十二五规划中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约束性指标的利弊:</p><p>再登高峰:增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将会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p><p>惠风和畅:增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但可能会影响经济建设的步伐。</p><p>(2)针对两位网友的争论内容,请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我国的相关国情,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的正确性。(7分)</p><p>【践行十二五】十二五规划规定: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p><p>(3)面对这些指标,高能耗企业必须积极采取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2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