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p>期末考试考查面涵盖很广。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攻克难关,在物理这门课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小编整理了这篇九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p><p>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p><p>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4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答案</p><p>1.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使权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p><p>A.人民民主专政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p><p>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p>2.下列关于消费的观点正确的是</p><p>A.消费仅仅指物质消费</p><p>B.中学生要学会理性消费</p><p>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不再追求节俭</p><p>D.中学生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不能成为消费者</p><p>3. 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的是</p><p>A.青藏铁路的修建 B.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p><p>C.社会服务承诺制 D.百城万店无假货</p><p>4.下列关于人类的最高理想与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相互关系表述错误的是</p><p>A.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发展方向</p><p>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p><p>C.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最终目的</p><p>D.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p><p>5. 理想对人的行为有 、 、 的作用</p><p>A.导向 约束 调控 B.激励 导向 驱动</p><p>C.导向 驱动 调控 D.干扰 约束 引导</p><p>6. 依法治国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分别是</p><p>A.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B.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p><p>C.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D.有法可依 依法行政</p><p>7. 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东部地区继续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渐入佳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局良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恰逢其时。国家实施四大区域多轮驱动的举措是为了</p><p>A.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扩大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p><p>C.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D.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p><p>8.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同一首歌剧组,先后在全国各地演出百余场,有上百万的观众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这些活动,在加强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p>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p><p>C.环境设施建设 D.物质文明建设</p><p>9.下列关于共产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p><p>A.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p><p>B.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p><p>C.共产主义社会将是每个人自由而片面发展的社会</p><p>D.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社会</p><p>10. 中央电视台播出永远的丰碑节目,其中展示出了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光辉事迹。他们具体的事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p><p>A.都树立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p><p>B.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p><p>C.都具备很高的科学文化素质</p><p>D.都是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p><p>11. 我们的政治义务是</p><p>A.保守国家秘密 B.维护国家秘密</p><p>C.维护社会秩序 D.维护国家安全</p><p>12. 自2023年国资委首次明确七大行业(军工、电网电力、石油化工、电信、煤炭、民航、航运)将由国有经济控制,并提出到2023年培育出3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国资委之所以明确军工、电网、电力等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是因为</p><p>①国家抑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②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国有经济只存在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④这些行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13. 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要靠 来共同创造</p><p>A.战士 B.国家领导人</p><p>C.你我他 D.共产党</p><p>14.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是</p><p>①我国正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②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兴建 ③中国男子体操团体重夺世界冠军④中国援建伊拉克重建</p><p>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p><p>15. 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p><p>A. 付出代价 B. 获得回报</p><p>C. 做准备 D. 担负起责任</p><p>16. 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 的范围内正确行使</p><p>A.规章制度 B.民主生活</p><p>C.法律允许 D.道德要求</p><p>17. 当今的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买制冷产品要考虑无氟的,买食品考虑无污染的,买服装考虑棉、丝、麻等天然材料的这些都表明</p><p>A.人们消费能力越来越低,所以考虑的更多了</p><p>B.人们的消费越来越理性了,消费注重了绿色消费</p><p>C.人们的消费越来越理性了,消费注重了精神的提升</p><p>D.人们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挑剔和苛刻了</p><p>18.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作了科学概括。其中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是</p><p>①生产发展 ②生活宽裕 ③乡风文明 ④村容整洁 ⑤管理民主</p><p>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 ③④⑤</p><p>19.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实质上是强调</p><p>A. 牢记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p><p>B.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p><p>C.天上不会掉馅饼,人不能守株待兔</p><p>D.人生在世,吃穿二字</p><p>20. 劳模可以说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的代名词,然而,姚明当选为全国劳模,使人们对劳模和艰苦奋斗精神有了更多的思考。下列关于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理解正确的有</p><p>①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日子,就是要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②不同时代,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③不怕艰苦,勇于开拓创新是当代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表现 ④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行为</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p><p>二、请你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3分)</p><p>21.(8分) 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检查验收年,也是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确立十周年。历数十年的法制宣传主题分别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加强发展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p><p>这十年的宣传主题,其中有四个直接提到了宪法,这表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p><p>22.(8分) 几位民营企业家提出扶贫开发为主题的倡议,号召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界人士以互利互惠、自觉自愿为原则,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培养人才、兴办项目、开发资源;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动一份真情、献一份爱心、做一份贡献。</p><p>(1)这一倡议是号召在经济发展中走什么道路?走这一道路的途径是什么?(4分)</p><p>(2)他们的做法也是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动的具体做法,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动的方法都是什么?(4分)</p><p>23.(8分)乘坐公交车看报、打个盹本无可厚非,但一人占一个半座位,且胳膊大腿都展开,犹如坐在自家沙发一样就显得很不合适了。一天,小明在公交车上,就看到了这么一位年轻人,更过分的是,这位年轻人只顾自己,竟无视站在旁边的白发苍苍的老奶奶。</p><p>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位年轻人的行为进行点评。新 课标第 一网</p><p>24.(9分) 建立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来,已在国人中取得广泛共识。自此后的两会上,几乎代表、委员们都会就和谐社会集思广益,提出很好的建议。和谐社会议题成为了两会上最抢眼的亮点</p><p>(1)我国社会刚刚进入小康水平,现在的小康水平是怎样的?(3分)</p><p>(2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怎样的?(6分)</p><p>三、请你分析说明(共13分)</p><p>25.(13分)学了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这一单元后,班上的同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三种观点:第一种,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二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第三种,当今社会上人们的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当今的中心工作。</p><p>(1)以上三种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呢?(3分)</p><p>(2)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分别都是怎样的?(6分)</p><p>(3)请联系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为什么要参与政治、经济生活?(温馨提示:发挥题哦!)(4分)</p><p>四、请你探究与实践(共14分)</p><p>26.(14分)由于我国人口的众多,越来越严重的社会求职困难现象凸现。这影响到有的学生即使考上了大学,但因为没有考上重点大学,也要重读以备来年再考。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不上重点大学就不容易找到工作,更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这里为了引导大家正确的求学观、择业观,我们不妨认识一个人:</p><p>他叫许振超,青岛港桥吊队队长,基层产业工人,原初中文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p><p>振超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积极面对新技术发展,不断学习、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带领一支队伍,团结奋斗、共创业绩的团结协作精神。</p><p>振超的经典语言:知识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一个能工巧匠</p><p>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不上重点大学就不行的人和许振超,他们都有选择,但选择截然不同。我们应该怎样合理选择呢?(4分)</p><p>(2)面临升学的我们,也正处于选择的十字路口。为了这个选择,你们正在加紧备考。你们的学习压力一定不小吧!我们应怎样看待学习压力并缓解这种压力呢?(7分)</p><p>(3)学习压力过大,就可能导致考试焦虑的产生。我们必须要做有心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赢得最终的胜利,我们怎样克服考试焦虑?(3分)</p><p>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政治试卷</p><p>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p>一、请你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p><p>1. D.2.B. 3. A. 4.A. 5. C. 6. D. 7. D. 8. B.9.C 10. A. 11. D.</p><p>12. D. 13. C. 14. D. 15. D. 16. C. 17. B. 18. B. 19. A. 20. C.</p><p>二、请你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3分)</p><p>21.(8分)</p><p>表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道理(2分)。</p><p>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分);从效率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分);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2分)。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p>22.(8分)</p><p>(1)这以倡议是号召在经济发展中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走这一道路的途径是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分)。</p><p>(2)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动的方法一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分),二是对个人而言,要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2分)。</p><p>23.(8分)</p><p>这位年轻人的行为是不对的(2分)。他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继承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是不尊重他人也不尊重自己的行为,破坏了社会风气的行为,是需要批评和谴责的行为,也是必须改正的行为。(6分)(注:分析过程只要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但需要回答三点以上)</p><p>24.(9分)</p><p>(1)小康水平就是指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分)</p><p>(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分)</p><p>三、请你分析说明(共13分)</p><p>25.(13分)</p><p>(1)这三种观点都不正确,都是片面的(1分)。我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2分)。</p><p>(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2分)。</p><p>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p><p>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分)。</p><p>(3)青少年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也利于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履行公民的义务。(2分)</p><p>青少年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有利于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利于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利于更好的融入和投身社会。(2分)</p><p>注:学生回答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p><p>四、请你探究与实践(共14分)</p><p>26.(14分)</p><p>(1)合理选择,首先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 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已经实现的可能性。(4分)</p><p>(2)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存在的,这是正常的(1分)。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1分)。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1分);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1分)。所以我们要给自己适度加压,不可压力过大(1分)。</p><p>如果压力过大,我们要想方设法缓解这种压力,缓解的方法有:明确学习的意义(1分),培养学习的兴趣(1分)。</p><p>(3)克服考虑考试焦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1分),其次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待(1分),最后还要增强自身的实力(1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