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2023年中考文科综合政治部分
<p>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0分)</p><p>注意事项:</p><p>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p><p>2.准考证号、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p><p>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p><p>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每小题2分,共40分)</p><p>1.2 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的12月2日确定为 日。</p><p>A.全国安全出行 B.全国文明交通 C.全国交通安全 D.全国文明出行</p><p>2.中国海监B-2023飞机2023年12月13日抵达我 领空.与正在我领海内巡航的中国海监50、46、66、137船编队会合,开展海空立体巡航。</p><p>A.钓鱼岛 B.黄石岛 C.南沙岛 D.黄岩岛</p><p>3.2023年l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 。</p><p>A.巴金 B.鲁迅 C.沈从文 D.莫言</p><p>4.子贡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孔子师生的对话让我们明白</p><p>A.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迁就他人 B.做人要宽容、大度</p><p>C.宽容就是在任何问题上都作出让步 D.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p><p>5.2023年10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8万余名群众,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来自民族学院代表56个民族的学生,身着本民族服装,手挽手观看升旗仪式。这一仪式象征着我国</p><p>A.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p>C.各旗人民的大团结 D.汉族以外的民族就是少数民族</p><p>6.据了解,2023年内地西藏班(校)初、高中新生出藏人数达2023余人,2023级老生也有2023余人.学生出藏路线涉及20个省市。新生出藏,涉及内地西藏高中班69所学校、内地西藏初中班17所学校。阅读了上述材料,你的感悟是</p><p>①我国56个民族是一家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p>③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p><p>④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7.2023年7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央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将毫不动摇。下面对一国两制认识正确的是</p><p>①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完全、高度自治权 ③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④国家的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8.两会期间,一些网站继续推出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等互动栏目。某中学生在网上就校园周边安全问题给总理提出了建议。该中学生是在行使</p><p>A.监督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 D.决定权</p><p>9.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路怒症正引起社会关注。有人平时温文尔雅,但一开车就变脸.动不动就上火,由此引发的冲突、事故和案件也屡见不鲜,甚至被称为隐形马路杀手。调查显示,23.4%的人承认自己是路怒族76.1%的人坦言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对此认识正确的是</p><p>①消极情绪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②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p><p>③不良情绪容易使人冲动,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p><p>④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当怒不怒,当喜不喜</p><p>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p><p>10.以歌曲《同桌的你》而扬名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涉嫌酒驾被刑拘半年并处以罚金。这说明</p><p>①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②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③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p><p>11.2023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这是因为</p><p>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p>③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12.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这一外国格言表明</p><p>A.挫折是在所难免的B.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p><p>C.正确对待挫折,挫折也会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D.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p><p>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人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的时代。为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必须</p><p>①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p><p>②坚持先富带后富,实现同等富裕</p><p>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p><p>④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索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p><p>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p><p>14.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我国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制度。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p><p>①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使弱势群体得到了基本的生活保障</p><p>③有利于保证我国公民在各方面的绝对平等 ④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15.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下列关于发展先进文化的观点正确的是</p><p>A.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p><p>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p><p>C.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p><p>D.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p><p>16.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6月18日下午,美国国会众议院正式通过一项对历史上排华法案表示歉意的法案。对于历史上饱受屈辱的美国华人而言,此举颇具历史性意义。这件事说明</p><p>①个人的荣辱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p><p>③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在提高 ④美国人民和政府知错就改</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17.北京麦当劳三里屯餐厅存在旧货新装、食材掉在地上继续使用等违规操作。对麦当劳三里屯餐厅的行为认识错误的是:</p><p>A.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B.侵犯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p><p>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D.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p><p>18.要战胜不良诱惑,做到主宰自己,我们就要</p><p>①避免盲目从众 ②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p><p>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④拒绝参加一切休闲娱乐活动</p><p>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p><p>19.最美老师、最美司机,他们各有自己不同感人的故事,但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要是他们都</p><p>A.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B.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p><p>C.具有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D.具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p><p>20.下面是某公司的招聘广告</p><p>这一广告表明</p><p>①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p><p>②做新型的劳动者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优厚的待遇</p><p>③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在生产一线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做支撑</p><p>④做新型的劳动者,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p><p>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p><p>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30分)</p><p>注意事项:</p><p>l.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p><p>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p><p>2l.(12分)</p><p>材料一:2023年l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旋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p><p>材料二:2023年03月1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p><p>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材料二中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精神分别指什么?(4分)</p><p>(2)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你对围家还有哪些建议?(8分)</p><p>22.(18分)</p><p>材料一: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 4%和7.5%;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p><p>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p>材料三: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到2023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23年价格计算),比2023年的l.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23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问,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p><p>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4分)</p><p>(2)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来抓?(6分)</p><p>(3)为了实现《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8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