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同步测试(有答案)
<p>以下是优学政治网为您推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同步测试(有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p><p>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同步测试(有答案)</p><p>一、基础知识</p><p>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p><p>要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p><p>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p><p>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p><p>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资产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p><p>4、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因此必须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其他所有制经济。促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p><p>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这一经济体制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和流通主要由市场调节,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这样就使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增加活力,提高素质。</p><p>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的最终体现。</p><p>7、当前,国家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p><p>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密度较小,但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p><p>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促使经济持续发展。</p><p>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但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都要消费一定的资源,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如果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就必然导致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不断恶化。而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又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威胁人类今后的生存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是确保经济和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p><p>9、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率低,多年来的盲目开采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当前,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p><p>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p><p>1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是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p><p>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民族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当广大公民都能自觉贯彻执行人口政策、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时,就一定能创造出山川秀美的新中华。</p><p>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两手抓,继续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努力实现到2023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的人口增长目标。同时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使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丰富的人力资源。</p><p>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低消耗、高效益的环保产业,坚决限制和淘汰那些浪费多、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和产品。</p><p>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人口控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加强法制宣传,更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坚决依法惩治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p><p>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关键要靠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保护、治理环境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加快发展环保产业。</p><p>二、典型例题</p><p>例1、选择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p><p>A公有制 B集体所有制</p><p>C全民所有制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p>[解题指导]</p><p>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抓住基础二字。B项虽然也属于公有制,但不够全面;C项是我国公有制成分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但仍然不够全面。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公有制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D项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的这种基本经济制度,包含了非公有制成分。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坚持公有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不坚持这一基础,而以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为基础,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将会发生变化,就很难说是社会主义国家了。因此该题的答案只能选A项。</p><p>[参考答案]A。</p><p>例2、选择:我国十五计划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这是因为( )</p><p>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p><p>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p><p>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p><p>④是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p><p>[解题指导]</p><p>这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能对教材知识掌握得很透彻,也就无所谓难度了。该题关键是要认真审题,仔细推敲题干和题肢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题干中出现了因为二字,所以应当从因果关系上做文章。如果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颠倒,则不能入选。</p><p>题目中,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二者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不适应的话那么或早或迟会发生变革。</p><p>[参考答案]A。</p><p>例3、看土地荒漠化的漫画,简要回答问题:这幅漫画揭示了我国当前面临的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实施什么战略?</p><p>[解题指导]</p><p>该题引入了漫画,紧密联系实际,命题灵活,所考查的内容也不难,只要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准能得到高分。回答这样的题目一定要做到准确、简明、要点全面。</p><p>[参考答案]</p><p>环境问题。应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p>例4、材料一:到2023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0亿,比20世纪初增加了4倍,在40年内翻了一番。人口过快增长,必然导致资源消费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p><p>材料二: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的2023年度全球环境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减少了30%,消耗了前一个世纪的总和。</p><p>材料三:2023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海南省考察工作时强调: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同志还曾这样说过: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p><p>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p><p>(2)我们应该怎样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p><p>(3)联系实际,谈谈在保护资源和环境方面你应该怎么做?</p><p>[解题指导]</p><p>分析说明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地进行分析和说明。千万不可东扯西拉,不着边际。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应当抓住以下要领:</p><p>一是明确论点,把握中心,即弄明白所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二是确定论据,寻找用来分析观点的有关根据(可以有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据)。理论根据一定要符合论题,就如平时写作文一样,紧紧围绕中心,做到不走题。三是合理论证。也就是合乎逻辑地运用论据,使对问题的分析说明具有说服力。</p><p>正常的答题步骤是:提出理论根据,简述相关原理或观点;用理论根据对照论点,从理论上分析说明,有时也要扼要地摆事实加以印证;作结论,扼要说明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有的题目还要求联系自身,表明态度。</p><p>[参考答案]</p><p>(1)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p><p>(2)必须坚持和加强资源、环境法规和资源、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应当采取有力措施,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p><p>(3)联系实际,如: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动物,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煤,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向群众作资源、环境问题的宣传,积极同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p><p>三、同步练习</p><p>一、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p><p>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p><p>2、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p><p>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数量和质量上,无一处占优势。( )</p><p>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国家。( )</p><p>5、到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23年翻两番。( )</p><p>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p><p>7、我们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p><p>8、我们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防止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 )</p><p>9、为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p><p>10、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不大,经济文化也不落后,但基础设施薄弱。( )</p><p>11、目前,地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在不断上升。( )</p><p>1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p><p>13、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 )</p><p>14、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虽少,但开发利用率高。( )</p><p>1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是做好经济工作。( )</p><p>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该答案,并将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p><p>16、要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基本目标,必须( )</p><p>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p><p>B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p><p>C建立和完善单一的分配制度,即只能实行按劳分配</p><p>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p><p>A生产资料公有制</p><p>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p>C以多种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与之共同发展</p><p>18、在我国,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p><p>A公有制经济</p><p>B国有经济</p><p>C多种所有制经济</p><p>19、实践证明,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所有制形式有( )</p><p>①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所有制形式</p><p>②一切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的所有制形式</p><p>③一切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p><p>④一切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p><p>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p><p>2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p><p>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p><p>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p><p>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21、2023年,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个《纲要》( )</p><p>①以发展为主题</p><p>②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p><p>③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p><p>④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p><p>⑤规划了十五期间即2023年~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p><p>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p><p>22、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 )</p><p>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p><p>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的最终体现</p><p>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p><p>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p><p>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p><p>23、我国这几年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是( )</p><p>①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p><p>②革命老区</p><p>③边疆地区</p><p>④特困地区</p><p>⑤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p><p>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p><p>24、下列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有( )</p><p>①人口过快增长</p><p>②自然资源短缺</p><p>③环保受到高度重视</p><p>④生态环境恶化</p><p>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p><p>25、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p><p>A它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p><p>B它是解决我国历史上遗留问题的再回首战略</p><p>C它是确保经济和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p><p>26、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有( )</p><p>A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极不完善</p><p>B反腐败斗争根本不能深入进行</p><p>C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p><p>27、我国2023年人口增长的目标是( )</p><p>A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3亿以内</p><p>B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p><p>C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5亿以内</p><p>28、我们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使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 )</p><p>A丰富的人力资源</p><p>B丰富的财力资源</p><p>C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动力</p><p>29、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关键要靠( )</p><p>A科技创新</p><p>B法律的制度化</p><p>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p>30、下列说法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p><p>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②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动力</p><p>③我们要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p>④如果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就必然导致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不断恶化。而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又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威胁人类今后的生存发展</p><p>⑤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保护、治理环境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加快发展环保产业</p><p>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p><p>三、简答题</p><p>31、在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p><p>32、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具体要求是什么?</p><p>四、阅读分析题</p><p>33、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规划的经济增长指标为: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23年,按2023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2300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23元。</p><p>材料二:十五期间我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到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p><p>材料三:2023--2023年,全国667个城市、2023个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301万城市贫困人口得到救济。同时,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约有316万农村居民受益。</p><p>材料四: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p><p>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上述四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p><p>(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以什么为根本出发点?</p><p>(3)为什么我国要坚持这一根本出发点?</p><p>34、材料一: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耕地却只占7%。世界人均耕地为4.05亩,我国人均耕地却只有1.16亩。目前我国非农业建设闲置土地总面积高达174.7平方千米,其中53%是耕地,有些已荒芜多年。闲置耕地中的一半以上已经不能再恢复耕种。</p><p>材料二:《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部分海域,仍受到严重污染,并出现恶化趋势,长江、黄河、淮河的水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p><p>材料三:2023年入春以来,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区发生了连续不断的沙尘暴天气。从3月中旬以来,一场10年以来最大的沙尘暴先后袭击了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120多个县,总面积14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230万。据统计,我国目前的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023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全国每年沙患造成的损失达540亿元。</p><p>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p><p>(2)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关键是做好什么工作?</p><p>(3)在现代化建设中,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好资源和环境?</p><p>【参考答案】</p><p>一、判断:</p><p>1、2、3、4、5、6、7、8、9、10、11、12、13、14、15、</p><p>二、单选:</p><p>16、A17、B18、B19、C20、C21、B22、A23、B24、B25、B26、C27、B28、A29、A30、C</p><p>三、简答:</p><p>3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p><p>3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p>这一经济体制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p><p>四、阅读分析题:</p><p>33、(1)我国有着明确而具体的发展目标;国家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并以大力发展经济来保证,十五开局良好。</p><p>(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p><p>(3)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p><p>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的最终体现。</p><p>34、(1)说明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环境问题严重。</p><p>(2)我们应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p><p>(3)该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围绕题意自由发挥。可以从加强法制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等方面作答。也可引入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第74页的内容之后,再适当发挥。</p><p>优学政治网初中频道</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