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30:16

无锡市新区2023年中考一模思想品德试卷及答案

<p>无锡市新区2023年中考一模思想品德试卷</p><p>本试题卷分第1卷(客观题)和第ll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大题,33小题。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笔答。可查阅所带教材等书面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p><p>注意事项:</p><p>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p><p>2.答客观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p><p>3.答主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p><p>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p><p>第I卷 (客观题 共30分)</p><p>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p><p>1.2023年5月5日和6月21日,国务院、中共中央相继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年)》,确立了今后十年我国教育发展将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这表明我国 ▲</p><p>A.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B.已经是教育强国</p><p>C.以教育发展为中心 D.积极建设学习型社会</p><p>2.2023年10月25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 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习近平亲切会见了抗美援朝老同志和志愿军英模代表。</p><p>A.55 B.60 C.65 D.70</p><p>3.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 ▲ 隆重开幕。这是继2023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后,亚运盛会20年后再次回到中国。本届亚运会共设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比赛,创下历届亚运会之最,同时也超过了拥有28个大项的北京奥运会。</p><p>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深圳</p><p>4.2023年12月23日,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 ▲ 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此举是为了促进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合作。</p><p>A.阿根廷 B.越南 C.南非 D.埃及</p><p>5.2023年1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美双方签署了450亿美元的商业合同,发布了《中美联合声明》。提出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互赢的 ▲ 。</p><p>A.合作伙伴关系 B.战略互惠关系 C.战略伙伴关系 D.友好合作关系</p><p>6.关于社会公共秩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p><p>①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 ②社会公共秩序就是指公共场所秩序</p><p>③社会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的义务</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p><p>7.仔细观察下列图片《三代人的夏天》,图片中蕴含的道理是 ▲</p><p>A.劳动创造致富,知识改变命运</p><p>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p><p>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人们生活</p><p>D.三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同</p><p>8.跨进21世纪,我国进入了 ▲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p><p>A.小康水平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改革开放</p><p>9.法律不可能被所有社会成员自觉接受,这是因为 ▲</p><p>① 法律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② 法律的实施依靠国家的强制力</p><p>③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要求</p><p>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p><p>10.下列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p><p>①受教育权 ②劳动权 ③选举权 ④被选举权</p><p>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p><p>11.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铸就了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p><p>①中华民族实际上是汉族</p><p>②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存在着优劣之分</p><p>③我国各民族自古就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p><p>④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p><p>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③④ D.④</p><p>12.现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资源利用上还存在明显差距,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电能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关键要靠 ▲</p><p>A.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B.科技创新</p><p>C.减少人口增长 D.转变全民的资源观念</p><p>13.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5年。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有踪影。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以上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是 ▲</p><p>①必须节约资源 ②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p><p>③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必须坚持计划生育</p><p>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p><p>14.有学者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可以补救。而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这个国家不可能复活了。这说明 ▲</p><p>A.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向中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p><p>B.传承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p><p>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p><p>D.在国际竞争中,经济、科技的竞争已不太重要</p><p>15.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 ▲</p><p>A.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B.依法行政,规范有序</p><p>C.严格守法,用法维权 D.公正司法,严格执法</p><p>16.某中学的学生就该市准备引进大量洋花洋草美化城市的做法,反映他们的意见。下列哪些反映的方式是不正确的 ▲</p><p>①张贴大字报,号召市民进行抵制 ②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p><p>③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 ④向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p><p>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p><p>17.在经历了沿海经济发展之后,我国又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这充分表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p><p>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p><p>C.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p><p>18.法律之内完全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p><p>A.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的</p><p>B.我国人民的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p><p>C.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p><p>D.遵守法律就意味着失去自由</p><p>1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 ▲</p><p>A.公有制比其他所有制形式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p><p>B.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和发展不平衡</p><p>C.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p><p>D.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p><p>20.下列有关国际竞争的认识正确的有 ▲</p><p>①国际竞争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p><p>②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军备竞争</p><p>③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p>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挑战始终大于机遇</p><p>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p><p>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把A涂黑,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把B涂黑。(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p><p>21.社会生活离开了一定的规则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p><p>22.一般来说,在我国凡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p><p>2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同步富裕。</p><p>24.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p><p>25.文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p><p>26.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促进社会和谐。</p><p>27.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和直接的手段。</p><p>28.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p><p>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p><p>30.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分配的重要原则。</p><p>第Ⅱ卷 (主观题 共20分)</p><p>注意事项:回答主观题(3l_33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p><p>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小题,第31题5分.第32题7分,共12分)</p><p>31、2023年3月1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近2023名全国人大代表庄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23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方略?(1分)其核心是什么?(1分)</p><p>(2)有人说,只要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就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3分)</p><p>32、材料一:2023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强调,新疆工作的长期实践表明,中央在各个时期关于新疆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新疆实际和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并不断丰富发展新疆工作的宝贵经验,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p><p>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贾庆林主席3日在政协工作报告中也说,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关系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p><p>(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分)</p><p>(2) 为什么我国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内?(2分)</p><p>(3)为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当前新疆工作的中心是什么?(2分)</p><p>四、实践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l题。8分)</p><p>33、材料一: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让人民幸福就已经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出现频率颇高的用词。新鲜出炉的国家十二五规划草案中说,要坚持把事关幸福的民生,作为整个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未来5年,相信通过给力的国计民生,全体国民的幸福,不再是浮云。</p><p>材料二: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p><p>(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如此关注民生问题?(3分)</p><p>(2)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1分)</p><p>(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分)</p><p>(4)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2分)</p><p>参考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p><p>小题</p><p>1</p><p>2</p><p>3</p><p>4</p><p>5</p><p>6</p><p>7</p><p>8</p><p>9</p><p>10</p><p>答案</p><p>A B</p><p>C</p><p>C</p><p>A</p><p>C</p><p>B</p><p>B</p><p>C</p><p>C</p><p>小题</p><p>11</p><p>12</p><p>13</p><p>14</p><p>15</p><p>16</p><p>17</p><p>18</p><p>19</p><p>20</p><p>答案</p><p>D</p><p>B</p><p>B</p><p>C</p><p>C</p><p>D</p><p>C</p><p>C</p><p>D</p><p>D</p><p>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p><p>小题</p><p>2l</p><p>22</p><p>23</p><p>24</p><p>25</p><p>26</p><p>27</p><p>28</p><p>29</p><p>30</p><p>答案 A B B B B A A B A B</p><p>三、简答题(31题5分,32题7分)</p><p>31.(1)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1分) 依宪法治国(1分)</p><p>(2) 能训 P99页28题 观点错误1分,依法治国的要求1分,对我国公民的要求1分。</p><p>32.(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分)</p><p>(2)能训P95页27题(2分)到两个句号各1分。</p><p>(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p><p>四、实践探究题(8分)</p><p>33.(1)能训P106页34(2)题(3分)到每一个句号各1分。</p><p>(2)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1分)</p><p>(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分)</p><p>(4)P104页40(6)(2分)言之有理,答满两点即可。</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锡市新区2023年中考一模思想品德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