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9:35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

<p align="center"><strong>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strong></p><p align="left">前言:学习政治大家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 align="center"><strong>第一课时:《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strong></p><p><strong>一、《课程标准》原文:</strong></p><p>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p><strong>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strong></p><p>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p><p>2、懂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国家统一作出重要贡献。</p><p>3、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增进爱国主义情感。</p><p><strong>三、教学重点和难点:</strong></p><p>1、教学重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p>2、教学难点: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p><p><strong>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strong></p><p>1、欣赏歌曲,谈感受:歌曲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这句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p><p>2、民族知识抢答</p><p>⑴你认为哪个字最能概括我国的民族状况?</p><p>⑵我国56个民族中哪个民族人口最多?他们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多少?</p><p>⑶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p><p>⑷我国各民族的总称是?</p><p>⑸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哪个?</p><p>⑥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怎样的?</p><p>⑺我国有哪五个民族自治区?</p><p>⑻我们学校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同学?</p><p>3、认真阅读课本81页内容,思考:</p><p>○1历史上,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时期分别是哪几个朝代?</p><p>○2祖国达到空前的统一又是何时?</p><p>○3请列举对中国统一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p><p>○4讨论: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p><p>4、你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什么样认识的?</p><p><strong>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strong></p><p>(一)导入新课:</p><p>播放歌曲《大中国》,学生欣赏,出示“教学用题1”。</p><p>导入新课:《好大一个家》</p><p>(二)瞧!这一家子</p><p>具体流程:展示“各民族图片” 学生欣赏 我们的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p>(三)民族知识我知道</p><p>具体流程:出示“我国各民族分布图”,整体了解民族状况 出示“教学用题2” 知识抢答 教师总结点拨 集体朗读“歌谣”</p><p>(设计上述二个环节意图:通过观察照片和知识抢答及民族歌谣,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初步理解民族知识。)</p><p>(四)中国统一故事我来讲</p><p>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3”:</p><p>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3”,进行自学自导①②③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④ 教师总结点拨。</p><p>(设计上述环节意图:通过对历史的简要回顾,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国家统一作出重要贡献。)</p><p>(五)交流体会、总结提高:</p><p>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4” 学生自由发言,谈学习收获 教师精彩演讲,总结全课。</p><p><strong>六、补充课文正文</strong></p><p>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p><p>2、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汉族占91.5%,其他55个民族占8.41%;百万以上人口的少数民族有18个,以下的37个;各民族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过程中,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上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谱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p><p>3、 “少数民族”:</p><p>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p><p>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p>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p><p>5、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p><p>6、我国有五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x疆自治区、x藏自治区、广西自治区、宁夏自治区</p><p>7、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p><p>8、除汉族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还有满、壮、回、维吾尔、彝、土家族、蒙古族、藏族、苗族。</p><p>9、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多,有2023多万人。</p><p>10、秦汉是我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时期。隋唐结束了 割据局面,是我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元朝时,x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重要时期。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出现了三次民族大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伟大的祖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p><p>11、中国统一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忽必烈、康熙、毛泽东、邓小平等</p><p>12、 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p><p>政治上:有利于制度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宁、各民族的团结。</p><p>经济上:有利于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p><p>文化上:有利于文化交流,发展我国 的文化事业。</p><p><strong>七、板书设计:《好大一个家》</strong></p><p align="center"><strong>第二课时:《兄弟姐妹手牵手》教学设计</strong></p><p><strong>一、《课程标准》原文:</strong></p><p>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p><p><strong>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strong></p><p>1、知道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p><p>2、提高对我国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认识。</p><p>3、感受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深厚情谊。</p><p>4、感受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p><p>5、懂得正是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p><p><strong>三、教学重点和难点:</strong></p><p>1、教学重点: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p><p>2、教学难点: 坚持民族平等的重要性。</p><p><strong>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strong></p><p>1 、观察人民币纸币的图案,回答:</p><p>○1同学们,人民币纸币上都有哪些民族的人物头像?</p><p>○2 新版伍拾圆人民币的背面图案是什么?</p><p>○3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哪五种文字?为什么要印五种文字而不是一种或更多?</p><p>○4我国将民族人物头像、文字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印在人民币上,其象征意义是什么?</p><p>2、 了解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文化, 阅读课本83页材料,思考:</p><p>○1武警昌都支队各民族官兵平等相处、亲如一家,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主要体现在尊重少数民族的 ,尊重少数民族的 尊重少数民族</p><p>○2说说各民族官兵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有什么好处?</p><p>3、 观察图片,思考:</p><p>○1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方?</p><p>○2为什么党中央和国务院要决定修建青藏铁路?</p><p>○3修建青藏铁路面临哪些困难?</p><p>○4筑路的各族儿女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p><p>⑤读“丁太环事迹”你有何感受?</p><p>4、 欣赏图片:“民族地区成就展”,交流:</p><p>○1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知名产品有哪些?</p><p>○2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知名人物有哪些?</p><p>○3讨论: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p><p>5、小结课文:请你用一句成语形容各民族人民平等友好的关系。</p><p><strong>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strong></p><p>(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大中国》,学生欣赏。</p><p>导入新课:《兄弟姐妹手牵手》</p><p>(二)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p><p>具体流程:看一看“各种人民币” 出示“教学用题1” 同桌交流○1○2○3题答案 学生自学作答 教师讲解○4题答题思路和各题参考答案。</p><p>(三)学生欣赏“各民族风俗”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2”:</p><p>具体流程:欣赏“各民族风俗” 出示“教学用题2”, 进行自学自导 同桌交流○1○2题答案 全班抽查统一 教师讲解答题思路和各题参考答案。</p><p>(设计上述二个环节意图:通过对人民币纸币上图案和文字的识别以及具体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感知各民族的平等地位,了解各民族间平等的具体表现。)</p><p>(四)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3”:</p><p>具体流程:观察图片、 出示“教学用题3”, 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教师总结点拨。</p><p>(设计上述环节意图:通过修建青藏铁路和汶川地震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懂得各民族团结合作,患难与共,推动国家文明的进步)</p><p>(五)自学、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4”:</p><p>具体流程:观察图片 出示“教学用题4”,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1○2 题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3 教师总结点拨</p><p>(设计上述环节意图:感受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体会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p><p>(六)总结全课:</p><p>具体流程:出示“巩固练习题5”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精彩演讲,总结全课。</p><p><strong>六、补充课文正文</strong></p><p>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p><p>①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p><p>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p><p>2、“三个尊重”:</p><p>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p><p>3、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好处:</p><p>有利于沟通交流,有利于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有利于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加快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p><p>4、 修建青藏铁路的作用:</p><p>加速该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全国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各民族之间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p><p>5、 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p><p>(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p>(2)、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3)、各民族平等相处、亲如姐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特别是x疆各界人民的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精神,使x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p>(4)、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辛勤劳动、甘于奉献,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昌盛。(或者:祖国内地的无私支援;党和国家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x疆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p><p align="center"><strong>第三课时:《共同维护咱的家》教学设计</strong></p><p><strong>一、《课程标准》要求:</strong></p><p>知道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意识。</p><p><strong>二、《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strong></p><p>1、知道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p><p>2、树立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p><p>3、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p><p><strong>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strong></p><p>1、教学重点: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p><p>2、教学难点: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意识。</p><p><strong>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用题。</strong></p><p>1、快速浏览p86页的一◎内容,用几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感受?</p><p>2、列举。请同学们列举历史上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杰出代表和事迹。</p><p>3、观看视频,西部地区人才交流会,谈谈自己的感受。</p><p>4、记者采访。对87页的二◎的内容做个采访,(1)、你支持谁?理由是什么?(2)、你不支持谁?理由是什么? (3)、你要向谁学习?怎么学习?说说自己的观点。(本圈儿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也可以不用,因为有西部开发的视频资料和一封信,也可以互用。)</p><p>5、合作交流。中学生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p><p><strong>五、依据教学用题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strong></p><p>1、小兵张嘎视频资料,引入新课:共同维护咱的家。</p><p>2、快速浏览p86页的内容:解决教学用题1</p><p>具体的流程:快速浏览→学生积极思考→提问作答→得出结论:当祖国面临外来入侵,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我国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共御外敌,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p><p>3、举例说说:解决用题2</p><p>具体的流程:学生举例→自由发言→感悟: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御敌。</p><p>4、观看视频,教师点拨:解决教学用题3</p><p>具体的流程:出示视频资料→观看视频→学生收集信息,思考问题→出示材料→同桌交流→提问交流→得出结论:在和平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的稳定和繁荣。</p><p>5、记者采访:解决教学用题4(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也可以不用)</p><p>具体的流程:提出要求→思考采访的题目→学生代表采访→及时引导→得出结论: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更应该维护家的稳定,促进家的繁荣。</p><p>6、合作交流:解决教学用题5</p><p>具体的流程: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进行合作前的指导→合作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p><p>7、谈收获,作总结:</p><p>具体的流程:学生谈收获→教师适时引导→简要评价→教师精彩的演讲,课堂小结→(或学生用一段话即p88页的指点迷津作小结)</p><p><strong>六、补充课文。</strong></p><p>1、补充材料:</p><p>(1)、一封来自西部志愿服务者的信</p><p>参加首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2023届毕业生李远在给他的恩师的信中写道:“ 曾 老师,近来可好啊!我们这边连续下了几天大雪,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来x疆建设兵团三个多月来,我们很快适了当地生活,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我主要是搞教学和青少年管理工作。另外,我和几个志愿者一起发了出倡议‘1+1’助学行动——每人少抽一包烟,少买一件衣服,援助一名贫困学生。目前我们已救助5名高三学生,每人每月50元。我们计划资助他们直到考上大学为止。现在我们还在联系其他志愿者,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服务这里的人们为西部做一点点贡献。</p><p>(2)、阅览人生:雪域忠魂</p><p>2、维护民族团结的做法:</p><p>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p><p>3、精彩演讲引入新课:</p><p>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许多人像嘎子一样,为保家卫国,与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斗争,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去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咱们共同的家。</p><p>4、课堂小结:</p><p>同学们,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复兴的时代,当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温馨时,我们要去珍惜这种幸福,竭尽全力去维系这种幸福,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我们共同的“家”</p><p>结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