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9:35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知识归纳

<p align="center"><strong>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知识归纳</strong></p><p><strong>一、基础知识</strong></p><p>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平、合作、负责任。</p><p>2、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经济上,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人均收入、企业核心竞争力;文化上,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人均受教育水平……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p><p>3、当今世界国际局势的变化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p>4、建国以来我取得的重大成就:经济上,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经济增长率创世界奇迹,加入世贸组织,赢得奥运会主办权;政治上,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和平、合作、责任的中国形象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文化上,“神舟”飞船成功飞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认同……</p><p>5、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的显示。</p><p>6、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表现):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p><p>7、初级阶段的含义:即不发达阶段。</p><p>8、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一两个方面。</p><p>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段: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本世纪中叶,至少100年时间。</p><p>10、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p>矛盾产生的原因:落后的社会生产</p><p>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p><p>矛盾持续的时间及覆盖的方面: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p><p>矛盾的例证:我国目前还有2023万人处于贫困线;我国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现象;农民的“四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难,看病难;我国国民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p><p>11、我国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p>12、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根本任务为解决主要矛盾而存在。</p><p>13、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p>14、“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p>15、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这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p><p>16、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而奋斗。</p><p>制定的依据:我国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性。</p><p>制定的根本目的(出发点、归宿):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p><p>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p><p>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p>实现目标的途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p><p>1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略)、意义(略) (见38页最上一节)</p><p>18、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含义)(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略) (见38页第二节) 关键词提醒:立国之本、共同政治基础、政治保证</p><p>19、改革的实质、改革的根本目的(略)(38页最下一节)</p><p>20、对外开放(略)</p><p>21、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因(略)(第39页最下一节、第40页最后一节)</p><p>22、怎样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略)(第40页上两节) (即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p><p>2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p>24、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关系)</p><p>25、少数民族的含义:相对于汉族以外的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p><p>26、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p><p>27、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一些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国家稳定,因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p><p>2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p><p>30、维护民族团结——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什么?联系第一单元的承担社会责任有关内容回答)</p><p>31、我们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三尊重”(略)、宣传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p><p>32、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它的形成,源自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这爱国统一战线的共同政治基础就是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p><p>3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p><p>34、制定“一国两制”方针的根本目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体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的共同心愿。</p><p>35、“一国两制”的内涵三个方面:“一国”,(略);“两制”(略);港澳台设立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 (关键词提醒:前提、主体、长期)</p><p>36、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p><p>37、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个中国原则。</p><p>36、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p><p><strong>二、具体的知识点</strong></p><p>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p><p>2、我国为什么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5第二段5行起)</p><p>3、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p><p>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p>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p><p>6、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p>7、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p><p>8、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p><p>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p>10、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p><p>1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p><p>12、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p><p>1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p><p>14、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p><p>1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16、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实际,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p>17、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p><p>18、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p><p>19、科技有何重要性?(P24)</p><p>20、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25第一段)</p><p>21、什么叫科教兴国?(P25三段)实施科教兴国有何意义?(P25末段)</p><p>2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p><p>2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p><p>24、我国资源状况: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p><p>25、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P26第三段)</p><p>26、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对子孙后代的责任。</p><p>27、目前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p><p>28、实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的要求是什么?(P26末段到P27一段)</p><p>29、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p><p>30、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p><p>31、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p><p><strong>三、常见问题解答提示</strong></p><p>1、过上今天幸福生活的原因、实现美好愿望的途径、国家实现初步繁荣的原因等类问题,答题角度提醒:</p><p>坚持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p><p>2、我们对祖国完全统一充满信心、实现祖国统一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原因等问题的答题思路:</p><p>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上从来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港澳回归提供了成功的先例、“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p><p>3、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台独分子的阻挠、国际上反华势力的存在、我国国力的不够强大……</p><p>4、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活动:“公投制宪”、“去中国化”、“废统”、散布分裂言论……</p><p>5、祖国大陆为统一大业所做努力:制定“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推动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实现“党与党”对话、为台湾人民争取最大的优惠条件……</p><p><strong>四、典型题目</strong></p><p>1、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题。(分析成就取得的原因)</p><p>2、人口资源环境题(A、结材料说明是哪方面的问题,或体现了什么特点?B、我们国家应怎么办?C、青少年在这方面可以做些什么?提高意识,加强宣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p><p>3、科教兴国的问题(A、给出材料说明科技的重要性。B、举例说明国家重要科技 C、青少年在这方面该怎么办?)<span style="display: none"> </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