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9:31

八年级政治练习题爱在屋檐下

<p>政治练习题</p><p>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p><p>1.法律只保护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非婚生子女不受法律保护。( )</p><p>2.孝敬父母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p><p>3.子女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所以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p><p>4.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p><p>5.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但收获的是甜蜜。( )</p><p>6.不管出生在什么家庭,我们与父母的血缘亲情是无法改变的。( )</p><p>7.孝敬父母就是一切都顺从父母。( )</p><p>8.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予以制止,这也是孝的表现。( )</p><p>二、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p><p>9.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突出表明家庭具有( )</p><p>A.抚养功能 B.保护功能 C.教育功能 D.惩罚功能</p><p>10.苏珊的哥哥结婚后,哥嫂没有与父母分家,一家五口其乐融融。这种家庭属于( )</p><p>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单亲家庭D.联合家庭</p><p>11.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说:家庭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之一。下列情形不能确立家庭关系的是( )</p><p>A.买卖关系 B.婚姻关系 C.血缘关系 D.收养关系</p><p>12.《常回家看看》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我们应该( )</p><p>A.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B.担负父母一切生活费用</p><p>C.坚守父为子纲的伦理教条 D.在精神上多给父母以慰藉</p><p>13.《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因为它所体现的是( )</p><p>①子女对父母的反哺之情</p><p>②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的需求</p><p>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p><p>④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情</p><p>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p><p>榜样在先</p><p>14.右侧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p><p>A.儿女大了不由娘</p><p>B.父母要关爱孩子</p><p>C.父母的不孝行为对子女负面影响很大</p><p>D.父母年纪大了是累赘</p><p>15.丽丽因长着兔唇而受到父母虐待,她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p><p>A.离家出走</p><p>B.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p><p>C.外出打工赚钱,学会自立</p><p>D.断绝与父母的关系</p><p>1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p><p>A.父母在,不远游 B.母主内,儿闯外</p><p>C.子女应该回报父母 D.子女一切顺从父母</p><p>17.百善孝为先。为此,我们应该这样孝敬父母( )</p><p>①辍学外出打工,挣钱赡养父母</p><p>②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分忧</p><p>③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p><p>④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p><p>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p><p>18.下列关于履行赡养扶助父母义务的观点或行为正确的是( )</p><p>①成年后的子女必须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p><p>②高某出嫁后,认为赡养父母是兄弟的事,与自己无关</p><p>③未婚大龄青年郭某认为赡养扶助父母是婚后的事</p><p>④黄某经常回家探望父母,并承担父母的生活费</p><p>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p><p>19.陶行知教育儿子要弃虚务实,特写了一副对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陶行知履行了( )</p><p>A.抚养子女的义务 B.教育子女的义务</p><p>C.扶助子女的义务 D.保护子女的义务</p><p>20.对右图中孝子的言行,有下列不同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p><p>孝子</p><p>①孝子履行了赡养扶助母亲的义务</p><p>②孝子为母亲解决了后顾之忧</p><p>③孝子侵犯了母亲的人身权利</p><p>④孝子的言行要受道德的谴责,还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p><p>A. ①④ B. ③④</p><p>C. ②④ D. ①②</p><p>三、辨别分析(辨别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p><p>21.孝敬老人就是在物质上供养他们,让老人冻不着饿不着,便尽了义务。</p><p>22.据报道,某市82岁的杨老汉及其老伴将拒绝赡养自己的儿子杨某告上了法庭。杨某被传唤到庭后,反复声明自己和父母早已签订了生不养,死不葬的生死协议,所以不需赡养老人。</p><p>杨某关于签订了生死协议可以不赡养父母的说法对吗?</p><p>四、阅读思考(仔细阅读,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23.怎样一种爱</p><p>只有再生的儿女,没有再生的父母随着两个孩子陆续上学,我们一家四口仅靠父亲每月不足300元的工资支撑着,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尽管如此,父亲每天仍要喝酒,偶尔还讲些穷当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类我们长大后才懂的道理。</p><p>有一次,我偷听到父亲向母亲发脾气:酒当然要喝,可孩子们的书更要念!不念书将来拿什么谋生?接着便是母亲那深深的叹息声。我当时恨透了酒鬼父亲。终于有一天,我决定倒掉父亲的酒,让他喝不成。可当我偷偷打开父亲的酒瓶时,却闻不到一点酒味;我用舌头舔了舔,才发现那酒瓶里装的居然是白开水!原来父亲背着母亲和我们一直以水代酒,把省下的钱供我们读书</p><p>一下子,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父亲忠厚、刚毅和深沉无言的爱温暖着我的心。以后多少次,每当我看到父亲用酒杯津津有味地喝着白开水时,就忍不住偷偷流泪,发誓要刻苦学习,长大后好好报答父亲</p><p>(1)父亲为什么要以水代酒津津有味地喝?你能体会出这是怎样一种爱?</p><p>(2)在你的记忆深处,是否也感受过父母的这种爱?请举例。</p><p>(3)你能因为父母的平凡而抱怨吗?为什么?</p><p>(4)你对父母了解多少?请完成下列亲子关系pH值测试。</p><p>亲子关系pH值</p><p>爸爸妈妈的年龄是:</p><p>爸爸妈妈的生日是:</p><p>爸爸妈妈的爱好是:</p><p>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菜是:</p><p>爸爸妈妈最爱看的节目是:</p><p>爸爸妈妈最喜欢看的书是:</p><p>爸爸妈妈最喜欢的颜色是:</p><p>爸爸妈妈经常谈论的话题是:</p><p>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测试题</p><p>答案</p><p>一、明辨是非</p><p>1. 2. 3. 4. 5. 6. 7. 8.</p><p>二、最佳选择</p><p>9. C 10. D 11. A 12. D 13. D 14. C 15. B 16. C 17. A 18. A 19. B 20. B</p><p>三、辨别分析</p><p>2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为老人创造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成年子女应该履行的义务,但光有物质条件还不够,老人还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子女应该为丰富父母的精神生活做努力,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安度晚年。</p><p>22.杨某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p><p>四、阅读思考</p><p>23.(1)父亲要努力撑起这个家,又不想让儿女们为他担心,故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对儿女们的爱。父爱如山。</p><p>(2)略。</p><p>(3)不能。因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是不可选择、无法改变的,他不会因为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故我们非但不能抱怨,更应学会感恩。</p><p>(4)略。</p><p>24.(1)反映了孝敬父母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对此应持反对态度。因为这与孝敬父母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p><p>(2)略。</p><p>25.(1)这位母亲思念儿子,渴望收到儿子的信,又担心儿子在繁忙的事务中写信会影响工作,故她先替儿子写好。</p><p>(2)如:是父母,教我们认识了人生的第一个字;是父母,教我们唱会了人生的第一首歌等。</p><p>26.(1)这是未成年子女关心孝敬父母,传承中华美德的具体体现。负责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未成年子女培养劳动习惯、增强劳动观念、履行劳动义务的具体体现。小华关心、孝敬父母,是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照顾父母的表现。</p><p>(2)本题答案鼓励多样化,但不能与小华雷同。注意三点:作业范围是家庭;作业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主要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作业形式应具有可操作性。</p><p>(3)可从分担家务、努力学习、文明礼貌、沟通交流、关心体贴、体谅守信等方面思考。</p><p>27.(1)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养育了子女,对家庭尽到了责任,他们年老时,理应得到子女的照料。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每个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p><p>(2)如舜孝感动天、文帝亲尝汤药、子路负米养亲、董永卖身葬父、周文王一日三朝等古代故事。还可以说说发生在当今的故事,自己身边的故事。</p><p>(3)帮忙做家务,多和父母谈心,听取父母教导;当父母不顺心时,安慰父母;赡养扶助父母,精神上给父母以慰藉;关心体贴父母,不惹父母生气;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等。</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年级政治练习题爱在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