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9:25

新学期初二上册政治第一章教案:我知我家

<p>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因此,编辑老师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新学期初二上册政治第一章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p><p>一、教材分析</p><p>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p><p>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涵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p><p>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与活动,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并发扬良好家风、学习并继承家人优秀品质的能力。</p><p>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p><p>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p><p>教学重点:对家的理解。</p><p>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视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的现实。</p><p>3.对教学内容的分析</p><p>我知我家,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家庭关系的确立,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和回答家是什么。二是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父母的亲情,感谢父母赋予自己生命、对自己的养育,着重解决部分学生看不起家长、嫌弃家庭、不懂父母恩的问题。</p><p>二、学生分析</p><p>1.针对的问题:</p><p>由于学生中存在相互攀比的现象,使得一些学生因家庭不富裕、父母普通而埋怨家长没本事、没钱、没地位,看不起父母、嫌弃家庭、更谈不上感恩。针对这一心理,有必要对学</p><p>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父母的教育。就大多政治生而言,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教学中应设计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感激父母给予生命,体会父母子女感情的天然和纯真。</p><p>2.学生的需要:</p><p>家庭是学生最熟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正是因为太熟悉了,反而不去思考其中的价值,不去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由于各种原因,过</p><p>多地享受了家庭中长辈关爱,反而想不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p><p>三、综合设计思路</p><p>【课前准备】</p><p>准备小时候与家人的全家福;学生向自己的长辈进行家庭访谈,使其对自己的家族有一个概括的了解。</p><p>【新课导入】</p><p>在《我想有个家》音乐声中出示三毛的漫画,体现对家的一种渴望。</p><p>引导思考:想要有个什么样的家?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想家、想父母的时候?回家的感觉是什么?</p><p>【教学过程】</p><p>1.家的遐想</p><p>活动内容:请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觉?根据你的理解,究竟什么才是家?</p><p>设计意图:这一活动隐含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了什么,培养爱家、爱父母的情感。它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顺利地开展本课的教学。</p><p>教师行为:归纳,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的生活住所、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有亲人,有亲情。</p><p>2.我说我家</p><p>活动内容:学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准备的家庭照片,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p><p>教师行为:由于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故事都讲出来,教师在选取故事时要注意兼顾各种家的类型。在家的介绍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家庭关系的建立、家庭结构的类型和家庭功能。</p><p>教学建议:关于家庭的类型,教材只提及四个概念,即核心家庭、直系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学生看完后没什么印象。可以请学生写出自己家里都有哪些人?写完后请学生说出黑板上写的家庭各属于什么类型?学生马上再从书本中查找,一一辨别。关于家庭的功能,可让学生讨论在家里或与家人都有过哪些活动?并写到黑板上,然后归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学期初二上册政治第一章教案:我知我家